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顾茅庐
作者:一吃就胖   汉阙三国梦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一队人马便出了新野城往卧龙岗方向开进。其中一人头戴小冠身着长袄,正是左将军刘备。紧跟在刘备身后的是他的侍卫长陈到以及由陈到直接指挥的骁骑卫。
    新野的近卫工作一直由赵云一手负责,除了刘备本人和甘夫人的保卫,还要负责保障官员和官员家属以及反间谍工作。这里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是不得了的大事。其中核心的核心毫无疑问是刘备本人的人身安全。赵云做事稳健干练,为了万无一失,便把刘备的保卫工作单独列出,由副手陈到专门负责。
    左将军如今虽说是虎落平阳,但毕竟也是上过战场进过庙堂当过省长的人,手下虽只几千支枪,里头的人才那可是杠杠的。就拿这个既不闻名也不遐迩的陈到来说,别看人家一直默默无闻的跟在刘备身边做个保镖头子,可要是真给他一支军队冲锋陷阵,人家未必会输给名传天下的关羽张飞。
    有证据吗?有!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当年刘备借兵解徐州之围,陶谦为了留住这个帮手,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并将境内的小沛交给刘备驻军。陈到便于此时被拔擢,他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刘备练出一支小型的精锐化部队。
    陈到从陶谦拨给刘备的四千丹阳精卒中优胜劣汰,最终选出三百八十人组成了铁卫营。与关张二人统领的常规部队不同,铁卫营的所有装备、训练、开支、行动只对刘备一人负责,与其他部队完全没有交集。铁卫营人数虽不多,却也分兵种。其中骑兵一百人,称作骁骑卫;重装步兵一百二十人,称作玄甲卫;强弓手一百人,称作神兵卫;另外还有六十人组成的更加神秘的谍报部队“夜枭”。
    除了夜枭,铁卫营每季会从三卫中选拔出三十名考核最优的战士担任刘备的贴身侍卫。一旦入选,除了当季的军饷加倍,伙食标准也会上一个档次。因此,在刘备集团中,能够成为三十铁卫是莫大的荣誉。上一次徐庶去颍川接母亲,刘备便让赵云带去保护徐庶安全,可见刘备对徐庶的重视。
    若到了战时,整个铁卫营都将是刘备的卫戍部队,除了能保证大本营安全,还能够执行特殊任务,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建安七年的博望坡之战,当李典率铁骑冲击刘备阵营去营救被火烧的天旋地转的夏侯惇和于禁的时候,就是陈到领着玄甲卫在前、神兵卫在后化解了李典的攻势,如若不然,刘备怕是也只能够收获一场惨胜。
    为了节省时间,这次去卧龙岗陈到只带了骁骑卫随行,另外又配了几匹空马驮放刘备准备的礼物。陈到率领一半骁骑卫在前方领路,三十铁卫护卫着刘备居中,剩下的一半骁骑卫则走在队伍最后。
    与上一次徐庶和赵云缓缓而行不同,一队人马出了城门便开始加速奔跑,直奔卧龙岗而来。一路晓行夜宿,第二天一早便抵达目的地。
    刘备翻身下马,叫过陈到:“叔至,令骁骑卫在村外警戒,三十铁卫带上礼物随我步行入村。”
    “诺。”
    骁骑卫于是展开警戒队形,三十铁卫一齐下马,牵上那几匹货拉拉,在陈到的指引下跟着刘备一同进了村。
    走到诸葛草庐前,陈到要拍门而入,却被刘备拦下。
    “叔至,你与铁卫在远处等候,不可惊扰了诸葛先生。稍后我唤你再差人把礼物送来。”
    陈到答应一声,领着三十铁卫默默地退到远处。刘备整理好衣冠,肃立于柴扉之外,伸手轻轻叩门。
    不一会儿,侧面一间茅屋的门打开来,从里面走出一个七八岁的童子,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不耐烦地喊:“谁呀?”
    待童子打开柴扉,却见一个身着华府的糟老头子站在门外,不禁奇怪。于是开口便问:“你是何人?来此何干?”
    刘备表情严肃,先正式向那童子拱手施礼,再缓缓说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玄德,特来此求见诸葛孔明先生。”
    那童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长得老大,一动不动与刘备对峙了半天,完全没有要进去通报的意思。刘备躬身等了半天不见回应,不由抬头,正好看见他的一脸惊愕。
    童子见刘备抬头看自己,才挠着后脑勺说:“你的名字好长啊,我都记不住。”
    刘备被这小孩的一句童言瞬间逗乐,嘴角微抬道:“那你只说刘备来访。”
    “刘备。”童子把这俩字在嘴里嘀咕了一遍,然后甩下一句“好嘞”,就跳着脚跑里屋去了。
    少时,中间的茅屋打开了大门,刘备又看到了那个对自己来说一语千金的高大帅气的年青人。
    不等孔明走进,刘备远远地就拱手施礼,道:“孔明先生,刘备冒昧来访,多有打扰,在此告罪。”
    孔明微微一笑,还礼道:“乡野之地,左将军亲临,不胜荣幸。”
    说罢,孔明优雅地摇着手中的羽扇,走上前来打开院门,把刘备让进草庐。
    进了中庭,见正中央一方矮几,上面摆着竹简与茶具。木制的地板上铺着草垫,墙边同样堆满了竹简。正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地图,地图左右各挂一行字,右边是“淡泊以明志”,左边是“宁静以致远”。
    两人分宾主落座,孔明将几案上的竹简拿开,一边烹茶一边问:“将军远来寒舍,有何见教?”
    刘备赶忙恭恭敬敬地答道:“岂敢。日前蒙先生设计,使新野焕然一新。先生才绝天下,备不才,敢请先生出山,以救苍生。”
    孔明闻言依旧一脸微笑,既不答应也没有拒绝,却先问刘备:“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心里也清楚,像诸葛亮这种人才是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跟你卖命的,人家也得看看你这个老板格局有多大、有没有前途。因此孔明问的这个问题刘备已经想了一路,此时已胸有成竹。
    “汉室历时四百载,业已衰微。桓灵以来,民不聊生,以至黄巾之乱。旋而朝堂失势,诸侯并起,尔虞我诈,烽烟不息。今曹操内挟天子,欲谋不轨;外征不臣,以图王霸。此高祖以来未有之危局也。备身为汉裔,当为国家讨贼,逐佞臣于宣室,还帝都于洛阳,整肃吏治,平定边疆,使民有所安生,士有所报国,虽死无恨矣。”
    说到这里,刘备停了停,伸手接过孔明递来的茶杯呷了一口,接着说:“备庸碌之人,才德鄙薄。虽有志于天下,却无扭转乾坤之能。今遇先生,片言只语即使新野翻天覆地,真天人也。请先生以苍生为念,不吝赐教,备感铭肺腑,不敢或忘。”
    孔明手捧茶杯,淡然笑曰:“将军过誉。新野虽见起色,然只可治标,难以治本。将军欲潜伏新野以求涅盘,诚为两难。”
    刘备见诸葛亮开口就说要害,急忙追问:“何为两难。”
    “刘镇南命将军屯于新野,乃欲使将军为其抵挡曹操耳。将军太弱则不足以挡曹,太强则惹起镇南猜忌。将军试想,建安七年,曹操北伐袁绍,留夏侯惇驻守许都。刘景升命将军北上袭许,何也?盖因忌将军之兵马。将军虽火烧博望击败夏侯憞,自己亦损兵折将,实力受损。
    今曹操远征乌丸,许都更为空虚。而刘景升却不许将军北上,何也?只因将军今日实力大减,景升不以为意而已,更不愿将军拿下许都以至壮大。”
    刘备听孔明这一番分析,这才恍然大悟。心想难怪自己几次三番劝刘表发兵许都迎奉天子都被他搪塞过去,原来心结在此。
    只听孔明接着说道:“将军欲申大志,困守新野终难成事。亮有一言,可与将军斟酌。”
    刘备一听关键来了,登时来了精神,一双细目睁圆了许多,招风耳也招得更加厉害。
    孔明说道:“刘表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襄阳城内看似平静,实则倾轧。刘表有二子,长子刘琦木讷寡言,不为刘表所喜;次子刘琮颇为聪明,深得喜爱,又娶蔡夫人侄女为妻,亦得襄阳氏族支持。
    刘琦如今势单力孤、四面楚歌。将军若作壁上观,则无论哪位公子继承荆州,依旧会学刘表使将军为荆州守户。将军若欲借荆州之力以成大事,何不趁此时机相助刘琦?若刘琦能够坐领荆州,必倚重将军与氏族抗衡;即或不成,刘琦毕竟是嫡长子,将军拥而戴之,必有荆州本土势力追随,将军亦可事半功倍,此即曹操迎奉献帝之法。”
    孔明轻轻松松一席话,说的刘备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心想孔明高屋建瓴、腹藏玄机,才智更在徐庶之上,于是谢而再拜,又请孔明出山。
    孔明笑道:“亮久居乡野,不惯约束,又有家眷在此。将军若有疑问,自当知无不言。至于出仕之事,容亮思之。”
    刘备闻言只得说好,两人又聊了许久天下大势。刘备不禁赞叹,孔明身在草庐眼望九州,天下之势了然于胸。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独特冷静的视角,往往能够直刺事情的本质,见解深刻明白,令人感佩。
    眼看过了正午,刘备怕耽误了孔明用午膳,只得依依不舍起身告辞。孔明送至院内,刘备才招呼陈到把礼物送来。
    孔明打眼一看,有粮食、绸缎、酒肉、银钱,不由摆手推辞:“无功不受禄,将军之礼恕不能受。”
    刘备怕孔明尴尬,赶忙施礼赔罪:“孔明先生勿怪,前次新野一会,得先生高论心实感激。今冒昧献芹,乃略表感激,绝非聘大贤之礼。请先生勿怪唐突,使备稍表心意,幸甚。”
    孔明见刘备这么说,便也不再推辞。陈到令几名铁卫将礼物扛入草庐,刘备才再与孔明告别,领着铁卫们拍马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