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死人现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殿下,王宫中有消息传来,王上薨了!”
    就在太子正要前往王宫为太子妃方慧求取天地奇珍-松山墨石的时候,太子府内突然出现一个自王宫中而来的内官,告诉了太子一个噩耗。
    “什么?”
    突闻如此噩耗,太子一瞬失神,脚下一个踉跄。
    这数年来,在朱承武的压力下,太子和明王的关系仿佛回到了太子小时候,在明王这位父亲身上,太子感受到了过去很久没有感受到的浓郁的父子之情。
    而且在之前太子离开王宫之时,明王明明还那么硬朗,一点都不像马上就会逝去之人。
    虽然太子一直都知道明王大限将至,但太子怎么都没想到明王的死会是在这个时候,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触不及防。
    但太子明白,他现在没有时间思考,更没有时间悲伤。
    他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进宫,控制大局。
    等到太子进入明王宫的时候,明王寝宫乾清殿周围,早已里三层外三层的布下了无数侍卫。
    等到太子到达,经过侍卫检查,大内总管王承恩亲自来接,太子这才顺利进入乾清殿中。
    这个世界毕竟是有着武道、炼神等超凡力量的超凡世界。
    哪怕情况再着急,哪怕对方地位再高,该有的防备和检查还是要有的。
    这些可都是从“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父王~”
    看着躺在床上的枯瘦身影,太子言语悲恸。
    “王承恩,父王怎么会突然薨的?
    昨天我还和父王长谈!
    那时父王可一点都没有薨的迹象。”
    止住心中悲痛,太子首先询问明王薨的原因。
    虽然明白明王大概率是寿终正寝,但该询问的太子还是要询问,该质疑的太子还是要质疑。
    “王上本来就年岁已高,油尽灯沽!
    之前不过是一直用珍贵药材吊着!
    但昨晚王上突然说他该安排的都安排完了,之后的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不想看也不忍看,自己强烈要求停了药,所以…”
    王承恩向太子解释了明王为何突然薨毙的原因。
    “父王说停药,你们就真的给父王停药?
    王承恩,你们好大的胆子!”
    听到王承恩的诉说,太子怒不可遏,大声质问着王承恩。
    似有将悲伤、愤怒发泄到王承恩身上的趋势。
    “殿下,王上这一生太累了!
    王上既然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想休息了!
    老奴怎能不成全王上?
    若是太子觉得老奴做错了,那老奴认罚!
    无论是何种刑罚,老奴绝无怨言!”
    王承恩跪倒在地,看着太子,如是说道。
    看着跪倒在身前,眼眸中全是沉静的王承恩,太子很想下令将王承恩拖出去斩了。
    但马上太子就想到了王承恩的小宗师战力和明王的交代。
    明王告诉过太子,王承恩是绝对值得信任的。
    他曾经交代过王承恩,以后以太子马首是瞻。
    绝对忠诚的王承恩不会背叛明王,也绝不会辜负明王的安排,背叛太子。
    也就是说,王承恩是足以值得太子信任的自己人。
    太子脸上神色变换了数次,最终还是忍下了心中之气。
    一则是太子明白这件事怪不了王承恩。
    二则是王承恩的小宗师级战力极为难得,太子并不想自断臂膀。
    “起来吧!王总管!”
    冷静下来的太子让王承恩起身。
    “谢殿下!”
    王承恩起身,明白这次的事情算是过了。
    王承恩虽然对明王忠心耿耿,虽然不忍拒绝明王的请求,让明王停了药。
    但王承恩不怕死,并不意味着王承恩就想死。
    能活着,王承恩还是愿意活着的。
    “王总管,父王临死前有什么交代吗?”
    太子看着王承恩问道。
    虽然昨天才进行了触膝长谈,但太子还是要询问一下明王这位父亲在临死之前还有无其他交代。
    “殿下,这是王上让奴婢转交给您的!
    王上说,如何抉择由您自定!”
    王承恩躬身回答,同时递给太子两卷王诏。
    太子接过两卷明黄色的王诏,打开…
    随着阅读,太子脸上有难以掩盖的震惊和震撼之色。
    这两卷王诏,一卷写着经过明王与太子商量,太子自愿将下一任明王之位让给三弟-福安侯朱承武。同时,明王在诏书中还写道,希望朱承武在继承王位后,能够善待自愿让位的大哥太子,给太子一个富庶封地养老。
    另一卷王诏则写着明王这次身死是受到了福安侯朱承武和赵王后的暗算迫害,希望所有有志之士站到太子这一边,清除叛逆。
    两封诏书,两种选择,两条道路!
    太子明白明王这是把选择权交给他了!
    “王总管,我父王的死真的与赵王后和福安侯有关吗?”
    太子看了看手中的两份诏书,眼中闪过剧烈的挣扎,最后如此问道。
    “殿下,您认为呢?”
    王承恩看了太子一眼。
    听见王承恩的回答,太子确信了!
    哪有什么赵王后和福安侯的联手暗算迫害?
    其中一份诏书中的内容,不过是明王在给他另一种选择铺路。
    实际上,这样的事实才合理。
    要知道在三年多前,明王和赵王后就开始形同陌路,不再往来了。
    三弟福安侯更是远在封地徐州城。
    没有交集,明王的饮食起居又都在王承恩的眼皮子底下,赵王后和福安侯拿空气来暗算迫害明王?
    “孤没有证据,无法确定。
    不过父王遗诏中写明了,一切都是赵王后和福安侯的阴谋算计,他们为了权势地位已经利欲熏心!
    那我相信父王的遗诏不会出错!”
    太子说着把那卷写着明王这次身死是受到了福安侯和赵王后联手迫害的诏书递还给王承恩。
    反手将另外一卷诏书收入衣袖之中。
    太子这样的举动,明显是要王承恩以他手中的诏书为准,对外公布。
    王承恩看着太子的举动,心中想着果然如此…
    昨晚,在明王停药之时,曾经问过近侍王承恩,他认为太子最终会作何选择?
    虽然王承恩以太祖规矩,内侍不妄议王族继承之事搪塞了过去。
    但明王知道,王承恩也明白,太子大概率会选择和福安侯硬拼到底。
    这是太子的经历和性格所决定的!
    更何况太子身边还有方慧这个太子妃呢?
    赵王后不顾王后身份,强杀方学道。
    方家和赵氏早已不死不休。
    若说福安侯登位,太子还有可能保留一命,只是圈禁的话。
    那方家的落幕甚至全族尽灭就几乎是注定的了。
    方慧是个聪慧的女人,她一定会说动太子抵抗到底的。
    要想让太子服软认输,太子妃方慧是一个大难题。
    但明王又不能解决方慧。
    因为太子是真的很喜欢方慧,明王并不想在他人生的最后关头,给太子留下一根刺。
    而且就算除掉了方慧,明王也不能保证太子会听他的建议,对朱承武服软认输,从而留下一命。
    方慧死后,太子会不会疯狂,从而死不认输…
    就算太子认输,朱承武这个儿子又会否放过太子…
    这些都是明王拿不准的!
    故此,明王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方慧。
    这样,有着聪慧异常的方慧之助,太子至少还有一丝胜利的可能。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
    哪位儿子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登上明王之位,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明王薨!
    不仅京城动荡,就连远在徐州城的朱承武也接到了相关消息。
    福安侯府书房中,接到相关消息的朱承武显得有点沉闷。
    朱承武怎么都没想到,明王就这样死了!
    虽然立场不同,利益不同,某些时间段内,朱承武和明王都恨不得对方去死。
    但不得不说,在另一段时间内,明王和朱承武两人之间还是有父子之情的。
    甚至某一些时间段内,明王对朱承武甚好。
    “淑筠、秀敏,你们代我去一趟京城吧!”
    最后,朱承武叫来了崔淑筠和朱秀敏,如是吩咐道。
    因为大部队移动缓慢,所以哪怕崔淑筠和朱秀敏带领的精锐小队在赵兴汉和高要之后才接到了朱承武返回徐州城的消息,但他们还是比赵兴汉和高要更快返回徐州城。
    毕竟一方是普通军士组成的大部队,一方是由一流、阴神组成的精锐小队。
    “大哥,你让我们去京城?”朱秀敏眼露吃惊。
    没有朱承武这位绝顶宗师级战力在旁,没有大部队作为依仗,让崔淑筠和朱秀敏进入明王和太子大本营的京城,在朱秀敏看来,无异于肉包子打狗。
    “母后和外公都在京城,你们去京城并不是全无依靠!
    而且只要我还活着,太子他们就不敢对你们太过为难!”
    朱承武考虑过了。
    明王薨,作为儿子、女儿,朱承武和朱秀敏理当到场。
    世人皆知,朱承武此前和少林寺四大宗师两败俱伤,由崔淑筠这位正夫人代朱承武前往吊唁,合情合理!
    而且正如朱承武所说,只要朱承武还活着,外人对崔淑筠和朱秀敏始终要保持三分敬意。
    “可是…”
    朱秀敏欲言又止。
    她担心的哪里仅仅是太子一系,还有赵氏和赵王后。
    她三年多前,逃出王宫的时候,可是违背了赵王后的安排,丢掉了赵王后给她的与赵氏接头的信物-半块凤凰玉佩。
    这虽然让朱秀敏成功躲过了赵氏和朱氏的视线,却也让朱秀敏对赵王后心虚。
    所以,这三年多来,朱秀敏很少单独联系给赵王后。
    一般都是拉着朱承武,在同一封信件中问候赵王后的。
    但是,这些事情,朱秀敏又不好明说。
    “侯爷,这算是三件事中的第二件吗?”
    因为朱承武的安排而皱起眉头的崔淑筠突然开口问道。
    崔淑筠的问话让在场的朱承武和朱秀敏同时一愣。
    崔淑筠对她曾经答应的三件事,还真是执念不小啊!
    不过,从这也能看出来,崔淑筠是一个守信之人。
    “你认为算吗?”
    朱承武最终决定将问题抛回给崔淑筠。
    “我认为算!
    侯爷,之前和你们一起进京,因为考虑到我在其中起不到什么关键作用。
    不将那作为三件事之一,我认了!
    但是这次,我认为是足以成为三件事之一的!
    毕竟这次侯爷你不同行!
    作为你的代表,我一旦露面,必然会受到不少人的针对,甚至遇到生命危险…”
    崔淑筠认为代表朱承武进京这件事的难度很大,足以值得成为三件事之一。
    说完,崔淑筠双眸紧紧的盯着朱承武,等着朱承武的回答。
    “好!”
    朱承武思考了一下,最终决定采纳崔淑筠的意见。
    让崔淑筠答应三件事,不就是为了使用崔淑筠吗?
    现在崔淑筠能发挥作用,也算是朱承武在崔淑筠身上的投资有了回报!
    总不能为了保留三件事的使用权,而一直不使用崔淑筠吧!
    若是那样,那让崔淑筠答应三件事的意义又在哪里?
    “好!侯爷你既然如此爽快,那淑筠就为侯爷你走这一趟!”
    崔淑筠紧锁的眉头最终得到了一瞬舒展。
    三年多前,崔淑筠曾经幻想过很快就能完成她与朱承武约定的三件事,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时至今日,她还是只完成了三件事中的一件事。
    崔淑筠既然同意,那朱秀敏哪里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朱秀敏和崔淑筠虽然各有目标,并且已经分道扬镳,但到底还是有感情在的。
    崔淑筠和朱秀敏答应离开,朱承武压下心中沉闷,再度进入闭关疗伤状态。
    对现在的朱承武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巅峰状态,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小节。
    只有尽快恢复巅峰状态,朱承武才能把握主动。
    但是这次朱承武注定要失望了!
    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朱承武专心疗伤的打算再度化为乌有。
    “童前辈大驾光临,承武有失远迎!”
    感知到来人,朱承武第一时间停下了运功疗伤。
    将戒备之心放到最大。
    “福安侯,我已经超额完成了约定之事!
    单独一人为你拦下了大明京城中外出的宗师高手。
    现在,该你履行约定了!”
    来人却是没有理会朱承武表面的客套,直接说出了他此次来访朱承武的目的。
    “童前辈,龙腾后人就在您儿子尹舍建立的御剑山庄周围隐居。
    您之所以一直发现不了他们的踪迹,不过是灯下黑罢了!”
    面对来人的询问,朱承武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他知道的信息。
    “希望你没有骗我!
    不然我能为你阻拦你父王派出的高手,让你逃过死劫,也有本事让你的死劫重现!”
    来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警告了朱承武一句,随后直接闪身离开。
    “麻烦啊~”朱承武心中暗叹。
    朱承武叹气并不是因为他骗了来人,而是他进入了来人的视野。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神魔异族童氏的不死人-童尹仲。
    在大明藏书中,得知五百年前,这个世界有尹仲和龙腾这两个人存在的痕迹后。
    朱承武对这个世界就怀着深深的戒备!
    作为有着前世记忆的转世重生者,朱承武怎会不知道尹仲和龙腾这两个名字代表着什么…
    那是玄幻级别的水月洞天!
    那是活了五百多年的不死人、人间之魔-童尹仲。
    也正是因为了解到了尹仲和龙腾这两个名字,朱承武才敢给自己定下长生不死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