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双身恶魔
作者:长岭踏遍   灼日之矢最新章节     
    肥仔怕弄错,还认认真真地看了看机身前方的展板海报,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白了,这架飞机是荷兰福克公司的g.i原型机,但是,真的和闪电一模一样。
    前世闪电战斗机很出名,非常出名。
    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p-38战斗机一共击落1800多架日本飞机,是美丽国陆航战机中,击落日本战机最多的一种机型,战绩中,包括击落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员山本五十六。
    它是1939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款军机,可一出手就是惊世之作。
    那时它还不叫p-38,只是代号xp-38的原型机,但仅仅用了7小时2分钟,就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飞抵东海岸纽约,
    距离长达3950公里!平均时速超过560公里!一举创造了跨大陆飞行速度记录,一时间声名大噪,也因此获得了“闪电”这个极其响亮极富冲击力的外号。
    不仅是速度快、而且70%面积覆盖重装甲、强火力,高载弹,全是p-38战斗机的优点。所以,它是一款综合能力非常强的战机,用途十分的广,可以执行拦截、制空、护航、侦查、对地面攻击、水平轰炸诸多任务。
    正是因为它的多元化,各方面的作用和性能,陈纳德才选中了它作为飞虎队主力战机。
    结果,到了1941年后,p-38战斗机和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猝然相遇在亚洲战场的长空,各有所长,斗得不相上下,难分难解。
    p-38也成为了太平洋战争初期,美丽国唯一可以跟日本零式战斗机抗衡的战斗机。
    国际惯例里,击落至少五架敌机的飞行员才能叫王牌。而驾驶p-38战斗机的飞行员,有一百多名成为了王牌飞行员,也是美丽国各战斗机种里最多的。
    又惊又布的日本人给p-38起了个外号叫“双身恶魔。”,在欧洲战场,德国人叫它“叉尾妖怪。”能让敌人妖魔化的飞机,其战力可见一斑!
    肥仔再度鄙视地摇了摇头:忍不住周围看了一下,看看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大师凯利约翰逊,这时是不是就藏在人群里,在自己身边给g.i拍照片做笔记呢。
    没人,所以他又凑近了机身,耐心仔细看g.i原型机的机构,还有标明的主要参数,这么一看,g.i和闪电在细节还是有小小不一样的。
    闪电战斗机机身是全金属结构,这架g.i是混合机身结构:金属制造的中部机身和机身横梁,机身由钢管和铆接硬铝蒙皮制造,机翼主体则是木制结构,安装胶合板蒙皮。这样意味着g.i更轻,速度会快一点。而闪电更结实,更抗揍一些。
    武器装备g.i和闪电也不一样,g.i强调双机身配置的宽阔射击面,前部配备了八挺机枪,机身后背还装了一挺自卫机枪。机腹有一个不大的炸弹舱,目测大概可容纳400千克炸弹。而闪电的武器,是机头安装一门20毫米口径m2航炮,4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机翼下带弹,最大可以携带1415千克炸弹或火箭弹。所以,闪电的弹舱肯定也要比g.i要大不少。
    发动机显然也不一样,gi设计最高时速470公里\/小时以上,在1936年底这速度数值算得上很不错了。但p38系列采用的发动机都是1100马力以上的,最高达到1410马力,速度快一截。
    所以洛克菲德在g.i基础上还是做了些改进的,不过都是功能性的,结构性抄袭绝对实锤,不是100%,但85%以上肯定有。
    肥仔暗骂一声卧槽:“美丽国最成功战斗机,设计灵感果然是完全从荷兰人这里偷的啊!洛克希德公司还因为这个设计拿过不少的荣誉和奖章。没想到美丽国的某些天才设计师,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不过再想想,好像也不怎么奇怪,美丽国人嘛,那就是双标小王子。
    之后抄袭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这事,他们干得不是更不亦乐乎毫不掩饰?反正战争时期,先抄了再说,打完仗再说。像博福斯那场漫无边际的侵权官司,最后好像才赔了十万还是二十万美元。
    那为什么华夏就不能抄袭呢?
    他正要找老白过来,一起看看研究研究呢,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说华夏语。
    异国他乡听见同胞说话,肥仔耳朵一下就竖起来了。
    只听一个华夏人问,“这架怎么样?”
    另一人回应道:“这架驱逐机,外形颇有些特别,但看着速度不错的样子,火力配备很强。”
    另一个人唔了一声,安排说:“我也觉得不错,陈秘书,你记一下。”
    有人答应,在海报前面站下,掏出纸笔认真记了起来。
    三个人都是华夏人。其中有个口音还相当熟悉。
    邢骁霏循声看去,果然,第二个说话的不是老校长胡汉贤是谁。
    胡汉贤也是飞行员的眼神,立刻看到了肥仔。
    邢骁霏举起手,笑着打了个招呼,“胡校长好,真是太巧了,想不到在巴黎还能见到您。”
    胡汉贤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伸出手笑道:“你这后生仔,怎么来巴黎了?病好得差不多了?出国散心?”说着话,握他的手紧了一紧。
    “啊,是啊是啊,我来散散心。”
    邢骁霏马上会意,掩饰道:“家父说我总闷在乡下也不是办法,让我出来到处走走,也开开眼界,这不,正巧碰上航展。”
    胡汉贤展眉笑道:“不能大意,病去如抽丝,还是得多注意啊。”
    这时,之前第一个说话的人朝邢骁霏身上看了一眼,于是胡汉贤为两人介绍道:
    “厅长,这是我在广东航校时的学生,邢骁霏。博涵,这位是航空委员会毛厅长,还不快点见礼。”
    邢骁霏笑着伸手,道,“毛厅长好,很荣幸能在异国他乡见到您。”
    毛厅长也笑着伸手和他握了握,“你好,他乡遇故知,难得难得啊。”
    他手臂颇为有力,但笑容矜持,神情端凝,一副不想和闲人多废话的样子。
    航委会的厅长,上校军衔,架子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