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是梦
作者:陌予倾城   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最新章节     
    第一个视频就此告一段落。
    梁陌雨查了查后台数据,反响还不错。
    “商鞅真的可惜了!”
    “能力太强,古往今来功高盖主的能有几个好下场。”
    “君臣千古,知己莫如彼,虽死何憾。”
    她坐在电脑前,一条条地看着网友留下的评论。
    那种高二时为大秦鸣不平的满腔遗憾之感,似乎又回来了。
    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觉得他们这群人不该这样,但好似也只能这样。
    梁陌雨不知道自己的视频早已传入到了指定的历史时空。
    遇见商鞅之事,也只是在梦里,后来她并未察觉出有什么异样。
    一切都在现代世界里照常生活着。
    大秦柱石一,商鞅。
    那第二个该是谁,梁陌雨不知道。
    不知道,就意味着她的讲解视频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她在等。
    如若真有神灵,或者另一个时空,甚或者是穿越者。
    那么这第二个人,就一定会出现。
    这是2022年的8月24日。
    凌晨时,窗外的风肆意狂吹,又是一场急行雨。
    来时匆匆,去时匆匆。
    梁陌雨又做了一场梦。
    她成了一个记者,专程采访嬴渠梁和卫鞅。
    梁陌雨:你如何看待商鞅此人?
    (嬴渠梁愣了片刻,似乎在区分商鞅与卫鞅这两个人。)
    嬴渠梁:单从历史记载来看,商鞅是个有抱负的人,也是个很聪明,很有才能的人。
    梁陌雨:为什么这么说?
    嬴渠梁:他有法治理想,并且一生奉行法治,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努力,最后惨死,也是为了护法。
    梁陌雨:这话怎么讲?
    嬴渠梁:商鞅变法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传统。最后他自己遭车裂,其实是他在逼老世族承认新法,因为旧法刑不上大夫。
    梁陌雨问卫鞅:你是否赞同他的说法?
    (坐在旁边的卫鞅看了看嬴渠梁,点了点头。)
    梁陌雨:后世史官司马迁对商鞅评价为“刻薄少恩,反噬自身”,你怎么理解?
    卫鞅:我认为他说的对。
    (嬴渠梁一整个震惊脸,不过没说话。)
    梁陌雨:哦?
    卫鞅:执法者首先需要秉持的,就是近乎绝对的不讲情面,也可以理解为冷酷无情。因为这是法治,不是人治,法外无恩。
    (卫鞅笑了笑,继续说)
    这样的人,自然是要得罪许多人的。商鞅是个聪明的人,他不是一根筋,也不是没情商,他不知道给自己留后路么?他只是不需要。因为他早就能看到自己的下场了。富国强民,不求善终,如此而已。
    梁陌雨:那能不能认为他是沽名钓誉?
    卫鞅:沽名钓誉?(冷笑),你都说了,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况且他遭受了车裂之刑,在许多人眼里,他已经身败名裂了。
    梁陌雨:只能说是毁誉参半,后世认为,商鞅变法还是较为成功的,它直接影响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进程。
    (嬴渠梁不淡定了,插嘴道。)
    什么一统六国?是我大秦一统六国?
    梁陌雨:是的,在商鞅变法的一百多年后。
    嬴渠梁:哦耶!
    梁陌雨:不过,一统后的十四年,大秦就被颠覆了,后来的王朝也否认了秦法。
    嬴渠梁:???
    卫鞅:???
    (由于两位受采访人情绪较为激动,所以中场休息了十分钟。)
    梁陌雨问卫鞅:历史上的秦孝公是有名的贤君,你怎么看?
    卫鞅:他是商鞅的伯乐,若无孝公,商鞅的才华便无处施展。同时,他也有宽广的胸怀,甘愿把舞台让给了商鞅,自己在幕后默默无闻。
    (嬴渠梁赞赏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梁陌雨:你怎么看待秦孝公在病逝前想要把君位传给商鞅一事?
    卫鞅: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孝公是好心,但是办错了事。
    梁陌雨:为什么这么说?
    卫鞅:归根到底,他还是不了解商鞅的为人。商鞅此时已经位极人臣了,当不当君主其实都无所谓。况且嬴驷的能力也不差,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清楚么?所以孝公此举,肯定还是试探的意味多一些。
    梁陌雨:就是说孝公其实是为了试探商鞅的心思?
    (卫鞅皱了皱眉,看了看嬴渠梁,突然不敢说话。)
    卫鞅:你这是给我挖坑呢。其实这事也说不准,也可能他是为了给嬴驷一些危机感和压迫感,让他当一个好君主,否则就要让贤。所以我说孝公是好心办了坏事。这样一来,嬴驷其实就动了杀心,有商鞅在,他会担心自己的位置不稳。
    梁陌雨问嬴渠梁:这个说法你赞同吗?
    嬴渠梁微微一笑,表示不发表意见。
    梁陌雨:那进入下一个问题,西汉刘向在《新序》中记载,商鞅曾一天在渭水边杀了七百人,但《史记》中却没有这一说,你觉得刘向的记载可信吗?
    卫鞅:(直了直身体,神情依旧懒散)我不知道,反正我没杀过。
    梁陌雨:但在变法期间商鞅也处置了许多人,比如太子的两位老师,散步谣言的民众等等。你是否觉得这种处罚过重呢?
    卫鞅:(颇为疑惑,看了看嬴渠梁)太子的两位老师?那不是我和嬴虔么?
    嬴渠梁故意咳嗽一声,略显尴尬。
    梁陌雨:太子的两位老师是公子虔和公孙贾,二人因为太子犯法,老师教导不严之罪被处罚。
    嬴渠梁开口:刀剑出鞘就是要见血的,这是要在国内立威。商鞅作为一个外姓人,在秦国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大家都会认为凭什么要听你的?这个时候就要杀鸡儆猴,表明上层变法的决心。杀伐决断在当时是必须的,秦孝公应该也是支持商鞅这么做的。
    梁陌雨:商鞅一心崇尚法治,但天子犯法并没有与庶民同罪,太子犯法却并没有受到大的处置,这是否和商鞅最初的理想相违背?
    卫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按我的想法,太子当然是要处罚的。但商鞅的做法可能更为稳妥些。因为太子是秦国未来的继承人,商鞅不可能对他做出太重的处罚。总不能吃人家的饭,还要砸人家的锅吧?那么这样一来,他等于把太子,甚至秦孝公都给得罪了。所以我说,商鞅这人并不是没情商,刻薄少恩也是真的,但是好坏轻重他还是拎得清的。
    嬴渠梁:还有一点,太子当时年龄还很小,才十几岁,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还不完全具备,所以很有可能是受了别人的利用。
    梁陌雨:从现代角度看,商鞅的这一做法确实是万全之策。按我们现在的法律,十几岁的孩子属于是未成年,犯罪是有法律保护的,一般还会有监护人。
    卫鞅:我觉得商鞅的想法很超前了,他毕生追求的是什么?是法治。但是在他身边发生的许多事,其实还是人为操纵的。
    梁陌雨:对,法治在古代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那你觉得,你和历史上的商鞅有什么不同?
    卫鞅:(一本正经地若有所思),我觉得我比他幸运一点儿。
    梁陌雨:幸运在哪?
    卫鞅:我有渠梁。
    (说罢,卫鞅俏皮地冲嬴渠梁笑了笑。)
    梁陌雨:那你知道为什么自己晚年比商鞅幸运吗?
    (卫鞅沉默。)
    梁陌雨:因为你身边的这个人,一直在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