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改变之一
作者:刘不匪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最新章节     
    看到王允这个老臣的满头白发的苍老样子,刘协知道王允是一心为公,派人监工官兵打人,不是为了自己个人,也不是像董卓是因为残暴想要虐待人取乐。
    王允为了提高效率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对。
    刘协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王司徒啊,你说建太学是为了什么?”
    王允没有多想,立即回答道:
    “当然是为了张扬孔孟经学、礼义仁德!让天下人守忠孝、讲道义。”
    刘协问道:
    “既然如此,那在为了太学而去鞭笞民夫,如果有人死伤,岂不是有违仁义之道吗?”
    王允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可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就像攻城打仗时,临阵退却者要杀头一样。或有不仁,但那也是不得已啊!”
    刘协说道:
    “战场是生死之争,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不需要时时讲仁义。而朝廷的建筑工程跟战场不一样,那不是生死之争,就算有人偷懒那也罪不致死。鞭打民夫,有伤朝廷仁德。莫不如用别的方法,不打人,照样可以让民夫们使劲干活。”
    王允睁大眼睛问道:
    “哦?敢问是何方法?”
    刘协说道:
    “战场上,军士兵拼死向前,不只是因为退却会被斩首,还因为,只要向前冲杀,就有机会立功,杀敌够多,就能拜将封侯,就能享受胜利荣耀。为什么建造太学工程就不能这样做呢?”
    王允回答道:
    “陛下,那些民夫和工匠,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或者为了完成朝廷的徭役任务,干完活就散了回家了,建造太学也非军国大事,就算建得好,也不能给他们拜将封侯啊!”
    刘协听了,看了一眼远处的众多工匠和民夫,反问道:
    “这么多人里面,肯定擅长建造的人,为何建完后就要让他们解散回家?建造也是一门学问,让他留在一起,精研建造之事,一直为朝廷为天下盖更多的好房子,不是更好吗?能建得好就是有功,为何就不能重赏?”
    王允听了,摇头说道:
    “陛下,只是建这太学就要花费很多钱粮了,等他们建完后,难道还要像养军队一样养着他们吗?建完了,朝廷还养着这些人,岂不是白费钱粮?建造之学就算朝廷不管,那些工匠也会把他们的手艺传给子孙,不需要朝廷多操心的。”
    刘协听了摇了摇头,王允说的这些,用这个时代的思路来说,是有道理。但与更先进的模式比起来,就差了很多了。
    刘协知道一下子跟王允也解释不清楚,就说道:
    “王司徒,你别认为朕说的那些没什么作用,你先按朕的旨意去办。”
    刘协说到旨意的时候,故意大声了点。
    王允听了,只得拜了一下,说道:
    “陛下如果下旨,老臣自然遵旨。只是请容老臣多说一句。”
    刘协点头说道:“你说,无妨。”
    王允说道:
    “陛下,多管那些工匠之事,既非礼义教化之道,又非练兵强军之路,还要空耗钱粮,万一以后朝廷府库空了,就误了平定天下的大事啊!”
    刘协笑了笑,说道:
    “王司徒,如果这些工匠和民夫不被鞭笞,他们的建造之术精进了很多,能让天下人都住上更好的房子,这是不是礼义之道?如果他们能建造更坚固的城墙要塞,那是不是军国之事?”
    王允听了,不说话,但脸上看上去憋着一股气。
    刘协见此,知道王允还是看不起这些建筑之事,像王允这样古板的人,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水泥、混凝土的出现,会有多大的作用。
    以后数层的楼房、大型的城市、铺路架桥、坚固的堡垒等等,都离不开建筑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这些更复杂的工程和技术,肯定不是派监工用鞭子打人能打出来的。
    那些事情现在看来虽然遥远,但必须着手去推动,从改变工程建造上的制度开始,让这些强国之术得以早日实现。
    说了也不能理解的人,肯定不止王允一个。如果不能说服王允,而以强行下旨的方式让他去办,执行上就可能会出问题的。
    所以,刘协还是要尝试着去说服王允理解一点点,要真一点也说服不了,到时也只能换个能明白的人来管这事了。
    刘协看到王允不服气的样子,说道:
    “王司徒,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朕准你多说几句。”
    王允拱手朝刘协拜了拜,然后说道:
    “以前鲁班、墨家在世之时,也没见他们能改变多少天下大事,陛下的想法好则好矣,只是不太可能实现!如果这事不花费太多钱粮,试一试也无妨。”
    刘协笑了笑,说道:
    “不仅不用多花费钱粮,还很快就能赚到钱!”
    王允听了,露出了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刘协说道:
    “不用派监工打人。你告诉那些民夫,还有工匠,如果干得好,不只是多奖钱粮,还有别的。朝廷会增设名为长安建造局的衙门,建太学时表现好的人,可以入衙门做事,以后月月领俸禄钱。干活不卖力的人,不用打,让他们回家去。省下来的钱,就奖给干得好的人。隔几日就考核评比一次,用不多久,就会有效果了。还有,你要安排他们定时休息,先别打人,按朕的法子做,会有效果的。”
    王允问道:
    “陛下,您说要增设一衙门,招那些工匠、民夫进来,月月发俸禄,这不是要花钱吗?怎么赚钱?”
    刘协笑着说道:
    “对,就是用那个衙门赚钱。不,准确地来说,那也不叫衙门,是归朝廷直接管理的一个专门做建筑的地方,就叫长安建造局吧!”
    刘协看了王允还是一脸疑惑,继续说道:
    “太学先不用全部建完,现在招不了那么多学生,先建一部分,其它的等以后再分阶段修建。现在建的部分,要尽力建到最好。等建完了,在太学门口显眼处刻一显眼石碑,石碑上书写上几字‘太学由长安建造局承建’。”
    “再把建造局办公的地方设在长安的大街上人多的地方,门口立一牌‘承建各种大小工程’”
    “以后关中各郡县,还有朝中大臣或者军中将领要建府宅的,都让他们花钱去找长安建造局建,还有关中的世家地主这些有钱人,也可以花钱找长安建造局建。”
    “只要建得好,不愁没人不找建造局去建房,由他们出钱。这样,建造局的俸禄就不需要朝廷出钱了,朝廷还能从中赚一笔。”
    王允听完皇帝说的一连串的事情,不由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儿后,王允问道:
    “陛下,这不就是朝廷去经商吗?”
    刘协听王允这么说,觉得这王允还是理解得有一些到位,满意地点了点头,算是表示认同他的说法。
    王允焦急地说道:
    “陛下,不可啊不可啊!”
    刘协反问道:
    “把最好的工匠和最能干活的民夫都聚在一起,不花朝廷的钱,还能给朝廷赚钱,又能供朝廷随时调用。另外,那些工匠聚在一起,还更能精研建造之术。这么多好处,有何不可?!”
    王允很着急:
    “朝廷去做那低贱的商贾之事,实在是有失体面啊!”、
    刘协摇了摇头,说道:
    “这不是朝廷去经商,是长安建造局去经商。长安建造局给人建得不好,朝廷还要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