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宁国公
作者:飘逸的腿毛君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最新章节     
    翌日一早,牝鸡晨鸣,旭日初升。
    贾瓒起床用罢了早饭,刚刚换上朝服,正要前往皇宫朝永安帝汇报,墨竹便前来禀告。
    “少爷,宫里来了圣旨。”
    后宅寝房中,贾瓒刚刚在秦可卿的服侍下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蟒袍。
    昨晚他身上的那套已经不能用了……包括秦可卿的诰命服也是一样……
    “是不是给二爷的封赏呀”,巧儿在忙帮着整理他的衣襟,嗓音轻快的问道。
    “肯定是了,二爷打了大胜仗,圣人老爷定然要大大的奉上二爷,说不得这官位还得再往上封一封呢。”
    晴雯在旁接过话把,一双狐狸似的眸子笑的弯成了月牙。
    心中暗道:“二爷现在已经是爵爷,再往上……便是国公爷了……那我……是不是也有机会弄个诰命来当当……”
    国公相比于侯爵,不仅仅是级别上高了一级,还有诸多的特权。
    其中一项便是国公除了正妻国公夫人外,还可以向朝廷请命,给两个妾室求个诰命,只是级别比较低,最高也就只有五品左右,和王夫人的级别差不多。
    而且一旦妾室获得了封赏,地位上的提升便不必多说,若是有了儿子,也能享有一定程度上的继承权,对出身较低妾室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贾瓒敞开双臂,昂着脑袋,任由三个女人在自己身上拍拍拽拽,口中轻笑道:“我封侯尚不足一年,不可能会这么快便再升一级的。”
    在他看来,从自己封子爵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一年多时间,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升国公。
    本次的圣旨,估计也只是一些赏赐勉励之类的,功劳暂且先存下来,等年底或下一次立了功,再行封赏。
    “少爷,香案已经备下,小的也派人去通知了西府那边”,外头墨竹又说道。
    “行”,贾瓒回了一声,低头瞧瞧正要往他腰间挂玉坠的秦可卿,无奈道:“差不多行了,用得着这般麻烦吗?”
    本来都已经穿戴整齐了,这婆娘一听来了圣旨,又觉得他的玉坠有些不搭,挑挑拣拣的又给换了个。
    还有晴雯和巧儿,一个感觉他的发髻不对,又打乱了重新梳理。
    一个认为他的锦缎腰带档次太低,又翻出来了个玉带出来给他系上。
    秦可卿却是没理会他的抱怨,自顾自的道:“什么叫麻烦?夫君要去接旨,可不得隆重些。”
    知道自己拗不过她们,贾瓒索性也闭上了嘴,任由她施为。
    不多时,三个女人终于是把贾瓒给打扮完毕。
    望着她们很是满意的眼神,贾瓒总觉得自己是个被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布娃娃……
    领着秦可卿出了院子,一路来到了正院。
    在房内耽搁了这一会儿,贾母已经领着西府众人到了,正和尤夫人说着话。
    一隔半年没见,众人也是想他的紧。
    尤其是宝钗和惜春两个。
    宝钗虽双手伏在小腹处,作淑女模样静静站在人群之人。
    但一剪秋水透出的盈盈波光却是遮掩不住,若不是顾及到众人,怕是已经忍不住扑上来倾吐衷肠。
    相比之下,小惜春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远远的瞧见哥哥嫂子过来,便迈着两条小短腿飞快的上前,钻进了贾瓒怀里。
    “哥哥~”
    一道轻快中带着奶音的唤声,着实让贾瓒心肝一颤,弯腰将她抱了起来。
    相比于临走之前,小丫头个头没怎么长,反倒是更消瘦了几分,原本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也肉眼可见的小上了一圈儿。
    “怎么瘦了这么多?”,贾瓒眉头微凝,轻抚着妹妹的脸蛋儿。
    难不成下面有不开眼的玩意儿,趁着自个走了的时候,虐待了惜春?
    也无怪他会这么想,原书中贾府下人欺负主子小姐的事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虽是经过他的一番铁血威慑,已经没有人再敢这么做。
    却也保不齐有脑子不好使的,时间一长,又恢复了本性。
    他身边的秦可卿却是轻叹一声,替他解了惑:“夫君走后,妹妹便整日里吃不下饭,也就是到了我跟前能勉强用上些。”
    听她解释,贾瓒略显紧绷的脸松快了不少,低头望着惜春乌黑透亮的大眼睛,很是心疼的道:“以后可不能这样,要好好吃饭。”
    “哦”,惜春撅着小嘴回了一声,又噗嗤一下笑出声来,伸出粉白的手臂,抱住了他的脖子。
    怀中抱着惜春,贾瓒来到贾母跟前,微微躬身一礼:“给老太太问安。”
    “好,好”,贾母上下打量着贾瓒,笑眯眯的点头。
    有宫人在旁等着传旨,贾瓒自是来不及与众人一一见礼,问候了贾母后,便领着贾府众人在香案前大礼参拜接旨。
    前来传旨的太监徐徐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王者之治天下,必资英豪以辅翼。”
    “今有贾瓒,系出名门,承祖业而矢志报国,屡建奇功,威震四方,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干城也……”
    “昔者晋地,二十万蛮军倾巢而动,意图颠覆国朝,不宣而战……贾瓒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终斩敌首,大败蛮军于涑水,晋地重归安宁祥泰。此诚乃我朝之大捷,国家之荣光……”
    “乾坤混沌,社稷倾颓,必有妖邪乱世。”
    “又有西南之地,南安王悖逆天道,值此国朝危难之际兴兵作乱。幸有贾瓒再令师以讨。彼以其智勇之略,率我虎贲之士,奋勇杀敌,所向披靡,艰苦备尝……”
    “边疆以宁,国家以安。此又乃我朝之柱石,社稷之福祉也。”
    “忆贾家先有演、源二公有开国之功,受封宁荣二国。后有代化、代善二公再立新功,仍受宁荣二国,功高德劭,为世所仰,满门忠烈,名耀九州。”
    “今贾瓒既承祖业,屡次建功,光前裕后,继往开来,朕闻之甚慰。为奖其盖世功勋,晋封宁国公,重续祖上封爵,赐金印紫绶,良田百顷,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以彰其功。”
    “朕思此殊荣,非但赏其一人之功,实乃慰其先人之灵,激其后人之志也。”
    “望尔承此殊恩,益加奋勉,恪尽职守,以保社稷之永固,以福泽于亿万苍生。”
    “夫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朕所以治天下也。今日封赏,实乃国家之大典,当与天下共庆之。钦命所至,咸宜遵奉,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