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明智之举,言外之意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看着武旦对自己的疏远,韦团儿叹了口气。
    她也不好再过于接近武旦,只是默默的跟在身后,主动挑起了话题。
    “今日魏王新得义女,殿下怎么看?”
    “可喜可贺。”
    武旦回答的云淡风轻,喜怒不形于色。
    “这个武牡丹,当初宁可抗旨都不入东宫,如今认亲魏王,倒是答应的爽快。”
    韦团儿早就嫉妒武旦对牡丹的关注,此时忍不住编排了几句。
    “如此正好。那姑娘聪明伶俐,审时度势,如今魏王如日中天,自会庇佑于她,不入我这朝不保夕的东宫才是明智之举。”
    武旦意有所指,意在劝诫。
    但韦团儿满心的火热,根本没听出他这言外之意。
    在她看来,武旦终究是女皇的亲生儿子,哪是武承嗣这个侄子可以比的?
    如今庐陵王李显被贬房州,就只有武旦这个儿子留在宫中,所以将来这皇位早晚还是武旦的。
    她日日待在女帝身边察言观色,她觉得女帝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是有些母子之情的。
    只是,朝堂之上,血雨腥风,上一秒还是母子情深,下一秒就是君臣相对。
    因为这大周的江山终究是从李家之手夺过来的,陛下十分忌惮那些李唐老臣,才会时刻防备着武旦这个皇嗣。
    说到底,武旦就是被他那刘窦二妃连累的了。
    如果不是她俩的家族背景,他就不会被陛下如此猜忌。
    可偏偏武旦和二妃的感情很好,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平日里夫唱妇随,颇为和睦……
    这刘窦二妃平日很少过来拜见,因为武则天并不乐意看见她们,偶有大的节日,她们才会过来朝见……
    武则天对刘窦二妃的芥蒂和防备,韦团儿一直看在眼里。
    她知道陛下有意给武旦身边安排一个心腹,也一直以为自己能有机会入驻东宫……所以一直在苦苦等待。
    对于武旦,韦团儿觉得自己是懂他的,爱他的。
    只要自己有机会嫁给武旦,她相信自己可以扶持他,助他坐稳太子之位,将来登上九五之尊。
    而自己,就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所以,趁着酒意,趁着月色,面对失意消沉的皇嗣,韦团儿决定再次表白自己的心意。
    “殿下妄自菲薄了,依团儿看来,东宫才是圣意所在。如若殿下不嫌团儿愚笨,团儿愿意为殿下分忧解难。”
    “多谢抬爱,不劳韦才人费心了。我这闲散王爷,日夜歌舞作赋,乐得落个轻松自在。”
    虽然韦团儿极力表明心意,武旦依旧不露声色。
    韦团儿知道武旦过于小心谨慎,一时还不能完全相信她,也顾不得考虑许多,急着表明忠心。
    “其实陛下并非不喜殿下,只是殿下的太子妃不得圣心,尤其那窦氏一族……”
    “韦才人!”
    素来温和的武旦,神色忽然凌厉了起来,厉声打断了韦团儿。
    在这个皇宫,他可以不要皇位,不要颜面,可以改名换姓,可以卑躬屈膝,为的就是保住家人的性命。
    他最不喜欢别人拿他的后宫说事,只因为窦氏一族的家族背景……
    可是当初,他们都是父皇和母后亲自指定的婚事,就如同太平和薛绍一样。
    可惜,此一时彼一时。
    太平和薛绍的悲剧,正是被这此一时彼一时的形势所逼……
    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也深深地惧怕这种事情降临到自己身上,格外在意别人提及此事。
    韦团儿又是御前侍候的人,她这些话若被陛下听到,怕是又要横生枝节,大祸临头……
    所以,他不允许有人在他面前翻弄这些。
    看武旦生气了,韦团儿有些惊慌,赶紧解释着。
    “殿下,团儿并无他意,只是……”
    “不用再说了,韦才人,夜色已深,还是回宫去吧。”
    转眼间,武旦又恢复了柔和之色,转身大踏步回了宫内……
    亭廊之上,徒留韦团儿站在风中,一团凌乱……
    ——
    也许她的言辞不够妥当,也许她的表白过于心急,可是武旦的表现,还是让韦团儿失落不已。
    她不明白武旦为什么丝毫不领自己的情……
    虽然自己不如上官婉儿那般御前得势 ,可是她在陛下跟前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这个武旦,若对她亲近一些,哪怕一句暖心的承诺,一个欣赏的眼神,她都会为他赴汤蹈火,费心筹谋。
    可惜,他的眼里似乎从来都没有自己……
    “殿下的心思,都在窦氏身上了。你没看人家伉俪情深,窦氏刚生了公主,我看你还是别痴心妄想了……”
    不知何时,武承嗣站在了她的身后。
    韦团儿也不惊慌,转身拱手行了个常礼。
    因为武承嗣日日来陛下面前献媚讨好,她和魏王并不生疏。
    魏王这半生也是历经冷暖,颇懂人情世故,虽然韦团儿只是一个小小才人,但是他知道能在御前说上话的,一个都不能得罪。
    所以武承嗣为了能在陛下面前表现,也没少讨好韦团儿,金银珠玉没少给她塞。
    而韦团儿对武旦的心思,武承嗣也早就看出来了。
    所以对于他的冷嘲热讽,韦团儿也懒得回应。
    其实当初武牡丹的那些事情,最初还是她告诉武承嗣的。
    她本以为武承嗣会想办法对付武牡丹,没想到他倒是别出心裁,认了她做义女。
    这一下,原本低贱的婢女武牡丹一步登天,成了尊贵的郡主……
    韦团儿心里略有不平,但这样就断了武旦和武牡丹的缘分,也算一个办法。
    对于魏王,韦团儿并不喜欢,却不敢得罪。因为他和武旦可不一样,这人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其实,你想要取而代之,入驻东宫,得先把刘窦二妃除去……”
    夜色里,武承嗣在韦团儿耳边留下一句话,拂袖而去……
    ——
    此时的大殿内,正是一片热闹祥和。
    武则天心情大好,拉着上官婉儿和牡丹,非要师徒二人一起吟诗作赋。
    武牡丹本不愿再出风头,却也不敢过于敷衍,免得再定她一个欺君之罪。
    好在她在内教坊学了这么久,学会了平泽押韵,弄懂了诗词格律,如今也可以出口成章,手到擒来了……
    果然,到了这个环境,这个时代, 人人都能是诗人……
    “牡丹今日这诗倒是中规中矩,没有花朝节那日的精妙。不过这字进步神速啊!我记得以前她的字可是不上台面……”
    “回禀陛下,她的书法可是叶绍京亲自执教。这叶绍京可是书法大师,宫内牌匾皆是他所题……”
    上官婉儿笑着回禀。
    “哦,难怪了,我看这字迹颇为熟悉呢!不错,孺子可教也……”
    殿堂之上欢声笑语,李隆基坐在台下,默默地看着武牡丹,觉得这个姐姐忽然离他很远很远……
    虽然年纪还小,他也知道武承嗣是他家的仇人。
    他不明白武牡丹为什么成了他的女儿,还笑的这么开心。
    当初,皇祖母让她嫁到东宫,她抗旨不遵,本以为今天也不会屈从,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接受了。
    果然,她是他们武家的人。
    原本,这个元正节,他还给牡丹姐姐准备了礼物,是一只木头雕刻的孔雀——现在看来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