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七月七
作者:两颗红豆   乡村振兴:种地养鱼喂鸡,搞旅游最新章节     
    让人心倒下很容易,可要想把倒下的人心给扶起来,需要花费十倍乃至百倍的时间和代价。
    别看庆阳市‘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庆阳市政府联合地方和市民上下一心,效果那也是显而易见。
    不过,这东西像中毒,毒素已经深入五脏肺腑,需要来一剂猛药再加上长时间的调养才能解毒。
    而下猛药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当弄虚作假,缺斤短两,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和潜规则的时候,在结合蟑螂理论,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其实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蟑螂已经泛滥成灾。
    风气也是一样,别说实体商贩了,电视广告也是一样,某个龙头白酒行业打着‘越喝越健康’的旗号,在实体和大a股里面不知道收割了多少无知的小白。
    众所周知,白酒喝多了上身,切勿贪杯,‘越喝越健康’明摆着就是欺诈糊弄消费者。
    然而,对于这样的广告,人们却视而不见,当成是一种常态,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原因亦是如此。
    对于此次行动,也是杨天提出来的建议之一,上杨村从爆火到现在,网络上的流量也好,还是客流量也罢,一直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因为几个村子确实有吸引人们的元素。
    庆阳市现在自带流量,被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热捧,但能够维持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参考子博烧烤,从头到尾火了有大半年时间;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也就三四月时间;再看看天水麻辣烫,火爆的时间前后也就个把来月,显而易见的,网红城市在网络上活跃的时间越来越短。
    做过自媒体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就是流量效应,因为没有连续不断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所以,新鲜感一过立马尘归尘土归土,回到解放前是在所难免。
    现在再回头看看子博烧烤,还有几个人会不远千里,开好几天的车去吃烧烤,那些自以为掌握了财富密码,抱着一腔热血前往子博创业的商人们,有几个善终的?
    还有最近几天才跳出来的‘王婆说媒’,虽然火爆带来很大流量,却也只是在景区,影响范围更小,更加容易流量见顶,可能一个星期都坚持不到就歇菜。
    上杨村爆火到现在,杨天和村长、书记等人一直在研究其他几座城市和旅游景区的成功之处,这些东西早就摸透了,所以,杨天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搞出点新花样出来。
    他对庆阳市的文旅发展也是一样的建议,这座城市不可能靠一个短剧视频,或红湖这些东西长期火爆,早晚有一天会流量见顶。
    他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处于流量巅峰状态,快速治理文旅相关的各种诟病,等流量退去过后庆阳市不至于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态,至少可以维持在一个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状态。
    以前提振经济最好的方式是修房子,地铁一通,房价成倍上涨,大家都有钱拿,皆大欢喜。
    现在这一套行不通了,新赛道是ai,人工智能和芯片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可惜,国内这些没有这方面的核心技术。
    只有旅游是最容易上手的,而且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旅特色,只要拥有了流量就可以带动一定的地方经济,这是最容易,最简单的方法。
    当大家都这么搞的时候,竞争和压力就上来了,自然而然内卷,好在庆阳市有杨天在,别的地方就算再努力也做不出太大成绩……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七月九号,也就是莫婉仪生日的前一天。
    莫婉仪最好的姐妹黄敏和朱鹏程,从m国赶了过来,坐车到了上杨村,不过,他们两口子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莫婉仪,而是偷偷赶来,想要给她一个惊喜。
    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杨天和莫婉仪去国外旅游,自从纽约一别,莫婉仪和黄敏只是偶尔打打电话,发发消息,并没有见过面。
    上杨村火爆全网,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可国外也有短视频平台,也就是抖音的国际版,在国外名叫‘tiktok。’
    功能基本上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国内版,一个是国际版,同样可以刷到国内的一些视频。
    朱鹏程和黄敏下了飞机后,打了一辆滴滴,坐车直达上杨村。
    原本这一切都没什么,不过,黄敏现在也怀了孕,现在坐车很容易就晕车。
    从庆阳市机场到上杨村,一个多小时的距离,黄敏在车上难受得要命,感觉像是在地狱里遨游了一圈回来,三魂七魄至少丢了一半。
    朱鹏程挺心疼,原本不打算来的,只是拗不过黄敏。
    “师傅,还有多久能到?”
    “快了,最多十分钟!”司机师傅开车又快又稳,一边开车一边说一些关于上杨村的新鲜事给黄敏听,转移她的注意力。
    到上杨村后,只剩下半条命的黄敏从车上下来,带着丝丝甜味的空气扑面而来,黄敏一下子有了精神,突然觉得晕车难受的感觉好了一大半。
    “咦?”
    黄敏贪婪的呼吸着上杨村的新鲜空气,视线朝远处眺望,绿油油的菜地连成一片,半山腰上种植着各式各样的果树,硕果累累,远远看去十分舒服,仿佛心胸也都开阔了。
    “这就是上杨村吗?”黄敏在视频里见过上杨村,但没有身临其境来得震撼,而且她见过的上杨村是一个多月以前的,期间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
    朱鹏程连连点头,以前国内农家乐流行的时候,他也经常跟着父母到乡下体验田园风光,和上杨村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杨家庄园气势雄伟,是几个村子里最显眼的建筑,一眼就能看到,朱鹏程伸手一指:“看样子,那应该就是杨哥的家,我们走。”
    进村后,随处可见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有的一开口是就是北方口音,这里比想象中的还要热闹,这样的人流量哪里像一个村子。
    来到庄园外面,门口两个充满威严的石狮子,四平八稳的盘坐在大门口两边,就像是忠心耿耿的卫士,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朱鹏程和黄敏婚后,不光人移民到了国外,公司和事业也在国外,他们住习惯了国外的那种别墅,突然之间看到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式建筑,那种反差感十分强烈。
    巨大的红色大门上悬挂着一块金碧辉煌的匾额,上书着“杨家庄园”四个闪耀着金光的朱漆大字,匾额两侧,是精美雕刻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文化冲击。
    “好气派啊!”朱鹏程下意识感慨起来:“这么一比较起来,还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更有味道。”
    院子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冒出院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迎接客人而欢呼。
    黄敏心血来潮:“我决定了,等咱们回到纽约后,也找个地方修这么一座中式建筑,看起来太有感觉了!”
    “没问题!”朱鹏程也是宠妻狂魔,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自己做得到一定会全力以赴。
    袁奇山走出大门,来到两人面前:“两位是?”
    “你好,我叫黄敏,是莫婉仪的好朋友,特意赶来为她庆祝生日。”黄敏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她并不知道我们来了,就是想给莫婉仪一个惊喜。”
    “原来如此,两位,里面请。”袁奇山虚手一引,跟着在前面带路,作为管家尽职尽责,没有过去的傲气,哪怕是普通人来了他也一样客气。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