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三国:相父,跟着我混如何(83)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听到刘备的话,诸葛亮不由泪流满面,他快步走到刘备身后,声音颤抖着道:“主公,是我对不起你。”
    “孔明这一生,实在愧对主公。”
    说完诸葛亮这是下定什么决心一般,从怀中掏出了一把匕首抵在脖子上,声音惨淡的道:
    “主公,孔明酿下如此大错,只能以死谢罪,还望主公往后,能与鹤鸣好好相处…………”
    说完诸葛亮扬起手,把匕首对准自己的心脏便要插下去。
    听到诸葛亮决绝的话,背对着诸葛亮的刘备心中一惊,他转身过来,上前制止住了诸葛亮自杀的动作。
    “先生………,先生为何要如此作贱自己?”
    “我从未说过怪你,你怎能如此?”
    刘备按住诸葛亮拿着匕首那只手的手腕,声音满是颤抖的道。
    诸葛亮垂眸,眼泪从他眼尾流出,“主公,白帝城破,孔明便无颜再待在这世上了…………”
    “孔明为谋士,却以公谋私………”
    “孔明……,对不起主公,也对不起当初对主公的承诺。”
    “孔明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抹黑天下谋士…………”
    刘备摇头,沧桑的脸上满是无奈,“先生,白帝城破,我从未怪过你。”
    “下令攻白帝城的人,是你的义女,但更是我的女儿………”
    “这天下,哪有父子兵刃相见的,所以你半推半就让她攻入白帝城,我一刻也不曾怪过你。”
    “我怪的,是我自己罢了…………”
    “我蹉跎半生,只为匡扶汉室,救大汉于水火之中。可我忙碌了大半辈子,却赶不上自己才争霸了七年的女儿………”
    诸葛亮闻言叹息着摇头,儒雅的脸上满是愧疚之意:“主公 ,若不是孔明存有私心,如今…………”
    刘备抬手,制止住了诸葛亮的话。
    “这天下,谁又没有私心?我益州的官员,除了子龙,又有几个人的心不向鹤鸣身上偏?”
    “鹤鸣她年轻,她睿智,她十岁时,便能把这天下的英雄都算计一遍,这样的小辈,你们喜欢她实属正常,你们怜惜她一个人孤苦也正常………”
    “如今大汉好不容易迎来统一,你往后好好跟着鹤鸣吧。”
    “以先生之才,我想你定能辅佐好鹤鸣。”
    听到刘备发自肺腑的话,诸葛亮满心愧疚,“主公………”
    “孔明,孔明如何能投奔二主…………”
    刘备摇头,“谁要你投二主了?鹤鸣是我的女儿,你跟着她,不就相当于跟着我?”
    “先生,好好跟着鹤鸣吧,别浪费了你满身的才华………”
    说完刘备松开握着诸葛亮手腕的手,决绝的转身离开了。
    “镗———”
    刘备松开诸葛亮的手腕后,诸葛亮手中的匕首掉在地上 ,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看着刘备孤寂的背影,诸葛亮泣不成声,他诸葛孔明,对不起主公,更对不起当初主公的三顾茅庐…………
    之玉站在阴暗处,目光复杂的看着这一幕。
    系统见之玉一直不出去,不由好奇的问道:“之玉,你现在不去招揽诸葛亮吗?”
    之玉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
    听之玉这么说,系统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继而有些诧异的道:“我一直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没想到今日的他居然做了一次真君子。”
    之玉闻言好笑的摇了摇头,“君子哪有什么真假,端看有能不能装罢了。”
    “便是假君子,能装一辈子,他也就成真君子了。”
    系统莫名,“所以刘备是真君子还是假君子?”
    之玉低头,淡淡分析道:“若今天我义父死在此地。”
    “他手下的一众文臣武将,必然对他有所隔阂。”
    “我是她女儿,他若容忍不了他手下的人投奔我,那他的好名声,也就毁于一旦了…………”
    听到之玉这么说,系统悟了,“所以他其实是想杀诸葛亮的,是因为他爱惜自己的名声,这才不让诸葛亮死的吗?”
    之玉摇头,“他只是气我义父对他不够忠心,但他从未想过要杀我义父。”
    “他这个人,便是杀妻弃女,也不会杀谋士武将…………”
    系统莫名:“那你刚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之玉耸肩,“字面意思。”
    “你去查查刘备这个人的生平资料吧,好好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系统:“我查了,他是一个介于真君子与伪君子之间的人。”
    之玉:“…………”
    “行了,刷你的电视剧去,别打扰我执行任务。”
    闻言系统的声音带了些喜悦:“真的吗?那我走了。”
    之玉“……………”
    “去去去。”
    _
    之玉留在原地,直至诸葛亮离开,她这才走出去。
    “父亲,出来吧,我知道你就在这附近。”
    之玉话音没落下多久,不远处的假山中果真走出了一个人。
    看到一身黑色龙袍的之玉,刘备神色有些复杂,“你怎知我在这里?”
    之玉淡淡一笑,“父亲中途离席,我想你定然是心情不好想来散心,所以便来花园寻你 。”
    “没想到我刚到此处,便见义父一人在此哭泣,因此鹤鸣断定父亲就在这附近。”
    看着在月光的照耀下,一脸平淡不骄不躁的之玉,刘备低头长叹了一声:“你来寻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之玉颔首,“父亲,你可愿入朝为官?”
    听到之玉这么说,刘备微微皱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之玉苦涩一笑,“父亲,魏国公的兵权,并没有在我手上。”
    听到之玉这么说,刘备有些讶异,“你不是封曹子建为长信侯了吗?”
    之玉苦笑,“我封他为长信后,换曹家表面臣服于我。”
    “但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
    “我不想让曹家的人左右我,更不想让他们影响到大汉的发展。”
    “所以我如今最想做的,就是收回曹家兵权。”
    刘备默然,“如今的大汉已承受不起任何的内乱,你既做了大汉的皇帝,的确该把曹家的兵权收回来。”
    之玉垂眸,有些落寞的道:“不知父亲可愿帮我?”
    刘备低头静默片刻,无悲无喜的道:“你想让我如何帮你?”
    之玉见刘备没有拒绝,连忙道:“魏国公手中的虎符,被他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在曹子建手中,另一半不知所踪。”
    “父亲你在魏国公麾下办过事,对他要了解一些,我想请你帮我查查另一半虎符的下落。”
    闻言刘备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淡淡看着之玉,“你既然知道他的虎符被一分为二,就应该知道他另一半虎符在什么地方。”
    之玉摇头:“我派人包围了魏国公府后,日日派人监听他,却从未打探到另一半虎符的下落。”
    刘备闻言眼中的深思一闪而过:“你都查不到的东西,你想让我去查?”
    之玉点头,“我查不到,并不代表父亲也查不到。”
    见之玉说得笃定,对他满是信任,刘备脸色稍霁,“我不一定能查到。”
    之玉见刘备没拒绝,淡笑道:“我想,以父亲之才,查到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
    文景二年十月,大汉内政改革,朝堂行三省六部制,推均田制。
    参加完宫宴后,诸葛亮便闭门不出,一连两月都没出过府。
    之玉踏入诸葛府时,差点也吃了闭门羹,还是黄月英做主把她放了进来。
    黄月英一脸的担忧,“鹤……,陛下,你来的正好,你义父他,已经两月没出过门了。 ”
    “其他人来见他 ,他也一直闭门不见,再这样子下去,我怕他会出什么事情。”
    之玉安抚了黄月英一番,这才缓缓敲响了诸葛亮书房的门。
    没等诸葛亮回应,之玉便推门而入。
    看到之玉前来,一身潦草颓废的诸葛亮有些慌乱,不知所措的抬袖掩面道:“陛下,你怎么来了?”
    之玉听到诸葛亮对她的称谓,眼泪当时便从眼眶中滑出,“鹤鸣的字,还是义父当年取的。”
    “如今………,义父已不愿叫鹤鸣的字了吗?”
    听到之玉的话,躲在自己袖袍后面的诸葛亮摇了摇头,“陛下,我……并无此意 。”
    “只是如今你为君,我为臣,我自当遵守礼法。”
    之玉苦笑,“礼法…………”
    “义父,当年你给孩儿取字时,你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所以你给孩儿取名为鹤鸣,可如今义父竟不愿叫孩儿鹤鸣了。”
    “你是鹤鸣的义父,在鹤鸣的心里,你和我父亲是一样的,甚至比我父亲还重要…………”
    说着之玉眼中不由又掉下了几滴眼泪:“义父,孩儿年幼失母,父亲不慈。一路走来,孩儿既无父母爱护,又无兄弟帮扶。”
    “好在……,我有义父,义父慈爱,不忍孩儿孤苦,为孩儿的大业出谋划策,对孩儿百般疼爱。”
    “在孩儿心中,义父比孩儿的亲父还要亲。”
    “没成想如今孩儿做了皇帝,义父便与孩儿生疏了。”
    “鹤鸣这个名字是义父取的,义父就该一直叫才对。”
    听着之玉破碎的声音,诸葛亮心中一揪,当即放下他遮挡仪容的袖袍,满眼通红的道:“鹤鸣………”
    之玉含泪点头,“义父。”
    见诸葛亮肯露出他不修边幅的面容了,之玉心中松了口气,连忙上前蹲在诸葛亮坐的椅子前。
    “义父 ,是孩儿不好,是孩儿让义父难为了。”
    “当日义父想要自杀之事,父亲已全部告诉我………”
    “义父,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不懂事,是我羽翼未丰便想着争霸天下,这才让义父为我如此操劳。”
    “义父,是孩儿对不起你…………”
    看着蹲在自己面前哭成一团的之玉,诸葛亮满心的不忍,连忙起身想要把之玉扶起来,
    “鹤鸣说的是什么傻话?你争霸天下,义父什么都没帮过你, 又怎谈得上为你操劳。”
    “你有如今的成就,全靠你自己努力,义父不敢居功………”
    之玉泪眼朦胧的看着诸葛亮,表情满是悲伤绝望:“都是我年轻不懂事,想要以卵击石,与群雄争霸天下。”
    “这才让义父为了鹤鸣差点断送了性命。”
    诸葛亮摇头,温和的扶起之玉道:“鹤鸣,义父想要自杀,与你并没有什么关系,你不要内疚。”
    之玉强忍着泪水,一脸不信的看着诸葛亮:“义父休要骗我。”
    诸葛亮苦笑,“义父自杀,是觉得对不起主公,白帝城是在我手中丢失的,我作为主公的谋士,实在愧对主公。”
    之玉闻言满脸泪痕的看着诸葛亮,“可白帝城,不就是孩儿派人攻的吗?”
    说着之玉低头抹泪,声音惶恐的道:“原来我刘鹤鸣,竟差点害死了自己的义父,差点害死了这世间最爱护自己的长辈。”
    听到之玉惶恐的语气,诸葛亮摇头,“鹤鸣莫要多想。”
    之玉苦笑:“孩儿也不想多想…………”
    “可义父你,你竟想………”
    “这世间,真心疼爱孩儿的人,就只有义父一人,若义父你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世上,便不再无疼爱我的长辈了…………”
    见之玉说得可怜,诸葛亮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住了一般,“鹤鸣莫哭,你如今已是一国之君,自该成熟稳重些才是。 ”
    “义父如今这不是好端端在这吗?”
    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让之玉消停,之玉抬手抹泪,一脸酸涩的看着诸葛亮道:“义父,孩儿别无他求,只求义父能长命百岁。”
    “如今北方少数民族有异动,孩儿得亲自带兵北上 ,孩儿不在期间,义父切记莫要再做傻事。”
    听到之玉的话,诸葛亮微微皱眉:“北方少数民族有异动?”
    之玉点头,“那边的人听闻孩儿是女帝后,便觉得我中原好欺负,准备率兵南下。”
    “再过几月便要过年了,孩儿想亲自带兵北上守护边境,让我大汉子民好好过年。”
    说着之玉一脸期许的看向诸葛亮:“义父,孩儿出征期间,你能否暂代大汉丞相一职。”
    “如今朝中事情都压在荀相一人身上,他实在有些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