第三百六十六章 县令还是帮了小忙
作者:白乔木   全家流放,末世大佬在逃荒路上开挂了最新章节     
    “其他没什么,就是麻烦您老批个条子,划两亩地给我,再拨个二十来人,造个棚子。”文澜说的云淡风轻。
    县令眉间的纹路越压越深。
    “不可能!没地更没人!走走走!”他挥手赶人。
    文澜按下他的手,“没人给地也行啊!”
    “地也没有!”县令蹭一下站起来。文澜紧跟着蹭一下站起来。
    两人个头差不多,县令被她这一下镇住,又想起什么,一时间有点心虚。
    “往南去除了县城跟前的公田和今年新分出去的私田,可还有一块无主地。”文澜挑眉,“老头儿,我关照流民也是为你好,赚来的钱一分税银也没少县里的,你可别跟我藏私啊!”
    “夏天刚定的规矩,每家分到多少地都是有定数的,我转头偷偷把地给你,别人怎么说”县令避开她,自顾自转了几圈,“再说那处临近八里寨,你要了怎么用”
    “那你别管。”
    “最多赁给你,少收你点银子。”
    “好。”文澜痛快答应。
    县令两个嘴角使劲向下撇,连带着整张脸的纹路都带着怨念,半晌,他咬牙切齿的指着文澜,“你呀!我这么多年收了虞都那么多人,就没一个像你这么难缠的!”
    文澜嘿嘿一笑。
    “还有你那弟弟!”县令又补了一句。
    文澜不乐意了,“哎,你说我就说我,带我弟干啥”
    县令表情一收,“行了不说了,你大张旗鼓的,打算怎么安顿那些人啊”他盘算着文澜鼓捣出来那点生意,虽说个顶个的赚钱,但毕竟才干了不到一年,怎么说喂不饱外头那些张嘴,难道是要动用慕容晏的小金库
    “我要占八里寨的地方建个作坊,叫这些人给我干活,作为回报供他们吃住。”不给钱。
    什么作坊县令没问,他重新蹙起眉,不赞同道:“自古以来,出现灾情朝廷拿钱粮救灾,百姓早就习惯了,你突然要他们干活,他们恐怕不会乐意。”
    “我又不是朝廷。”我是以压榨人为己任的资本家,文澜在心里接了一句,而后道:“他们也不至于宁可饿死也不干活吧”
    真到了马上要饿死的时候他们肯定去干活,可现在很多人还没到饿死的时候,还剩点力气能捣乱呢。
    县令眯起眼睛,有了个主意。
    只告诉文澜他会把有钱的先拎出来安顿好,叫她等段几日再招揽流民。
    文澜点头同意。
    作坊的事本也没那么快,她要安排人手,调钱调粮,还要把小萝卜头抓过来,先教会自己人做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
    一切安排好了才能招揽流民。
    在此之前,先回家找小老弟戏院看戏。
    文家。
    文澜进门,路过住院,要往自己的东小院去,忽然听到点说话声,她脚步一折,径直去了张氏的主屋。
    “娘”
    张氏和卫雅面对面坐在炕边上。
    卫雅脸色明显的不好,眼底大片的青黑。
    “谁欺负你了”文澜走近,狐疑的目光打量了一眼张氏。
    张氏察觉,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朝廷打仗,阿雅担心家里人出事。”
    文澜陡然反应过来,成亲后她沉迷慕容晏美色,家里的事儿都没怎么关心。
    “娘,文澜,我想回虞都。”卫雅眉头一直没松开过,往日英气勃勃的眉眼也被愁容掩盖。
    皇帝和宁王隔长河对峙,一个势必要剿灭乱臣贼子,一个盯着皇位野心勃勃,双方早已是不死不休。卫家在虞都,属于为数不多的拿得出手的武将家族,皇帝派卫家上战场只是早晚的事情。
    可祖父年事已高,家中兄弟们也没上过战场,就只有父亲……不知道消息从虞都传到黎山用了多久,卫家如今是什么情形……
    卫雅越想越担忧。
    张氏看向文澜,不知不觉开始依靠女儿。
    “我想法子打听打听战场上是什么情况,就是回虞都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回去。”文澜道。
    卫雅看向她,“打探消息也需要时间,我不能再等了。”
    张氏和文澜对视一眼,打从卫雅来之后,她俩都对这个儿媳/嫂子观感极好,也知道她性子里的执拗,如今既然打定主意,怕是家里怎么劝她都得走的。
    可如今这世道,张氏实在是担心。
    “那这样,你这两日先收拾细软,我把手头的事儿安排下去,然后一起去虞都。”文澜提议。
    卫雅忧愁的眼神柔软了许多,有些歉意的说:“不用的,我自己就能回去,你忙你的。”
    “什么话”
    “这怎么能行”
    文澜和张氏同时出声。
    “要不是文洵啥用没有跟着也是拖你后腿,我和娘肯定叫他陪你了。”
    张氏苦涩的点头,表示同意文澜的说法,“可也不能你俩去,外边那么乱,你俩遇上歹人怎么办”
    谈话进入了僵局。
    卫雅必须要走,张氏担心女儿和儿媳出事不想让她们走,文澜又不可能立刻甩掉手上的事陪卫雅南下,又不放心她一个人走。
    好一番商量,卫雅才同意等两日,若是没有新消息她就出发。
    文澜去东小院没找见小萝卜头,估摸着又去县里好为人师了。
    她索性就往檐下的摇椅上一躺,任由午后的斜阳洒满全身。
    原以为有钱有闲有男人,如今她刚动了点心思打算做好人好事,钱和闲就都没了。。难道枯燥的富有才是她应得的生活,老天在提醒她
    文澜自顾自的乐了一阵,开始想正经事。
    眼前拢共两件事,一是开作坊,二是陪卫雅回虞都。前者箭在弦上不做不行,县令这会应该有动作了,她不能陷人于不义,且这事还得她盯着,因为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只有老弟会做,旁人伺候不了这尊小佛,再者马守田和刘季青不在,其他人各自有事,她手底下能用的只有程大山一个,作坊启动前期她怎么也得跟着盯一盯,防止有人闹事。
    后者……就卫雅那点功夫,世道太平倒是够用,如今就不大够看了。
    想到这,文澜蒙住眼睛,愤愤道:“文洵这个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