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家中事
作者:声花落雨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最新章节     
    冯义成闻言猛然起身,目光灼灼盯着赵桓道,“殿下,您说的可是真的?”
    “岂会有假?”赵桓迎上冯义成的目光道,“本王就怕冯公不喜这差事,以冯公您的身份负责押运粮草,实在是有些委屈了。”
    冯义成深吸一口气坐回原位道,“呼,什么差事倒是无所谓,只要能再次听闻战阵鼓乐的声响,哪怕是当一个大头兵老夫我也乐意!”
    “哈哈,怎么能让您当大头兵呢,本王可舍不得!”赵桓哈哈一笑,“那就这样说定了,本王在前线搏杀,运输辎重粮草的事情就交给冯公您了!”
    “当效死命!”冯义成一拱手道。
    接着赵桓又吩咐了几句,三人便拱手告辞,接下来几天有他们忙活的。
    三人刚走,暗处闪过一阵香风,是冯媛,她竟然一直躲在屋内偷听赵桓和三人商议国事。
    不过赵桓似是早已料到,端着茶盏小口喝着。
    “爷爷年纪那么大了,怎么还让他上战场?”冯媛不解地问道。
    “冯公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他那样的性子,宁愿死在战阵上,也不愿老死在床上。”赵桓无奈道,冯义成自幼在军伍中摸爬滚打,过去都是在军营中闻着战火味度日的。
    而现在,距离他上一次领兵出征已经过去了数年,他在军中受伤留下的暗疾每到夜晚便隐隐作痛,因此冯义成深知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家族后路已经铺好,有赵桓在定然能保着冯氏一脉百年无虞,至于再往后的事情,他看不到也懒得去看。唯一愿望,便是能死在战阵上,而不是柔软的床上,那才是他的归宿。
    见冯媛仍有顾虑,赵桓拉着她的手道,“放心吧,这次有我照看着,前线还有数万大军,怎么也不会让冯公出意外,他只是想再到一场战阵上看看罢了。”
    得了赵桓的保证,冯媛长舒了口气,“话说你都什么身份了,还用得着亲自领兵出征?手底下又不是无人可用,派遣一员大将即可,你身份尊贵,何不在后方居中调度?”
    赵桓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当初皇位与我唾手可得,你以为我愿意甘心做一个监国勤王是听了韩玉儿的话?不就是为了将来能亲自领兵出征么?”
    “不过也快了,此次灭魏后,就该想想接下来的事了。”赵桓说罢倚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冯媛听罢赵桓的话身子抖了抖,“真要到那一步?那皇后你打算如何处置?”
    “怎么那位置给你坐你还不乐意?”赵桓轻笑两声。
    “不是.......只是觉得......”冯媛与韩玉儿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二人关系极好,如同亲姐妹一般。而赵桓若要真走到那一步,韩玉儿必然要和赵桐迁居到别处,二人将来可就难见了。
    冯媛话还未说完,赵桓先是打断她,“罢了,这些事以后再论。我领兵出征,家中事务就都由你来处置,孩儿的功课不能落下,还有望秋,她现在有孕在身,莫要慢待了她。”
    “好啦好啦,知道啦!我何时慢待过她们?”冯媛撇撇嘴无奈道。
    这一点赵桓倒是放心,冯媛的确有大家的风范,作为当家主妇,无论是处事的手段还是心胸都让赵桓极为满意,至少后宅并没有争风吃醋甚至到失火的场面。
    “啊对了,”冯媛似是想起什么,“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又是个不要命的,要不把玄英和卫姐姐带上,也好有个照应!”
    木玄英和卫岳两人虽是女子,可身手不凡,哪怕以男子来论,一身武艺也算极为不凡。
    只不过赵桓却摇头否决了,“我是去打仗,又不是郊游,带两个女子像什么样子?再说了玄英那丫头刚刚生育完,身子骨还弱,怎么能上战阵?卫岳又从蜀地刚来,还没歇歇脚,怎么好意思让她跟着我出征?”
    作为联系群山蛮部和赵桓的纽带,木玄英可谓是被寄予了厚望,只可惜当时她年龄太小,赵桓不愿摧残。但过去这么久,终于是在上个月诞下了一名男婴,让赵思忠及其麾下蛮部一阵狂喜。
    就连远在交州的木森和沈氏听闻后亦是狂喜,木玄英诞下子嗣,还是男丁,他们这些蛮人用不了多久就能融入大周,家族也必将福泽绵延。
    为此木森不惜亲自带了几十车补品,和夫人沈氏一起亲自押解来到了应天,只为看看多年未见的女儿和刚出世的外孙。
    至于卫岳,她本是被赵桓安排在蜀地安抚蜀地百姓的,如今天下大定,已经不再需要她镇守。而之前她与赵桓有过一段露水姻缘,如今借着回应天,十分自然地住进了王府。
    “玄英那丫头身子骨去不了,你总得把卫岳带上吧?若是觉得抹不开面子,我去说便是!”冯媛想了想还是不肯松口,毕竟战场上万一有个好歹,后面的事她可不敢想象。
    “行吧,那你就去说吧。”赵桓知道自己拗不过冯媛,只能无奈摇头同意。
    二人正说着,门外传来下人通报的声音,“殿下,黄先生到了!”
    “快请他进来!”
    黄宗之在下人的带领下推门而入,本以为是要来见赵桓,可没想到冯媛也在这儿。
    “殿下,王妃。”黄宗之拱手道,过去他在邕州时,家里也没少受冯媛的资助,因此倒也和冯媛十分熟识。
    赵桓哈哈一笑请黄宗之坐下,又命下人奉上茶水,这才开口道,“这才找你来,是想着当初你写得那篇讨逆檄文文笔不错。如今本王欲和齐国讨灭魏国,也该有一篇讨魏檄文才是,本王想着黄先生能不能再动笔写一篇?”
    黄宗之如今身份可不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说书先生了,在赵桓有意提点下,他入了应天府,跟在刘知远身后学习。而赵桓的意思也很明确,将来刘知远调到朝廷中枢时,就由黄宗之补上应天府这个缺口。
    黄宗之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等小事,殿下且放心,下官定当全力而为,出征之日定当奉上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