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贾诩的安排
作者:一剑,一念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最新章节     
    陈留。
    董曜带着董恒,诸葛亮抵达此地,与赵云会合。
    赵云盯着三人,师兄与董恒他极为熟悉。
    师兄身后的先生,倒是头一次见到。
    不过能追随在师兄身旁,显然是有才能的。
    “子龙,此乃孔明先生。”
    说起来按照演义发展,赵云和诸葛亮的关系十分的要好。
    刘关张的话,诸葛亮是没机会结交了,赵云还是可以的。
    “孔明先生。”
    赵云顺着董曜的话,躬身道。
    “岂敢受后将军大礼。”
    诸葛亮手持羽扇,赶忙拦住赵云。
    董曜虽说来的快,对于汝南战事却并不怎么着急。
    他不着急,但赵云很急。
    “师兄,汝南受曹军将领曹休突袭,据快马回报,已经有一半陷落。”
    “曹休拿的是汝南之地,最后丢的却是性命,无妨。”
    董曜不紧不慢,仿佛汝南不是他的地盘一样。
    听后,赵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问道:“师兄,汝南是你故意放给曹军的?”
    “嗯,你没有看到姜囧不在么,半月前他就受我之令,持我印绶去汝南,暗中告知士卒,若曹军来袭,大可不必以死相抗。”
    起初董曜并没有放弃汝南的想法,他也知晓打下此地不易,丧失了诸多士卒的性命。
    只想着正常与曹军交战,进行正面硬碰硬的厮杀。
    不过期间他询问诸葛亮,贾诩等人,接下来曹操可能有的动向。
    诸葛亮虽出仕不久,却对当前局势理解的较为透彻。
    更是知道曹操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破局。
    他便注意力放在距离陈留最远,刚刚拿到手,却对董曜并非忠心的汝南。
    他大胆猜测,曹操或许以此地为始,展开进攻。
    可早早派遣人马前去防守,以备不时之需。
    董曜觉得合理,又看向了最毒的贾诩。
    果然,这老小子没让他失望。
    贾诩与诸葛亮看法相同,曹操定然会攻打汝南之地。
    但他出的主意不是防守,而是放弃汝南。
    既然曹军要来打,肯定是兴精锐之师,领军之人也不可能是无名下将,而是曹氏的亲贵。
    所以此次的曹军,定然是猛攻汝南,不死不休。
    像这种打法,根本没有抵抗的必要。
    干脆直接将其放进来,最好是让领军的曹氏亲贵一路势如破竹,收复汝南失地。
    收复的失地越多,这名领军的曹氏亲贵陷的便越深。
    到了最后,想要撤回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倘若曹操没有攻打汝南的想法,那董曜也丢不了汝南地盘,吃不了一丁点亏。
    若是来了,曹氏亲贵必死,对曹操来说打击是致命的。
    “那我们先前攻打汝南的士卒,不是白死了……”
    赵云终于知晓,为何走了马超一人,董曜却把他和黄忠一起调到陈留。
    为的就是给曹军让路,送出半个汝南。
    可他难以接受,当初攻打汝南之时,战况何其的激烈。
    南阳的士卒血战,才拿下汝南,最后就这么给了曹休。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不会白死。”
    董曜拍了拍赵云的肩膀,他与赵云考虑的问题不一样。
    赵云身为将领,目标是打下曹军占据的郡县。
    而他不是将领,是肩负整个董氏的人。
    他要做的也不是考虑一城一地得失,士卒为了攻城付出多少性命。
    他该考虑的是整个董氏的势力存亡,尽快结束这场纷争,让战乱不再进行。
    曹操想让曹休寻找时机夺回汝南,他又何尝不是在寻找时机,一举击溃曹军的大将。
    自始至终,他都是生性凉薄之人。
    当初奉师命讨董,若是讨不成,他还有其他出路可寻。
    可若是讨成了,他便是大义灭亲之人。
    昔日他可以不顾飞熊军性命,让其去与敌人死战,还得一场大胜。
    今日他便可以让出士卒用命换来的汝南,令曹休一步步走入绝路。
    “……”
    赵云眼神复杂的看着董曜,这一刻,他似乎有些不认识师兄了。
    先前就有人说师兄生性凉薄,他不赞同,甚至是将那人给处罚。
    现在看来,那人说的的确没错。
    “这场战乱持续的太久了,我这么做也是尽快结束战乱,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日子。”
    曹操麾下的将领,那是死一个,少一个。
    尤其是曹氏亲贵,死的越多,曹氏能用的人越少。
    到了一定时候,某些地方没了曹氏亲贵驻守,他甚至可以不战而胜,劝降对方。
    “可是,师兄你也太不拿士卒的性命当回事了……”
    “孔明,你去劝一下子龙。”
    董曜知晓赵云的性格,与他相比,两个人可以说是反着来的。
    赵云仁义善良,忠厚,重感情。
    他也重感情,但更为的理智,心狠。
    就像拿一千飞熊军的性命,去换取一场大胜,他会毫不犹豫去换。
    还是那句话,只要能赢,就算飞熊军,虎贲军死光了,他也不会心疼。
    “怎么,你也觉得我这样做不妥?”
    赵云被诸葛亮带到另外一侧,董曜看向自己的儿子。
    这小子得知贾诩的安排后,也是愣在当场。
    “儿臣……”
    董恒儿臣了好几句,最终还是把话给咽了下去。
    他哪敢说不妥,但他始终觉得,这样做可能会寒了为攻打汝南,而血战的将士之心。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要想让这天下尽归我们董氏,你若无虎狼之心,又岂能夺得这天下!”
    “看看汉高祖,统一天下后,如何对待其麾下的人,我不过是放弃汝南,引得曹休来攻罢了。”
    “你是这天下未来的主人,你不该去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该去考虑将士为了攻城略地,丢失了多少性命,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安定天下,治理我们的基业。”
    董曜抓住董恒的手,用力攥住。
    他不在乎会不会寒了将士的心,他在乎的只有这天下最后能否姓董。
    不仅要姓董,还要快。
    两年内,他要这天下归一。
    “父王,儿臣……明白了。”
    董恒也知晓身为帝王心不狠,坐不得朝堂。
    让他惊讶的是,父王该不会等天下太平之时,也会像汉高祖那般。
    狡兔死,走狗烹?
    “放心,我不会像高祖那般。”
    董曜知晓他麾下将领的性格,皆是一群没有反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