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兄弟情静夜缓言劝 鸳鸯意灯下共点梅(上)
作者:弦月守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最新章节     
    到得慕州城外,于郊外收了青思,二人亦不去锦水边居所,匆匆赶进城去。
    远远见柳府大门外三五家丁凑在一起,神清慵懒,说些闲话,一如往常,稍稍安下心来。
    柳默与清漪走至近前,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厮眼尖,已然望见他来,陡然变了脸色,惊慌嚷道:“鬼!鬼!”
    其他几人忙回头看时,亦是大惊失色,慌作一团。
    柳默亦不答言,径直往府门走去。
    清漪亦跟在他身后。
    那几人又指着清漪,大叫:“妖、妖怪!”
    柳默上前抓住最近一人,蹙眉沉声道:“再胡说、定要严惩!”
    又对一个稍年长的道:“老爷如何?”
    那些人见他开口说话,又在白日艳阳里,方略略定下神来。
    那年长之人颤声答道:“老、老爷、在、在万金苑……”
    柳默回身牵过清漪,入得府门,直奔万金苑。
    一路上那些家丁、丫鬟、护卫皆多惊惧闪避。
    已有人前去军中知会柳占。
    进得万金苑,那钱氏见了他,只当是鬼魂作祟,已然吓晕。
    清漪忙与她诊过脉,只道无碍,让旁边丫头扶进侧屋歇下。
    也有两个稍稍胆大的丫头上来将钱氏扶下。
    进得内屋,只见柳权卧于床榻之上,脸色蜡黄、呼吸微弱,正自昏睡。
    清漪自袖中取出一方绢巾,覆于柳权之腕,细细诊来。
    柳默在旁,轻声道:“如何?”
    清漪亦不望他,拿起柳权手来仔细验看,又翻看他眼睑、舌苔,重又与他细细诊脉。
    约有一盏茶的功夫,方才站起身来,对柳默轻轻摇了摇头。
    柳默一时怔住,片刻方哑声道:“究竟是何病症?”
    “是、中毒”。清漪轻声道。
    “怎会如此?”柳默惊道,“可有解法吗?”
    “时日已久,怕是……”清漪摇摇头道。
    “连你、也没有办法吗?”柳默道。
    “父亲所中之毒名为百日风华,这毒初中时并无感觉,只在指甲上现出均匀的月牙印记,此时服用解药,其实不难解除。”清漪道,“然而,若不能及时发现,这毒便日日在体内侵蚀,待得现出症状时,其实已经难救了。如今,只能勉强一试。”
    柳默走近床前,看柳权兀自昏迷不醒,不禁悲从中来。
    虽然向来难与之亲近,但自韩氏逝后,其实父亲对自己也颇多眷顾,尤其是兄长逝后,更常以柳家之事托付于自己,如今见此情景,自是伤心。
    “有劳娘子,好歹试上一试。”柳默回身对清漪道。
    “我自会尽力,相公也别太伤心了。”清漪点头道。
    沉吟一回,又道:“你亦曾两次遭逢奇毒,不知是否同一人所为。若果然为同一人为之,他之目的似乎并不只在你,不知他究竟与你柳家有何冤仇?”
    柳默忆起柳府遭难之日,那几个黑衣人确是亦指向柳权。
    若再往前想,霍云剑当日曾言,那个公子在他体内种下毒虫,逼迫他杀害了兄长柳聚,亦是用毒运毒一策。
    虽然毒策各异,却始终离不开一个毒字,若说是同一人所为,也并不为过。
    清漪思忖片刻,又缓声道:“当日陈姨娘她……”
    话方至此,忽听门外有人大声道:“二哥!二哥!”
    话音刚落,柳占已奔至门前,见了屋内柳默,双目含泪,疾步近前,握住柳默之手,道:“二哥、你、总算回来了!”
    柳默亦望着他,动容道:“三弟,我不在这段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柳占侧头望见清漪,道:“百里姑娘、你们……?”
    柳默心中倒有些惊奇,道:“三弟,你、怎识得她?”
    清漪亦直盯着他。
    柳占闻他此问,一时怔住,立时又道:“与二哥一处、又这般风姿,想来定是百里姑娘无疑了。”
    柳默略点点头,对柳占道:“我已与她成亲,你可与她见礼。”
    柳占便上前一揖,口称:“嫂子。”
    清漪便亦还以一礼,道:“三弟。”
    “如今二哥遂心如意,终于与嫂子喜结连理,真是可喜可贺。”柳占直起身来,笑道,“今日便摆下家宴,好好庆贺一番。”
    “如今父亲病重,无须如此。”柳默道。
    又道:“父亲究竟为何竟到这般地步?”
    “那日、柳家遭逢劫难,只恨我身在异乡,未能救得,”柳占叹道,“听父亲说多亏了百里……”忙又改口道:“多亏了嫂子,大力搭救,否则,柳占纵然一死亦难赎罔顾家门之罪。”
    说着便对清漪深深一揖。
    清漪忙将他扶起,只道:“不必多礼。”
    “且说那日之后,究竟如何?”柳默道。
    “我三日后回转府中,方知当日之事,家中下人并卫士多有死伤,所幸父亲并无大碍。”柳占道。
    “父亲究竟为何变成这般模样?”柳默追道。
    柳占只是摇头叹息,眼中含泪,道:“本来都好好的,我成亲之后才三日,父亲忽然呕吐、全身无力,后来一日重似一日,十日后,卧床不起,如今……”
    说至此处,又以袖拭泪。
    “可有请大夫诊治过?”柳默道。
    “自然请了,大夫只说其症怪异,无法诊断。”柳占道。
    “如今柳家正逢多事之秋,那伙贼人不知从何而来,父亲之病,只怕与那人贼人大有关联,三弟此后亦不可掉以轻心。”柳默沉吟道。
    “自然要小心。二哥可知那伙贼人是何来头?”柳占道。
    “我亦不知。”柳默摇头叹道,“只知此人恐怕善于御毒用毒,至于他为何与我柳家有如此深仇大怨,却毫无头绪。三弟,你可知父亲或者大哥曾与何人结仇吗?”
    “这个、倒未曾听闻。”柳占摇头道,“二哥怎知此人善用毒?”
    “当日贼人攻入府中,那为首之人双掌皆灌了毒,又有弓箭手发出毒箭,如今父亲……”柳默看了看清漪,仍对柳占道:“其实、亦是中毒所致。”
    柳占闻他此言,面现惊色,道:“怎么?父亲亦是中毒?”
    “你二嫂颇通医理,她之诊断,当是无误。”柳默点点头道。
    柳占对清漪一揖,道:“二嫂既知是中毒所致,可知所中何毒,如何解得,万望告知。”
    “非我不愿尽力,”清漪顿道,“只是,父亲中毒已久,错过了解毒时机,时至今日,我、只能勉强为之,其后如何,尚不可知……”
    柳占便落下两滴泪来,对着榻上柳权叫得一声:“父亲……”
    又对清漪揖道:“万望嫂子救父亲一命。”
    “自当尽力为之。”清漪道。
    柳默亦流下泪来,片时对柳占道:“三弟莫要悲伤,这段时日要多照拂才是。”
    又道:“此人既善用毒,此后饮食起居,亦要多加提防才是。以后所有饮食之物,需试过才能用,切记!”
    “是!弟谨记在心。”柳占便点头道。
    “此次回转慕州,为兄定会尽力,将这贼人之首寻出,以保得柳家上下。”柳默道。
    忽忆起柳府遭难当日自己亦曾擒下那五人,便对柳占道:“当日我曾擒下那群贼人,可有问出什么吗?
    “唉……”柳占叹了一声,道:“可惜,尚不及问得,已被他们的同伙劫了去……”
    柳默亦道可惜,又对柳占道:“希望三弟亦多留心探访,有何消息,及时告知才好。”
    “这个自然,二哥放心。”柳占应道。
    清漪已写下一方,交予柳占,道:“照此方抓来,每日三次熬了,与父亲喝下,先喝三日,看看如何。”
    柳占自然接了,又连声谢过。
    清漪只道不必。
    忽然门外又转过一人,亦不进门,只在门外伫立,眼直望着屋内柳默。
    忽瞥见旁边清漪,神色大震,道:“是……你……”
    又望向柳默,缓声道:“是、你们!”
    柳默清漪忙看时,亦是大惊。
    来人容颜娟秀、婉约而立,正是那日山中道上所见唐家之女唐素秀!
    只见她脸现憔悴之色,脸色略显苍白。
    柳占见了她,迎上前去,道:“夫人,你身体不舒服,为何不好好歇着?”
    说着便扶住她手,将她引进屋内。
    柳默清漪见了他二人如此情状,分明是……不由得更是吃惊。
    唐素秀拿眼默默看了看柳占,并不言语。
    进得屋来,目光直在柳默、清漪二人脸上打转。
    柳默清漪二人一时亦呆立当场,直望着她。
    柳占对柳默笑道:“二哥,这位是我新迎之妻。”
    转头对唐素秀道:“这是我二哥,快来见过。”
    唐素秀便向柳默略施一礼。
    “不必。”柳默忙道。
    柳占又指着清漪,对唐素秀道:“这是二嫂。”
    唐素秀眼盯着清漪默看一回,亦不言语,轻轻施了一礼。
    清漪亦还以一礼。
    “夫人,”柳占又对唐素秀道,“今日二哥二嫂回转家门,又是你妯娌初见,是大喜之事,快去安排一下,晚上好好庆贺一番。”
    “晚间我与你嫂子自在城外居住,无须如此。”柳默只道。
    “二哥这么长时间皆无音信,弟着实牵挂。”柳占道,说着,便以袖拭泪,又道:“如今好容易回来了,怎么、又要弃家不顾吗?”
    “并非如此。”柳默道,“只是城外居所荒废已久,须去整理一番。”
    “可是嫂子当日居所?这是小事,便交予下人们去便罢了。”柳占道。
    “院中多有花草树木,下人不知轻重,还须为兄亲为。”柳默道,“家中诸事有三弟照看,自是妥当。”
    又道:“多日不曾回来,如今且回馨兰苑看看。三弟自去忙碌,不必相陪。”
    “我与二哥同去。”柳占道。
    “不必了。我自与你嫂子先去与娘上柱香。”柳默道。
    说着,携了清漪,与柳占及唐素秀作别。
    “且慢。”清漪却道。
    “何事?”柳默望向她道。
    清漪走近唐素秀,道:“弟妹哪里不适?不知可否效劳?”
    “对对对,夫人,嫂子精通医理,不如让嫂子替你看治一回。”柳占在旁道。
    “素秀并无不适,二嫂不必费心了。”唐素秀却道。
    说着与二人施了一礼,自转身出了屋门。
    清漪一时呆立,柳默上前轻握她手,柔声道:“且随我去祠堂吧。”
    清漪望望他,点头道:“好。”
    “弟妹身体不适,你且去看看吧,”柳默又对柳占道,“我自与你嫂子回去便好。”
    “也罢,晚间大厅同桌共席,再叙别后之言。”柳占点头道。
    于是柳默携了清漪,往祠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