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朝堂远
作者:张果仁   穿越农女,反派他过分强大最新章节     
    “齐师爷,你安排两个机灵点的人盯着龚主簿。”郑远安边走边吩咐。
    “大人是怕县丞他们会下手?”
    “龚长春脑子里有点东西。县衙的文书你也看了,就陈县丞和赵县尉那俩做不到这么干净。
    龚长春的儿子读书好像也不错,你也差人看着点。”
    齐师爷眼睛一转就明白了郑远安的打算,连忙拱手称是。
    才到二门,就发现姚得才已等在此处。
    “才叔,您怎么在这守着,出了何事?”郑远安问道。
    “大人,夫人和少爷,还有忠勇侯府的小少爷到了。”
    “哦?不是说明日才到的?”
    郑远安快走两步,刚过了影壁,就被郑展霖扑了个满怀。
    “爹!我想死你了。”
    “哎哟,咳咳,快放手,勒住我了!”
    郑展霖快速松开了手,拍打郑远安后背,“对不起,对不起,爹,你有没有好一点?”
    “好了好了,你娘呢?”
    “相公……”
    说曹操曹操就到。
    姚得才和齐师爷早就退了出去,郑展霖也见机退了出去。
    “蓉娘……”
    郑远安一路过去牵住妻子的手,到院里的亭子坐下,“千里迢迢过来,是为夫让你跟着受苦了。”
    “说的什么话,”阮氏用手轻压住郑远安的嘴。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况且,若不是你外调,我此生不一定有机会能游览这壮丽河山。”
    “不过,”阮氏口风一转,“相公,你这次不是贬职这么简单吧?”
    郑远安知道他媳妇一向聪慧,若是夫人早几日过来,郑远安可能恼于提起,如今已有谋算,他倒是多了几分玩笑之心,“为夫愿闻其详。”
    阮氏站了起来,慢慢走着,“众所周知,江南西路是咱们大晋二十三路最富裕的,而这洪州府又是江南西路首府。”
    “我们这一路过来,洪州之繁荣确实无出其右者,但这青阳县……也确实破败了些,好似被遗弃了一般。”
    “夫人聪慧!”
    郑远安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他牵过阮氏的手,一时变得有些凝重。
    “弘景元年,当今初登大宝,荆湖南路突发大水之事夫人可还记得?”
    “这如何能不记得……”她就是那一年与相公定亲的,阮氏想到此,姣好的面容染上一抹羞色。
    郑远安本不是这个意思,看她夫人那个表情,他哪里还不明白。
    郑远安假咳两声,继续道,“当时解决方案,就是决堤泄洪,而青阳县,就是当初泄洪之地。”
    “荆湖南路发大水,泄洪泄到江南西路,这洪州府如何会同意?”
    “自然不会同意,可此处是最合适的地方。今上雷霆手段,减免三年赋税,这才平息了民怒。”
    “有点家资门路的,都迁走了,留下的,都是些无权无势的百姓。慢慢的,这里就没落了,成了官场变相的流放之地。”
    “怪到父亲非要上门求程、杨二位先生与我一同过来。”
    “你说父亲……”郑远安有些鼻酸。
    他被贬也是因不听父亲劝阻,与陶蓊一系正面相抗,进了人家的圈套,得此结果,他不悔,可他不认命。
    一直跟随他的旧部,除了齐师爷,其他竟然都避他如蛇蝎。
    他有想过去求父亲帮忙,可到他走,父亲也不愿意见他,只把郑达调了过来。
    他以为,父亲还在怪他鲁莽,没想到,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他,竟然去请了程、杨两位先生。
    阮氏也有些感怀,“相公,父亲母亲真是疼你到骨子里。”
    “程、杨两位先生现在何处,我合该亲自去见一见,不可怠慢了。”
    “不急,”阮氏笑着拉过郑远安,“两位先生舟车劳顿,正在梳洗,相公也该换身便服再去见先生。”
    “极是,极是,是我着急了。”
    “午膳霖儿想去外面吃,我已吩咐才叔送一桌到县衙,相公就在安心在府里给两位先生接风洗尘,切记,少喝酒,我会让才叔盯着你的。”
    “谨遵娘子教诲。”
    郑远安只觉得身心舒畅。
    宋康之事,让他有了与京里博弈的机会,青阳县的事务也有了好的开局。程、杨两位先生的到来更是让他如虎添翼。
    郑远安换了衣服出来,就见郑展霖和秦沛都等在院子里。
    “郑世叔。”秦沛作揖问好,即使穿着普通的棉衫,也难掩少年一身矜贵。
    “沛哥儿,一段时间不见个头好似又窜了些。”郑远安笑着拍了拍秦沛手臂。
    “是,祖母也如此说。”少年笑着答道。
    “你们一定饿了吧,先去吃饭,有什么事就跟你阮姨说,切莫不要客气。”
    秦沛正要行礼,郑展霖拉着秦沛就往外走,“好了沛哥,咱们快吃饭去吧,我快饿死了。”
    阮氏跟郑远安也是无奈的笑,这孩子真的是没规矩,被他们宠坏了。
    郑远安已经从阮氏处知道,秦沛此番去往虔州舅父怀化大将军赵鸣处的。
    没想到,赵鸣此次居然换防到了新建的虔州大营,也不知圣上突然在江南西路建军有何用意……
    这朝堂的事瞬息万变,他这离了几千里,还是耳目闭塞了些。
    目送阮氏一行出了院门,郑远安便去了程、杨两位先生下榻处。
    再说阮氏一行,郑展霖在父母亲长面前虽跳脱了些,走出门去,任谁不夸一句:这是哪里来的世家小公子!
    府衙离庆丰楼不远,阮氏初到,也想看看这青阳县风貌,一行人弃了轿辇,步行前往。
    从县衙出来,步行不过百步,便是东坊市,
    庆丰楼就在东坊市入口处不远。
    而此时,他们一行人也早已成为这条街里许多人眼中的焦点。
    青阳县就这么大,同时十多匹马车入县衙,这在青阳县太难见了。
    差不多马车到县衙,青阳县里有些脸面的人家都收到了消息。
    当家做主的男人们在忧虑,郑县令今日一出杀鸡儆猴,到底剑指何处,自家有哪些尾巴要清的?
    而此时东坊市的女眷们,眼睛都要黏在县令夫人身边的两位公子身上。
    “哇,没想到小小一个青阳县居然这么热闹!”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郑展霖很是兴奋。
    “那里怎么围了这么多人?”
    “公子,小的去看看。”
    是郑展霖身边的小厮长笛,是个机灵会来事的。
    他仗着个头小,又灵活,也不知道怎么钻的,一下就不见了人影,等再挤出来,手里就多了个纸包。
    他一手把纸袋子护在怀里,一手按着将掉未掉的帽子,一脸兴奋。
    “公子,没想到此处居然有糖炒栗子,而且比京都还便宜十文钱!”
    “是嘛?那看来这青阳县还有可取之处的。”
    郑展霖接过糖炒栗子,也很是惊喜,随手剥开一颗,“嗯,确实不错,跟京都的也不差什么。”
    “沛哥,你也尝尝。”
    就那么一会,青阳县里就传开了:京都来的县令夫人和公子说,东坊市的糖炒栗子比京都的还好吃。
    第一时间吃到东坊市的糖炒栗子,成了大多数青阳县人今日必做的事。
    而赵家沟的糖炒栗子六人组,对此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