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九 袁术养不起军队
作者:御炎   玄德最新章节     
    玄德第一卷逆天改命刘玄德五百二十九袁术养不起军队为了控制物价,刘备下令从三辅之地调运粮食,从陈留郡、颍川郡等地购买粮食,并且同步在雒阳部分地区推动了集体农庄政策。

    他利用收拾掉的袁氏集团官员所控制的产业和土地安置流浪到三河之地的流民,建设集体农庄,安排他们屯田,并且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他在朝中发动古文学派的官员全力攻击哄抬物价的外部官员,又在内部严格规定不准囤积居奇,限制住了古文学派内部的虫豸们。

    接着,他又发动自己遍布三辅三河之地的贩盐圈子成员全力支持他的物资转运,并且全力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家族,定下法律条文,不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谁囤积居奇,只要刘备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一拥而上,把对方撕扯干净。

    在狠狠惩治了几个带头不遵守规定的家族、强势弹压了朝野中居心不良的反对意见之后,五六月份一度抬头的雒阳粮价最终回到了中平五年的水平。

    刘备通过这场斗争,成功向雒阳人证明了自己不仅在军事方面手腕很硬,在政治上,支持者很多,手腕也很硬。

    古文学派为了干掉今文学派,实质上承认刘备是古文学派的领导人,愿意支持他,约束家族成员的行为。

    和他有贩盐关系的地方家族愿意支持他。

    杨氏影响之下的弘农郡不和他作对。

    张让明确要求十常侍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刘备作对。

    在这个局势诡异的时刻,刘备是能维护宦官利益的唯一可以信任的人,惹恼了刘备,宦官的政治前途会非常灰暗,绝对不要让他知道十常侍势力之中的某些人在这个时候哄抬物价,否则内部惩戒绝不手软。

    蹇硕势力最微弱,思来想去,虽然想趁机赚一笔钱,但是慑于刘备的威望,到底不敢行动。

    那么能和他作对并且在经济和物资上影响他的势力确实已经不多了。

    更别说他还有十多万军队在手,如此强势的威慑之下,至少雒阳周边的虫豸们一时之间不敢蹦达了。

    于是刘备在雒阳周边聚集了很多军队,但是粮价和物资运输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在平稳运行之中,军队的训练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而刘备也的确没有预料错。

    与拥有丰富执政经验和斗争经验的他相比,袁绍和袁术就像个政治素人。

    袁绍和袁术从来没有统领过规模庞大的军队征战,他们原先所学的和实际经验都是定位在一个领兵将领的位置上,并没有涉及到更深入的地方。

    但是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却要求他们做一个统帅。

    统帅要管的事情就太多了。

    别的不说,军队后勤粮秣的运输就需要统帅安排人来统筹,而之前袁绍和袁术都只是中郎将,负责在前线打仗,粮食什么的自然由其他负责后勤的人来管理,总的是何进在做支撑。

    而这一次,脑袋搬家的何进显然不能再给他们提供什么有效的支撑了,他们只能靠自己,所以军队人数还少的时候,他们还能支撑,军队人数多起来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袁术那边军队扩张的速度比较快,所以问题比较快的出现,缺粮缺钱缺少生活物资等等情况全都出现了。

    袁氏家族确实有底蕴,确实有钱,全部拿出来也确实能养很多很多军队,但是问题在于这个钱他们不可能全都拿出来,钱都拿出来了,他们还怎么过奢侈的生活呢?

    别的不说,袁术这种自幼锦衣玉食的家伙,舍得把自己的生活经费拿出来给军队用?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有钱,但是不会拿出来给大头兵用,军队人数突破三万之后,其他不说,单说粮食,单说人吃马嚼的损耗,那每一天都是个很大的数字。

    一个人一天起码要一斤粮食才能维持基础生存,这一天就是三万斤粮食,这是战斗部队大头兵最基础的损耗。

    除了战斗部队里的一线搏命大头兵之外,军队里还有数量不小的技术兵种,以弓弩手、骑兵为代表,这些技术兵种的口粮往往会比一线肉搏的大头兵要好一些。

    所以三万斤的粮食往上加一点,差不多一天四万斤的支出。

    另外,军队里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级军官、军中文吏、将领亲卫私兵,他们的伙食标准越往上越昂贵,和大头兵是全然不同的。

    从亲卫私兵到高级军官,这些人对粮食的损耗量是大头兵的数倍,上不封顶,待遇稍微好一点,这一千多将近两千的军官人等就能消耗掉一万多至两万大头兵需要的物资损耗。

    保底一万斤粮食的物资就支出掉了。

    除了大头兵之外,军队里还需要有帮忙干杂活、运输事宜的辅兵、民夫等等,当然这些并不常置,主要在战争时期出现,但是一旦出现,人数往往会超过战斗部队。

    起码四万打底,上不封顶。

    战争一起,他们这又是每天四万斤的粮食损耗。

    除了人之外,还有牲畜,军队里需要战马和其他帮忙驮运的牲畜,驽马、驴子、骡子之类的。

    它们的数量也是数以万计,而损耗量往往比一个大头兵要多好几倍,尤其是战马,十倍不止。

    这部分的粮秣支出就太大了,静止状态和行军状态的损耗也不尽相同,草料不够单纯用粮食来喂养的话,一万牲畜够得上五万大头兵的损耗。

    零零散散算下来,仅仅是静止状态,为了维持这三万人的战兵,袁术一天就需要为此支出差不多十万斤粮食。

    如果是行军状态或者战争状态,这个数字还要往上翻倍。

    十万斤粮食,对于袁氏家族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其折合下来的钱财数量并不惊人,他们绝对掏得起钱买得起这笔粮食,只要有粮食,他们就能买,还能买很久很久。

    袁氏家族非常有钱。

    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并不想掏太多钱出来。

    因为生命安全和袁术绑定,大家无可奈何的给袁术提供了数量庞大的起始资金和物资,这是袁术能够在两个月内拉起三万人的军队的主要依仗。

    不夸张地说,这笔钱和物资的支出,也就是袁氏这种老牌家族才能支撑得起。

    而这也就差不多是他们能够支持的全部了,再往上,他们就要开始缩减自己的生活水准来帮着袁术打仗了,那毕竟是几万张吃饭的嘴。

    他们愿意吗?

    不太愿意。

    袁氏家族的成员们可以轻松接受自己的桌子上多一道菜,但是无法接受自己的桌子上少一道菜,哪怕他们根本就不吃那道菜。

    尽管现在面临着生死难题,可是刀没有架在脖子上之前,他们是不会主动出更多血的。

    所以两个月之后,当袁术发现自己的部队入不敷出之后,就开始着急了,一方面找家族要钱,各种撒泼耍赖打滚哭嚎,就是问他们要钱,不给钱不行。

    另一方面,袁术也意识到这样哭穷的方式固然可以要到一些钱,但是效率太低,速度太慢,不方便快速的财富积累,而且用起来欠的人情也比较大。

    于是袁术忽然想起了袁绍那个混蛋的号召。

    他很不愿意承认袁绍的办法很好用,但是事实就是这个办法真的很好用。

    汝南郡有数量不小的宦官产业,而且就算汝南郡的没了,南阳郡、颍川郡这两个著名富庶大郡也有数量庞大的宦官产业。

    以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在河北和中原都有大量产业,中原之地也是很多宦官出身的地方,一旦显贵就回家乡置办产业,买的还特别的多。

    把这些产业全都弄来,自己不仅能过上更加奢侈的生活,还能养活军队里的大头兵,给他们多吃几顿米粥。

    所以对这些宦官产业,袁术馋的流口水。

    于是他找来了阎象、杨弘等为他谋划的谋士,向他们咨询这样做的可行性。

    阎象当然不支持,觉得这样做太过于直接、无耻,而且可能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对袁术的名声没有好的影响。

    杨弘知道军队里的实际情况,思来想去没有好的办法,靠着汝南一个郡,还有一个吝啬的袁氏家族,怎么可能养得起三万军队?

    “虽然此法略有些不妥,很容易引起地方上的普遍担忧,但如果军队没有足够的口粮,也会引起哗变,后果更严重,阎公,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这样做吧。”

    阎象无可奈何,尽管心里依旧不支持,可实际情况却比人强。

    于是思来想去,阎象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公开宣扬,私下里搞事情,悄悄的抢劫,打枪的不要,对宦官产业进行精准打击,不要像袁绍那样把事情搞得天下皆知。

    而且袁术有自己的大义宣称,有自己的基本盘,不需要学袁绍那样争取部分人的支持,他可以自己独吞这部分利益。

    总而言之,悄悄的来吧,千万不要张扬,然后再看看地方上的反应,如果地方上都默许了,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还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