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胡恩阳惴惴不安的揣了几个月的钱,终于还给人家了,心里也算松了口气,总算是少了一桩惦记的事情。
    “拿宅子您先住着看看,有哪里不方便,需要修改的地方,您随时找咱们就行了。”
    “好,那就辛苦你了。”
    “好说,好说。”
    寒暄几句之后,胡恩阳就先走了,他这刚回来就被小五喊过来了,只来得及回家拿个账本,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跟媳妇说句话。
    顾南风把钱和账本都丢给了葫芦精,一身轻松。
    葫芦精:好吧,我就是个行走的包袱。
    “叔,那宅子不超过三百三十两就行。其他的您看着就成 。”
    胡老汉还没说话,小四那张破嘴,又开始说大实话了。
    “恩阳哥那边的账,没算着买地的钱。”
    这就看出顾南风的短板了,至少算账是没算盘精算得明白。要不人家是算盘成精呢。
    “哦……”
    顾南风有点为难,买地的钱,他也没问过花了多少啊。
    “这个我知道,三十五两。”
    李氏偷听了半天,还是没忍住插了句嘴。当初还是她给算盘精介绍的呢,这个价钱什么的,不管是事前还是事后,总是要打听清楚的。
    “那就是三百六十五两,叔,您看着给找个买家吧。”
    “行是行,就是有人要买的话,我怎么联系你们啊。”
    人家买了房子过户什么的,他们房主得在呀。
    虽然隔着两座山头,对他们几个练家子来说不算是什么距离,可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四五天的路程呢。一来一回就是十来天,就为了个没谱的事儿奔波,属实不值当。
    主要是地契还在算盘精那儿,房子是新盖的还没有落契……
    “房子还没有落契,我们回去跟东风说一声,得让他来办一下,到时候让他跟您说怎么联系我们。”
    顾南风想了想,决定把这个问题丢给算盘精。反正这种事情他也做习惯了,不差这一两件。
    平时习惯了叫顾东风算盘,猛地一说东风,大家还都没反应过来是在说谁。东风?谁呀?见过吗?
    哦哦哦,那满身算盘的吧。大概是。
    第二天一早,顾南风和葫芦精就启程回山谷的大院,小四和上次一样,一大早做了饺子,猪肉野菜馅儿的。
    这饺子端上桌,小五是一口都没碰,甚至还有点儿食欲不振。胡二伯和老田更是直接把饺子端的远远的,看都不看一眼。
    胡家人面面相觑,虽然但是,他们什么都没问。
    顾家兄弟俩,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连带着把小五他们那份儿都吃了,最后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上路。
    “哎,我说,以前怎么没发现他们这么爱吃饺子?”
    李氏看着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后山林子里的顾家兄弟,小声跟小妯娌俩念叨。
    “大概是馅儿不一样?咱们很少吃野菜馅儿的。”
    文小点不愧是出身厨艺世家,连分析问题都是从食材角度分析的。
    “是南风哥他们几个最近尤其喜欢吃饺子。”
    小五叹了口气,像是想起了什么痛苦的回忆。
    “还没说你呢,几个月不见,你口味都变了,咋,嫌弃我包的饺子呗。”
    小四可是看着呢,以前很喜欢吃野菜馅儿饺子的小五,今天可是一口饺子都没吃。一句一个饺子,小五听得直恶心,使劲儿压下那股劲儿,小五转身往回走。
    “哎哎哎~~你跑啥,还没回答我呢。”
    小四在跟在后头,死缠烂打的非得让小五说出个一二三来。胡二伯伸手一薅后脖领子,把他给拽了回来。
    “别问了,小五他是吃伤了。”
    “啊?你们这几个月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小四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并没有什么意思,就是随口问的这么一句。
    没想到转头就看到了胡二伯眼眶里晶莹的泪花儿,小四不理解,想问下一起去的老田,老田更夸张,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呀???
    看这三个人的表现,现在好奇的已经不只是小四一个人了,是整个胡家人都好奇起来了。
    哦,不对。老二胡旺就不好奇,回家就钻进木工房里不出来了。有时候李氏就十分不理解,她那性子活泼的二闺女怎么就能看上老二那根木头的?
    胡旺:田大夫不是都说了么,吃伤了。
    和他的单线思维不一样,胡家这几个人还是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毕竟,这仨人的性子天上地下的差别,居然是同一个反应。
    在墙角干呕了一阵的小五被两个老头儿推到了人群中间,意思很明显,小五就是主讲人。
    为了能一口气把事情说清楚,小五把敏感词汇用动作来表示。
    事情还得从正月里开始说起。
    截止到的正月十五上元节,顾家大院儿的所有人,已经连续吃了十二天的饺子,本来以为年过完了,顾家这几个武夫也能收敛一些。
    谁知道……
    那几个宝货,是觉得他们是同一种饺子馅儿吃腻了,开始虚心请教,换着花样给大家做饺子。
    韭菜,白菜,茴香搭配鸡蛋或者肉都还算是正常操作。谁知道他们居然还不满足,觉得自己掌握了饺子的精髓,开始无限创意。
    只要是家里有的食材,那都能给安排上,也不管好不好吃,只要这东西能吃,他们就敢往面里包。
    什么土豆丝肉,排骨鸡蛋,居然还有姜汁红糖馅儿…… 想象一下,刚出锅的饺子,咬上一口……
    嘴皮子上立马多出来个被烫出来的血泡…
    “还有五仁馅儿的,那一顿饺子吃的,腮帮子都疼。”
    胡二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腮帮子发酸,忍不住用手揉吧两下。
    “还有那个咸鸭蛋的 ,一个咸鸡蛋包一个饺子,那齁得……”
    老田说着都觉得自己心口发酸,肠胃发胀。咸了就得喝水,水喝多了……
    “还有豆腐腊肉馅儿,蒜黄萝卜干儿、尖椒鸡蛋,…………”
    山青面无表情的重复,他倒是还好,有时候存在感低也是有好处的,就比如吃饭的时候,少他一个也看不出来什么的。
    那让人闻风丧胆的咸鱼野菜馅儿,香辣茼蒿馅儿、蘑菇虾米、宫保鸡丁碎……
    “总之,这样的饺子,我们吃到启程回来……哕……”
    小五一不留神提到了“敏感词汇”,给自己整干呕了。再抬头,就是红着鼻头,眼泪汪汪的模样。
    白净的小脸上,还有未消的稚气,看着都让人觉得可怜。
    “我现在就去把j……那啥收起来去,最近咱家不吃这个了。”
    小四虽然嘴巴碎了点儿,还是很暖心的。当即就起身去厨房把早上剩下来的饺子,叽哩喀喳就收拾起来了。
    还有些没煮过的,直接连带着篦子,一块儿给胡恩阳家送去了。
    “不是,那你们就由着他们这么瞎折腾啊,不吃不行吗?”
    “说起这个就很生气了。”老田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吃饭的时候,顾北风就站在身后,虎视眈眈的看着。”
    “就算没有他看着,你以为你能反抗咋地,就那几个货,是能打得过还是能跟他们讲得清楚得道理?”
    胡二伯也是痛心疾首,想他连老皇帝都不怕的人,在顾家居然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说出去,老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
    “我倒是说了,但是他们越做越难吃。”
    身为唯一的一个小孩子,拥有特殊保护的体质,小五依旧没能免得了被饺子荼毒的日子。
    从不挑食的小五,如今的菜单上出现了第一个讨厌的食物——顾家的饺子(不论是什么馅儿)。
    进了深山之后,就施展轻功往家里赶的顾南风和葫芦精,还边走边讨论,今早吃的饺子,有什么可取之处。
    一路上讨论的不亦乐乎,丝毫不知道山谷大院儿里,只有顾北风还在留守……
    清明时节,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灰蒙蒙的天色,总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出现,像是约定好了的,陪衬人间的凄凉。
    胡家人约好了,一大早就浩浩荡荡的进山了,除草、添土、摆上供品、烧了元宝,报喜不报忧的叨叨了一番,又下山回去了。
    春风和着雨丝儿卷起了地上的纸灰。直直地往天上飞去,犹如去年胡二伯回来祭祖时候那样。
    胡家现在没有什么时间沉浸在伤感里,胡发的婚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李氏却发现家里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自从看中了顾家的新房子,打算买来给胡发小两口和王氏住之后,这件事情就一直被她挂在心里,不上不下的,干什么都沉不下心思。
    一边准备着东西,还一边哀声叹气。
    “娘,这备成亲用的东西呢,您总这么唉声叹气的,不合适吧?”
    文小点在一边儿打下手,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提了一嘴。
    李氏吐槽的欲望瞬间高涨,就要跟文小点叨叨几句,随即又想起什么,又忍住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要准备的东西太多。”
    文小点看着摆了一屋子的东西,确实有点多哈。穿的盖的,摆的用的,还有胡旺正在做的……
    对比之前她成亲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怎么看,都是刻意比较过之后才安置的。
    十指有长短,人心有偏颇。
    就算是亲生的孩子,也会有偏有向。能做到一视同仁的少之又少。
    就算是刻意控制的,也让人暖心不少。
    就算是当初的温家,家财万贯的大家族也有厚此薄彼的时候。
    儿媳的出身决定了彩礼多少,女儿夫家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嫁妆多少。
    其实,胡家能做到这个份上,也是经验之谈。毕竟,家里只有儿子,那争家产的事情肯定不少。
    兄弟阋墙,最后闹得不欢而散的事情在早年间的胡家也是屡见不鲜的,如今这么相亲相爱的场面,还是经历了几代人有意规避的结果。
    “这些我也不懂,您有什么要做的,吩咐一声就行。我们帮您弄,别着急昂。”
    “哎呀,还是闺女贴心呀。那些个臭小子,连句好听话都不会说。”
    李氏提起儿子的时候,总是有点嫌弃的,主要是那几个秃小子,可不会说这么软的话。
    “男人嘛,粗糙了点儿,也正常。”
    文小点劝慰,她自己一个人家的那位就是个例子。
    他对着木头有多细心,生活里就有多粗糙,文小点深有体会。
    “你可不能这么惯着啊,该教的时候就得教。”
    文小点心大,李氏可不是,儿子要是哪里做的不好,俩人闹起来,他可不会偏帮。
    “老二挺好的。”
    文小点替胡旺说好话。忽然就有种是丈母娘教闺女的既视感。
    “什么挺好的?”
    张莲拿了一捆红线进来,见两人聊得正欢,就插了一句。
    “她说他男人挺好。”
    李氏打趣,心情也跟着放松不少。
    “哦~~~”
    张莲手上解着线捆,一脸揶揄的说了个九转十八弯的哦。
    文小点的脸色腾地就红了,明明只是为了给李氏宽心,咋还把自己给搭进来了。失算了,失算了。
    “娘,您这算不算是过河拆桥?我明明是给您宽心,您还打趣我。”
    文小点红着脸跟抱怨,怎么看都像是在撒娇。
    张莲笑吟吟地看着,有小小的羡慕,她……大概再也做不出来撒娇的举动了吧?
    “娘怎么了?是有什么心事?”
    张莲问文小点,刚才就她们俩在,有什么事情还是得问问文小点。
    “刚才还唉声叹气的,问她什么事儿也不说。”
    文小点耸耸肩,爱莫能助。
    “娘,有啥事儿你说说呗,万一我们也能帮个忙什么的?”
    嫁进来两年了,张莲还没见过李氏发愁的样子。
    李氏笑笑,不说话。
    怎么说?说要给老三买房子,想往里搭钱?一碗水端不平,碗都得摔碎了。
    “哎呀,光拿了线,没拿缠线的木板,点点,去找你男人要几个呗。”
    张莲刚好把手里的红线分好,准备缠成线团,发现没有趁手的东西。
    “好,我手艺不好,我跑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