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你数数(修改)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胡家的特点,一个发疯,就有人陪着一起疯。
    文小点说她桃李满天下,张莲就敢把这个小院比做城池,说这整座城都是她的,来来来,看谁更疯一些。
    “那,这些便是你的兵了?”
    “可不,都是我的伙头兵。就在灶房打天下。”
    妯娌俩抱在一起笑着,嘻嘻哈哈的声音,给乱糟糟的院子添了不少愉悦的气氛。
    十五趴在胡家的屋顶上,身下是冰凉的瓦片,背上是冰冷的寒风。摸摸怀里的信件,瞅瞅天色。哎~~接着等吧。
    院子里一群人热火朝天的忙东忙西;屋顶上十五趴着等人散。
    院子里几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屋顶上十五趴着等月亮归隐。
    院子里喝酒的人东倒西歪拉拉拽拽;屋顶上十五趴着等时机 。
    眼瞅着,星星都要睡了,十五都要冻僵了,院子里总算是安生了,等院子里终于回归平静,冻僵的人也总算是可以下来了。
    也不知道是赶路的太过着急,还是趴的时间太久,一个不稳当,十五直接从屋顶上滚落下来。不过,一个燕子翻身,平稳落地;却没来得及接住掉落的瓦片……
    “啪!”一声脆响,在刚刚安静下来院子格外清晰。
    十五再一次马失前蹄,职业生涯再次遭遇危机。
    还没来得及休息的胡家男人赶紧出来查看,几乎是同时,胡老汉、胡兴、胡旺、胡发、小四,端着四盏油灯就出来了。
    站在碎瓦片边上的十五,一脸黑线。身为侍卫里的领头人,兄弟里的老大哥,一直被安王爷夸赞的他,这次丢人真的丢大了。
    “呵呵呵……都没睡呢?”
    “你谁呀?”
    胡老汉离得远,没看清楚那人是谁。胡兴离得最近,仔细看了看,还是认出人了。
    “你是王爷的侍卫?”
    “在下十五,有幸和王爷来过。”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干啥啥不会的。”
    小四这张破嘴啊,又开始瞎说实话了。
    逝去的记忆开始攻击十五,当时的尴尬清晰如斯。
    “呵……呵呵……您还记得呀。”
    “记得可清……”
    胡发一把捂住了小四那张漏风的嘴,连掐带拽的弄着他回屋里去。
    “这孩子,梦游就算了,怎么还说梦话?”
    胡发大声嘀咕着,拖走了小四。还好小四因为受伤瘦了不少,要是之前的小胖墩儿,他可弄不动。
    胡旺见是熟人,端着油灯回去了。点点估计又躲在窗户跟前偷看,他得赶紧回去看看。
    “兴子,给十五安排一下。”
    胡老汉交代了一句,也进屋了。脚步还有些摇摆,看来晚上是没少喝。
    “十五大哥,您这是?”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年龄,叫声大哥也算是对他的尊敬。
    “王爷托我给您带封信,要带些东西回去。”
    还特意交代了,要悄悄给他,别让人看到。
    可惜他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人满为患”了,他只能趴在屋顶上等着人群散去。胡家人可真能折腾,一顿饭能吃俩时辰,亏得他还算沉得住气。
    明宣礼:我是说别让人发现那封信,谁说你人了?
    胡兴大大咧咧的把信给的打开,只有一行字。
    “十五大哥,请随我来。”
    胡兴带着十五直接下了地窖。搬开靠着墙根儿的几个坛子,把张莲埋在地下的坛子给挖了出来。
    “一共十个坛子,每个里面百根,你点点数。”
    十五眼睛大概扫了一眼,够十坛。
    “数过了,一共十坛。多谢!”
    “看一眼就知道有多根了?还是打开数数吧。”
    “不用,王爷如此安排,定然是信得过您的。”
    十五推托两句就要收拾东西走人。十个坛子,还真有点不好拿。
    明宣礼这次是封王之后第一次正大光明来胡家,袁铮骋先是送金子,后又送粮食。
    袁家的金子,胡家是不打算要的,当时明宣礼说,这这东西有大用处,他那不方便放,所以要胡家代为保管。
    胡家这才收了起来,直到要晾晒粮食的时候,这才发现一袋子粮食里能藏了半袋子金子……
    胡家老少几个熬了两个晚上这才把这些粮食里的金子给整理好了,按照胡兴之前的办法,都封进了坛子里。
    “先别着急走啊,还有呢。”
    胡兴见十五这就要走,赶紧叫住人。这十个小坛子,还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家里三个地窖,每个下面都有。
    “啊?不是就这些吗?”
    “这才哪到哪啊,还多着呢。就你自己来的?没弄个车啥的?”
    胡兴一边儿领着十五往别的地窖走,边问。金子这东西重得很,他一个人能拿多少?这人也是,知道搬东西怎么也不带个人手?
    “大概有多少?”
    “没数过,得挖出来数数。”
    那些东西掏出来就光剩下担心了,脑子里除了赶紧藏起来,就不剩下什么了,装了多少谁还记得清楚?
    十五叹了口气,对着胡兴拱拱手。
    “您稍等,我叫几个人来。”
    十五直接运起轻功,飞身往村外去了。到村外没人的地方,吹了个口哨,独家的调子,是商量好的暗号。
    没过多会儿,身边儿就多了四个黑衣蒙面的人。
    “怎么少了一个?”
    “推着车在后头呢。”
    毕竟车可扛不动。
    “那东西呢?”
    说了带工具的,几个人轻手利脚的,工具呢?用手刨,估计得刨上三天。
    “头儿,工具在车上呢。那东西带着来得太慢。”
    你猜,我叫你们是干啥来的?十五深吸口气,当初选人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他们这几个脑子不够用呢?
    “那你们也没什么用了。”
    话音一落,几个人唰就跪下了,没用的人,基本上就一个下场……
    “头儿,属下知错了。”
    认错的时候倒是挺齐整,态度还是比较可以的。十五负手而立,四十五度仰望今晚的月……还月个屁,再耽搁,天都要亮了。
    “发信号,让后边那个……”
    “头儿!我来了。对不住啊,还得劳烦您等我。”
    话痨人还没到,话就说完了,等人到跟前儿,看兄弟们跪了一地,十五脸色铁青,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车子都没放稳,人就跟兄弟们跪在一起了。
    做兄弟嘛,就是要整整齐齐。
    一百多号人,怎么来的偏偏就是这几个货?人呢?他以一敌十的手下们呢?
    算了算了, 时间来不及了,还是先干活儿吧。
    “记住,少说话,多干活儿!”
    “是!”
    十五不耐烦的招招手,带头去胡家。安静的夜里,只剩下车轮滚动的咕隆声。
    “把车抬起来,怕别人听不到是吗?”
    几个人直接把车扛在肩上,周围瞬间就安静了。就是这个画面……
    昏暗的月光下,十五背着手走在前头,后头跟着五个的男人……扛着架平板车,脚下生风。
    这也就是大晚上的没人看得到,不然不得被人笑傻子。
    不多会儿,一行人就到了胡家,胡兴坐在院子里打瞌睡,说是等一下,这一等就是两刻钟。
    忙乱了一天,又喝了酒,这会儿有点犯困,要不是心里还装着事儿,他都要睡着了。
    “回来了?原来是去找人了啊?”
    胡兴扫了一眼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几个人捂得那么严实,想看也看不到。干脆就收起自己好奇心。
    地窖小,盛不下那么多人,就下去了胡兴、十五点了两个人跟他下去,车放在了院子外头,只带了工具进来的,所以等在上头的人要把东西往车上搬。
    胡兴找位置,十五他们几个吭哧吭哧的挖。这一干,就到天色泛白的时候,空荡荡的板车上,挤挤挨挨的摆满了坛子。
    十五皱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踩着轻功赶了几天的路,在屋顶上一趴就俩时辰,挖了半夜的土坑……结果事儿还没办完。
    “留下一个,其他人先把东西运回去,找个箱子装好。”
    一晚上挖了二三十个坛子,还有个地窖没的挖开。几个人抱拳行礼,潇洒转身——抬着板车走了……
    十五别过眼睛,不想看他们。等人走远了,这才面色淡定的跟胡兴打商量。
    “剩下的咱们先挖出来,等晚上再来运走可行?”
    “行。”
    胡兴答应的很爽快,因为这些东西,他们家大半年都不放心,赶紧弄走的好。
    “晚上来的时候可以带个赶车的,人哪有的牲口的力气大?”
    “说得对。”
    十五的脸,这一晚上丢了个干净,真真是里子和面子都没了。他一边挖坑,一边盘算着以后再有事儿就让出初七来,再丢一次,他这个头儿也就不用干了。
    吃早饭的时候,十五和黑衣人终于灰头土脸的从地窖爬上来了,小四从灶房出来,刚好看到。
    “还没走呢?正好,赶上吃早饭。”
    十五给了黑衣人一个眼神,对方抱拳鞠了一躬就走了,丝毫不留恋。
    谁懂啊,大半夜的把人叫来,就为了挖坑?这事儿谁爱干谁干吧,他得赶紧溜了。
    第二天晚上,东西终于运走了,胡家也算了却了一番心事。
    那些坛子,马不停蹄的运往京城,一路上虽然不太平,也总算是在明宣礼定好的时间内,有惊无险的送到了京城。
    “王爷,东西都运到了。要怎么处置?”
    “自然是要给圣上送去了,留着它干嘛?”
    明宣礼正跟沈婉儿下棋,漫不经心的回了这么一句。最近才发现他的王妃下棋居然这样好,这两天正是有兴致的时候。
    沈婉儿其实并不喜欢下棋,太耗费心神了。下一盘棋,比她在胡家玩一天都累。
    十五应了一声,下去安排人手。回到京城,十五还是明宣礼手下那个事事妥当的第一亲信。
    在胡家收到的打击,也渐渐找回来了。
    果然,只要离开胡家,他就还是那个什么都会的王爷亲卫。
    “王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封地?”
    沈婉儿见屋里没有外人了,这才问了一句。
    “婉儿是想去官庄镇了?”
    “什么都瞒不过你。”
    沈婉儿没有否认,早就料到了这次回来会不太平,就是没料到来了就走不了。
    “很快了,再忍忍。该你了。”
    沈婉儿叹气,赶紧回去吧,不然天天下棋,谁受得了啊。
    明宣礼只当她是想回去了,并没有多想。只是眼睛看着棋局,心里却在思索,老九这是在搞什么名堂。来的时候说的好好的,走的时候就变卦了。
    有了封地的王爷,无召不得回京,这是大家都懂的规矩。明宣礼刚被赐了封地不过半年,就被召回京城,京城里的传闻早就已经满天飞了。
    不早不晚,宫宴前一天到的,休整一天,第二天赴宴时间刚刚好。宫宴上,一家四口一出现就成了宴会上的焦点。
    清一色的湖蓝色衣裳,明宣礼和明成是款式一样的长衫,沈婉儿和明珠是差别细微的衣裙。
    同样都是绣着柿子树的花色,四个人身上的却是不同的位置。明宣礼和沈婉儿身上各有半棵树干,沈婉儿的花色更为靠近树冠,明宣礼则是从破土而出开始向上。
    明成则是繁茂的枝桠,挂满着满满当当的橘红色柿子。明珠的就简单多了,去掉了棕色枝桠,只留了挂了霜雪的柿子。衣襟、袖口处,都是可可爱爱圆圆滚滚的柿子。
    如果,够仔细的话,可以发现,除了明珠之外,另外三口子衣服上的花纹是可以无缝衔接的。
    只是大家关注的点不在这里,而是他们出现的时机。
    按照老皇帝的兄弟们来说,自从赐了封地之后,就鲜少回京,十年八年的回来一趟,都算是“恩宠”了。而被召回来的下场,就各有各的凄惨了。
    所以,对于刚刚赐了封地就被叫回来的安王,大家心里也是各种猜测,各种打听却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再看老皇帝和太子对他们一家的态度,又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只是一个弃子,做戏也不用这么真吧?
    你看,太子看见哥哥那委屈的样子,像不像在撒娇?
    你瞅,老皇帝那泪眼婆娑的隐忍,像不像许久未见到儿子的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