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皇帝生辰
作者:刀切西瓜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最新章节     
    “殿下,虽说我们不能将中山王怎样,但却是可以尽可能的讨得陛下欢心。”杜构说道。
    “哦,莱国公快说说,如何能讨得父皇开心?”李泰急切的问道。
    他手下的这帮幕僚虽说对于朝堂局势不算十分了解,但对于如何讨得皇帝开心还是十分有办法的,李泰之所以能这般得宠,与手下这些幕僚也有着放不开的关系。
    杜构思索着,平静说道:“殿下认为如今我们大唐疆域如何?”
    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说出,而是循序渐进的引导着。
    “那自然是大,坐地数千里,大小山川河流更是数不胜数。”李泰不假思索的说道。
    “那殿下认为若一个人穷其一生,能够将整个大唐内的山川河流给游览完吗?”杜构说道。
    “若一人花一生的时间想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李泰说着,渐渐便沉默了下来。
    一个人花一生的时间将整个大唐都给游览完,想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这样的前提是这个人除了每天的游览外,什么都不能做,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
    若不如此,想来一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殿下想必也清楚,哪怕一生的时光,恐怕都是不够的。”杜构说道,眼中明亮,如精光直冒,“但殿下若是能将整个大唐境内的山川、河流、湖泊等等这些地形地貌,以州的形式进行收集起来献给陛下,想来陛下定会大喜。”
    一旁,魏王李泰刚开始还在静静听着,但随着杜构的话语渐渐说到后面,李泰也是直接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眼中异彩更是大放。
    他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身前不远处的杜构,那方模样,就好似看到了自己最为心爱的女人般,双眼视线一刻也不得移开。
    “莱国公,你真是,真是......”李泰双手颤抖,整个人都是激动不已,甚至连话都不能正常的说完,神情间更是无比的兴奋。
    他连忙上前,双手直接抓住杜构的手掌,将其给牢牢的抓在了手心,“莱国公真乃大才、大才,不愧为名相之后,此等功绩,可为我麾下幕僚第一。”
    “多谢殿下,这都是臣下应该做的。”听到李泰的这般话语,杜构同样是大喜,直接激动的当即向其行了一礼。
    对于李泰的这般肯定,杜构心中直接是闪过无数道念想,甚至有了李泰如此的肯定,待只要帮助李泰成为太子,登上皇位,想来距离他们杜家的再次辉煌就不远了,甚至哪怕再次拜相也不无可能。
    这样,他就算是直接站上了父亲之前的高度,而这,也是整个家族所努力的目标,届时,整个杜氏家族必将因为他而再度站上巅峰。
    想到这,杜构心中顿时便热血澎湃,一股暖气直冲进大脑,让他整个人都显得亢奋无比,甚至双眼都被点点红色覆盖。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莱国公去负责了。”李泰顿了顿,继续道:“记住,完成之前记得保密,到时候我要作为惊喜献给父皇。”
    ......
    中山王府,最里面的一处房间,这里同样也叫做书房,但与整个王府内其余的书房有很大不同。
    首先便是面积,这个房间的面积格外的巨大,甚至要是其余书房的数倍大小, 其次便是房间内摆满了一个个的书架,整齐排列,填充进整个房间之中。
    书架上一册册藏书摆放,各式各样,近乎让人眼花缭乱,可以看到,此处的藏书基本上都是与山川河流等这些地势有关的书籍,若就单论这方面的收藏,恐怕就是皇家的藏书楼都没这里丰富。
    在整个房间的最里侧,王权宁正端坐在那宽大的太师椅上,其视线不断注视着身前书桌上的东西,一刻也不曾移动过,看这模样,就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他面前所摆放之物,是一册精美的书籍,书籍的最外面封皮都使用上好的羊皮制作而成,极为的厚实和坚固,至于里面的纸张,则都是采用整个长安城内最好的纸张。
    不考虑书中的内容,单就这一本书所用材料的价值,都十分巨大,甚至就是普通人家一年不吃不喝都不够书本材料所用的钱物。
    而此刻的这个房间内,除了书桌上的这一本书外,在王权宁的身旁,还摆放着一个雕刻精美的大箱子,箱中,一册册同书桌上书籍类似的册子整齐排列,满满当当。
    拿着桌上的书籍仔细翻看了片刻,王权宁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心中更是无尽感慨响起,只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终于是顺利完成了。
    想必有了这个,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提前完成,王权宁在心中不断想着,一双眸子陡然间爆发出无尽杀气,手中书籍无风自动,自动翻页,就好似在求饶讨好一般。
    长安城内,随着科举作弊案件的结束,一切似乎又渐渐回到了之前的轨迹上,百姓日常的生活、劳作,官员也是负责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切都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不过经过这次事件的点燃,整个朝廷、特别是皇室与那些以五姓七望为首的超级家族势力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起来。
    尽管最后这个案件在皇帝李世民的特殊关照下,还是草草就结案了,但双方相互之间的隐患已经就此埋下,或许只等待爆发之日了。
    暗流在不断的涌动,但长安城内却依旧是越发的繁荣,大量的人口在不断的涌进,而且还有许多人的长相与汉人有着巨大差异。
    他们有的身上体毛旺盛、身材魁梧,对于这类人,百姓们都还不感到多大的诧异,这是胡人,不少百姓都曾经见过,特别是那些从北方而来的百姓或商人,他们对胡人更是不感到有丝毫的好奇,甚至还有人主动的上去打招呼。
    但还有一类人就十分吸引人注意了。
    他们身材相对较高大,脸部狭窄,鼻子高耸,与汉人站在一起分辩的异常明显,不过往往最为吸引人的是他们这些人之中的女性。
    极为修长的腿部,搭配上或从脖子、或从腰部、或从胳膊间悬挂缠绕其上的特殊装饰,从起路来发出“叮叮叮”的金属碰撞声,勾人心魄,让人挪不开眼。
    这群人从最开始出现,到后来在长安城中声名鹊起,再到后来火遍整个长安城甚至周边地区,只用了极短的时间。
    百姓、公子们更是四处打听,但却是无人能知晓其身份,一直到最后,从皇宫中传出消息,说这群人是从遥远的西边吐蕃而来,前来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自此,吐蕃的名声在大唐便迅速传播开来,而双方之间,也迅速的建立了联系,以及允许双方的商品交易。
    当然,关于交易的商品朝廷肯定是有规定的,限制极大,但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人随着这一条政策的实施而实现了家族的崛起、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除此之外,现如今长安城这般热闹繁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即将要过四十岁生辰了。
    随着皇帝的生辰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都开始人潮涌动起来,除了大唐各地官员进入长安与其祝寿外,周边的一些国家也皆是如此。
    应该说这其中有很多并不能算作是国家,就好像如东突厥、吐谷浑等这些一样,他们都是大唐的下属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地方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大唐境内一个十分特殊的州郡。
    这些州郡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但又听从大唐的命令。
    至于还有一些使臣,则就是真的、实际意义上的国家派人来祝寿了,他们皆是分布在大唐的周边地区,与大唐接壤。
    如今的大唐在相继的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名声就更加的远播,周边诸国对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也是不得不小心对待,自然,作为大唐最高统治者,开创了这般庞大帝国的皇帝李世民,他们这些国家就更加要小心翼翼的对待了。
    而皇帝李世民的生辰,就是一个极好的时候,可以借此尽量获得其对自己国家的好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李世民举办生辰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而涌入长安城的人数更是在不断增加着,甚至在几天前,涌入长安城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了历史的最高值。
    朝廷所提前准备的驿站早已被各州过来的大臣、外国的使臣等等这些人住满,甚至就连长安城中的那些酒楼客栈都已经被人提前的包下。
    如今的长安城内,若是想要去稍微好点的酒楼吃饭,基本上都需要提前的预约才行,若是需要住店,那就更加困难了,可以说是一房难求。
    但进入长安城的人数依旧在不断上升,最后导致有很多人只能居住在长安城周边的位置。
    可以说,皇帝的一场生辰,直接让长安城的繁华再度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皇宫之内,花团锦簇,各色装饰将那本就辉煌无比的宫殿点缀的更加华丽,各色人群不断经过朱雀大街,而后进入到皇城之中。
    官员们皆是排列整齐,按照各自官阶品级的大小排列,从那最前面的象征着朝廷三品大员紫色官袍开始,一直到后面代表着六、七品绿色官袍结束,至于那更后面的八九品官员,是没有资格来这里的。
    尽管如此,但其实不管是身着紫色官袍的三品及以上高官,还是说穿着绿袍的那些小官员,数量皆是异常的稀少,就只有那么寥寥几人罢了。
    前者是因为官员品级太高,朝廷之上这般官员所对应的位置本就不多,而后者则是因为自身的品级太低,很多都没有过来贺寿的机会。
    就此刻场上的这些身着绿袍官员,他们能来到这里,皆是因为先如今他们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亦或是他们本身都是高门子弟,其身后有足够的实力,也是来让他们在此见见世面。
    更何况,作为整个大唐最顶端的社交圈,万一在这里寻到了自己的机缘,被某一位大佬所青睐,那自然是受益无穷。
    总之,不管是何种原因,如今站在这里的众官员,皆是面带笑容,满脸微笑示人。
    “轰”的一声,皇城之内钟声响起,悠扬且庄严,朱雀大街上的众人皆是面色一凝,眼中露出严肃之意。
    “吱嘎”声传出,前方的城门裂开一道缝隙,阳光从其中照射出来,温暖且舒坦,大门渐渐被打开,就好似在前方一条康庄大道逐渐呈现在众人面前。
    等待官员队伍中,一道身影当仁不让、一马当先的迈动脚步,动身往里面踏去。
    身影背影看上去并无太大的特点,唯一注意的就是那稍高一些的身材,但站在人群中却并不显得多么突兀,甚至显得有几分普通,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独自往前占据了首位,却没人敢说什么。
    其一袭紫袍,不过在那紫袍之上繁琐的花纹又遍布四周,整个紫袍随着身影的行走晃动间,好似不断散发出阵阵威势,让得后方众人近乎不敢直视其身影。
    这是蟒纹,象征着无尽权势与地位的蟒纹,在目前整个大唐王朝内,能够有资格穿上这件蟒袍的,也就唯有那中山王而已。
    随着中山王王权宁的率先进入,身后其余众臣也是紧跟其后,鱼贯而入。
    很多众人们看着自己平时工作的地方如今被装饰成这般精美的模样,心情也不自觉的随之开心起来,只感觉皇帝陛下心中还是记得自己的,朝廷还是记得自己的。
    众大臣们不断的左顾右盼,眼底深处尽是惊讶,皇帝的四十大寿是极为隆重的日子,哪怕就是素来提倡节俭的皇帝李世民,这次也算是奢侈了一回,将整个皇宫内都好好的布置了一番。
    也正因如此,哪怕就算是平常见惯了奢华景象的众大臣,此刻也是惊讶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