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乐正阳回京
作者:清明尚和   皇后的转生日常最新章节     
    月末的时候,礼部尚书乐正阳才带着一众使团回到了京师。
    相比较去时的三个月,他们回来的时间要短一些。不为别的,只是在去的路上刻意耽误了些时辰——陛下和兵部打算让武安侯等部计划向斡罗思人展示一番武力,以在谈判桌上拿到更好的筹码。
    对乐正阳来说,他不愿意打理这份差事,雅克萨那个地方实在是过于偏远,巴不得赶紧回京。可是,等到了那里与西人谈判的时候,乐正阳的火气一时间就上来了,差点动了手。
    因此,乐正阳在马车上还不忘咒骂道:“这帮该死的蛮夷,居然在桌上狮子大开口,不知道还以为我朝已经被这帮疯子给打垮了呢!”
    这次经历对乐正阳还是增长了不少的教训,至少让他看清了那些泰西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外事司郎中张申这次也有不少的收获,比如认识到那位翰林官梁绛和新科进士刘熙,他们二人的知识储备相当不错,尤其是刘熙,好像还懂得一些西国语言。
    等回京的时候,张申肯定要向陛下请奏,将他们安排到本司任职。
    不过,在这场谈判中,传教士棠昔年的翻译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虽然他们的语言有所不同,但还是让礼部使团妥善地解决这份外事工作。
    他们带回来的,仅是一纸条约,其意义却不容小觑:划定了两国在北漠的边境,甚至在西北方向界定了与准格尔国的相关事宜。
    只是,他们入京回了宫,将这份条约原本递交到皇帝的桌案上时,皇帝并没有他们所料想的那么轻松。对王启来说,这份条约只是暂时的和平,双方一定会有新的冲突。
    别看这张白纸黑字写的明确,斡罗思国与大兴国互不侵犯、共享和平,但北漠的局势始终是令人担忧——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准格尔国,很可能成为新冲突的导火索。
    “陛下?”见到皇帝的情绪不太对劲,乐正阳立即严肃起来,心想着是不是这本条约中有什么漏洞没看出来?可是这也得到了张郎中的首肯,理应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止是乐正阳,华青云、阎良弼还有王恺三人也在。对这种军国大事,作为亲信近臣的他们也要在场。而且,皇帝亲政也给太子放了一天假,让东宫那边别太紧张了。
    “没什么事,只是有些担忧。爱卿起来吧。”王启不想打扰礼部的好消息,但这也不算是最终的结果。“诸位爱卿,你们认为,斡罗思和北漠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置?”他想听听阁臣们的意见,尤其是兵部,其目光一直放在王恺的身上。
    王恺立即会意,连忙站出来道:“陛下,兵部已经收到北漠、龙江、吉林三都司的奏报,除要贯彻巡边军务外,便是修缮从京师到和林台、到龙江府的官道,保证四方交通顺畅无阻。届时若有战事,京师之行伍,也能及时机动。”
    同时,他还不忘提起辽东三都司的军屯垦荒之务,“吉林、龙江两都司的军屯垦荒之务,也应该提早纳入日程之中。”
    但话是这么说,吉林、龙江两地多山泽池沼,冬日漫长,实在不适合驻军屯垦。上次两地发来的奏折,称巡边之务已经是当下力所能及之事,但屯田,实在是不合时宜。至于北漠的情况,武安侯仍然掌握着当地的各个巨头,在当下,内阁认为要保持现状,令武安侯统御那些王公。
    王启的脸色一时间冷了下来,但清楚一件事:自那场与准格尔的大战不过几年,北漠总体上虽稳定下来却还是有叛乱之举,这时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合时宜。
    所以,思考再三,王启在兵部的奏报上批了红,准允内阁和兵部的方案。至于修缮官道之事,则交由工部、户部前去筹措。
    当然,抛开军国大事,王启私底下还把乐正阳单独留了下来,毕竟他的女儿还在宫中当差。考虑他舟车劳顿,父女分离这么久,王启所幸给了一个恩赐,让他好好地与自家女儿叙旧一番。
    顺便——王启打算将她的女儿送出宫去,这宫里的差事别作了,一个好好的黄花大闺女这么晚还没成婚,岂不是让人笑话?
    当然,太孙妃明年就要过门了,王启觉得,这姑娘待在宫里也不合适了。要是皇家的儿孙媳妇,在宫中操持些事务就当是锻炼了。可现在,这已经没有那么多要求了。
    此时,乐正绫也刚刚被太子妃放了出来,在曹总管的安排下,来到了一处侧殿,与父亲相聚。他们二人本来就少见到彼此,所以在团聚的时候,乐正阳老父亲的情怀立即涌了上来,抱着自己的女儿不想撒手。
    不过,乐正阳担心地瞅着自家的姑娘,怎么这么久不见,反而还瘦了呢?是不是在宫里,遭到了那些娘娘们的欺负?
    这话要是被太子妃、皇后等人听见了,乐正阳肯定会被骂个狗血喷头。你家的女儿这么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还不是她吃的实在是太少了——如果没仔细看过尚宫的食谱,还以为她就靠露水生活呢。这样的锅,无论是翊坤宫还是东宫可一点也不想背。
    尽管心里些抱怨,但乐正阳还是对自己的女儿感到欣慰,至少在这皇宫之中,不会被人欺负——太子妃是个实诚人,做不出这样的恶事。至于皇后,她和自家闺女一般大,怎得也不会太为难。至于其他的妃嫔?乐正阳没见过,但知道这些人在品阶上,都不如自家的姑娘。
    “闺女,陛下打算安排你出宫,看你也老大不小了,有没有什么想法?要不让你祖母去寻思几个好看的公子?”乐正阳不给女儿安排婚事是有私心的,毕竟皇帝有考虑过自家的为太孙妃的情况,日后那便是皇后——虽然没了官职,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太孙妃既然有了人选,陛下又想要把女儿送出皇宫,那这件事得提前安排,可不能等到明年入夏。但是,乐正阳的一番好心被女儿拒绝了。
    “父亲,您也别麻烦祖母,女儿暂时没有这样的想法。至于出宫,那也得等陛下、皇后殿下或者太子妃明确下旨才行。”
    乐正绫保持着自己本来的从容之态,在父亲面前也不露出什么怯色。可是,这话听在老父亲耳中怎么都不太对劲,自家的女儿什么时候这么有主见了?得了,这几个月没回来,他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
    “那就等宫里下旨吧。”乐正阳觉得自己没必要操心,但婚事的问题不能耽搁。“闺女啊,老父我可就走了,千万别想我,不然在宫里很孤独的。”
    时候到了,乐正阳连忙跟着东厂的刘提督离开了这里。别问为什么是东厂在等着自己,这不还有乐正绫吗?作为内务府和宦官之首,曹连得小心安排着。
    乐正尚宫和这些宫人不同,也与历代的尚宫局掌仪不一样,她是外朝官的女儿,又得到皇后、太子妃的庇护,就算犯了什么忌讳,能遮掩就尽量视而不见。这是曹连给那些宫人们传递的消息。
    “老祖宗,现在乐正尚宫快要出宫了,也不是预选的太孙妃了?怎么您还得和她这么客气?”一名小太监——也是曹连收的养子有些疑惑。作为曹连最小的养子,他其实没什么实力可言;但就凭这这一条,在宫里还算是如鱼得水。
    “不是太孙妃又如何?”曹连的脸上有些不悦,只觉得这干儿子在宫里混了那么久,还没悟出门道来?“咱家告诉你,对咱们来说,这宫里的主子只有两个人,一位是当今的圣上,一位是翊坤宫的那位。别的,都不要想,那和你没有关系。”
    曹连把养子教训了一顿,但传达的意思很简单——天无二日,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太阳,那便是当今的陛下;也只有一个月亮,即当朝的皇后。
    当然,看到养子似懂非懂的表情,曹连知道,自己的教诲估计没起到什么作用。罢了,等他以后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