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跑路的百姓
作者:田野上的期望   抗战:县长?请叫我列强!最新章节     
    全世界为定国军实力担忧的不只是金陵政府一家,西方各强国基本上也是一样。
    除了日耳曼和意呆利,他们属于西方各国之中的意外。
    其他各国对于定国军越发强盛的军力感到担忧。
    特别是他们的发展太快了。
    一年之前,那里还是一穷二白的关外苦寒之地。
    但如今那里却是重工基地,工业发达,商贸兴盛,百姓安居乐业。
    似乎那里是远离战争的桃源之地。
    但其实谁都知道大半年前,那里才爆发了战争。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韩斌大笔的砸钱,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带动经济,这才把察哈尔等地发展起来。
    他们的募兵工作没有停止,只是现在放缓了招兵的速度,但却增加了兵役登记制度、二线守备部队招募以及民兵制度。
    换句话说,这是在变相的建立预备役制度。
    而韩斌疯狂储备资源的行为,也让定国军的战争潜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人口的不断增多,更让察哈尔的战争潜力暴涨。
    这种暴涨速度还在增加,因为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推广。
    其中全日制教育的效果,目前还没有,但扫盲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
    扫盲教育让察哈尔境内的百姓识字率暴涨。
    目前这种扫盲教育已经在东北、华北以及中原地区展开。
    韩斌在教育方面的大量投入,前后历经将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慢慢到了收获的季节。
    工厂内的机械工程师可能没增加,但技术工人却增加了太多。
    他们不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他们也成为了识字,念过书的人。
    虽然文化水平不是那么的高,但它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水平却是不低。
    龙国百姓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仅仅只是这么一个机会。
    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能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而在定国军和金陵政府交界的地方,目前却是在出现一个状况。
    就是百姓逃离,而且非常严重,这件事就出现在江汉平原上。
    最开始的时候,湖北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发现这些事,那个时候只有交界地方的一些百姓跑去了察哈尔政府治下。
    他们去的原因也很艰难,南来北往的商人,他们是最好的消息传递器。
    他们做买卖,走南闯北的就喜欢说这些。
    察哈尔政府治下,免费上学,政府报销百分之八十的医疗费用。
    这两点就足够吸引百姓前去了,再加上,在那里没有压榨与剥削,没有饥饿与困顿。
    每一名百姓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每一名百姓都不用遭受官员和资本的压榨剥削。
    在那里,官员是会和和气气给你办事的。
    在那里,工厂老板是会按时发放薪水,不会胡乱克扣薪水的。
    在那里,每天只有八小时工作制,加班是有双倍加班费的。
    每日上班时间,也有规定,不可能像你们这些地方,每天上十五六个小时的班,这在察哈尔政府治下,那就是虐待、奴役百姓,工厂老板是要吃花生米的,可不是罚款坐牢就能解决的事。
    似乎在那些商人的嘴中,那里一切都很美好,对于金陵政府治下的百姓而言,还有这种事?
    没有压迫与剥削,没有饥饿与疾病。他们可以正常的生活,可以憧憬未来?
    有些百姓不相信,但有些百姓总想着去试试。
    最开始去的百姓,他们正好遇到察哈尔政府在枪毙贪官污吏,枪毙压榨剥削百姓的地主和资本。
    他们亲眼看着那些原本在他们眼中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大老爷,被定国军枪毙的场面。
    而随后他们遇到从察哈尔出来开办工厂的老板,也遇到了进行人口统计的察哈尔政府官员。
    这里的官员的确和善,你有什么需求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你办好。
    察哈尔的老板不会肆意的压榨剥削你,每月多少薪水,全勤多少钱等等,他们在招聘广告上就会写的清清楚楚。
    如果出差,会有出差补贴等等。
    这些百姓感觉自己就像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样。
    还是一样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但却怎么这样不同。
    最开始来的这些百姓安定下来了,在这里就像那些商人说的那样,压榨和剥削不存在的。
    如果每日上班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工厂老板会罚款,会被拘留,屡教不改,那就进去踩缝纫机,吃牢饭吧。
    惨一点的会被送去修铁路。
    要是让员工每日的工作时间达到了十五个小时,那就准备枪毙吧!
    来这里的百姓,进入了工厂,赚了钱。
    过年了,他们回老家探亲了。
    回到家乡,曾经的亲朋好友,村里邻居,他们还在穿着破烂的棉袄,有一日没一日的过着。
    但它们却衣着华丽,身上穿着新衣裳回来过年了。
    村里其他人过年,餐桌上能有一盘肉菜,那都不错了。
    只是他们有钱啊,一个月拿到手七八块大洋,住又在工厂,不用交钱。
    就是吃一点,能吃多少?可是攒了不少钱。
    这过年,他们大鱼大肉的吃着,羡煞旁人。
    于是,察哈尔政府治下生活好的事越传越广,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的,逃离金陵政府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多。
    以前他们是没办法,去哪里都一样,得过且过吧!
    但现在不同了,美好的日子就在旁边,只要自己能狠下心,迈出哪一步,就能成为真正的人。
    于是,当一些县政府发现,自己治下一个村儿接一个村儿的人都跑了后,他们才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这一调查就发现不对劲了,有些小镇上都跑的差不多了,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实在是走不了的,其他年轻的,能走的全给走了。
    许多地主也开始嚷嚷起来了,能干活的佃户全特么跑了,谁给我种地啊?
    没人给我种地,难道我这地主还要自己亲自去种地?
    这件事上报到金陵政府,他们能怎么办?
    那只能不让百姓跑了,于是把军队调上去,封锁边界,不许老百姓跑路。
    这件事让蒋方震知道了,就你们有军队是吧?
    老百姓要过来,你们还不许了?
    行,你们等着!
    蒋方震直接调了两个步兵师进入南阳盆地,直接在襄阳和随州驻扎,一副准备南下为民做主的模样,把金陵政府吓坏了,只能撤去边界封锁的军队。
    但在每一个村镇的内部严格管控,不允许百姓跑路。
    但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依旧有百姓跑路,甚至是有些小镇上,镇长带着百姓一起跑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