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家人
作者:六安川   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最新章节     
    苏怀兰摇头:“原本大家都一样,都在家里卖力气挣饭吃,我跟你爹突然改了身份,要去端铁饭碗了,别人心里能没想法?不过,这只是其一。”
    “倒是还有一个缘故——”
    姚倩看到母亲犹豫了片刻。
    苏怀兰看了她一眼,又站起身看了看窗户外面,低声说道:“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你要记住这句话。你二婶这么做,都是你爷爷回来嘀咕的。当年他救的那个大官,想跟咱们家做亲家,暂时先把人定下。”
    这话不用说,姚倩就明白,二叔家还有个堂妹跟她同一年出生,比她小几个月。
    可上一世,堂妹姚秋菊并没嫁入什么高门大户,只是嫁到公社一户普通人家。
    姚倩想起那些虾,又问:“那奶奶早上让咱们放开肚皮吃虾,这是为什么?”
    苏怀兰没好气道:“原本说好了,那家人一大早从这里路过,要来家里见一面,谁知人家说有事绊住了!老太太还偷偷藏了好几只梭子蟹,个头比你爹的巴掌还大!”
    这样说起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姚倩长得细瘦雪白,头发黄黄的,整个一黄毛丫头,可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她五官的耐看。
    她们几个孩子,长相都随了母亲苏怀兰。
    苏外公的样貌不错,苏家几个孩子,样貌都很出众,尤其是苏怀兰这个老来女。
    姚倩姐妹几个,即便瘦的跟豆芽菜一样,可往人前一站,那也是最好看的豆芽菜——还格外让人看着楚楚可怜。
    姚倩想起上一世,堂妹姚秋菊的婚事,便又问:“妈,那你觉得那家人还来嘛?”
    苏怀兰忍不住轻轻拍了闺女一下:“倩丫头,你给我记住了,要是那家人来了,到时你就躲去你外公家。高门大户哪是那么好嫁的?”
    看到姚倩点头答应,苏怀兰又啧啧两声,感叹:“你呀,幸亏生在好时候了,女人也能出门工作。咱们小门小户的,也有小门小户的好!要是申城那事能成,以后家里吃什么,妈说了算!”
    姚倩只馋肉,虽然早上吃过那么多虾,可肉味不一样,更香,油气更大,一口下去更满足……
    她咽下口气,连忙说:“妈,我要吃红烧肉……”
    其实说起来,她从上一世刚回来,前世医生限制她的饮食,肉都吃腻了,可这才刚回来,怎么就馋肉了呢?
    姚倩哪里知道,现在这副身体太缺油水,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
    提到外公家,她又想起小舅舅:“妈,那我要是躲去外公家,我正好跟着小舅读书认字!”
    “你这丫头,终于知道什么东西宝贵了!”苏怀兰笑了,笑得很好看,“读书识字,是财富,是一辈子都不会失去的财富。”
    姚倩诧异,她说的读书识字,跟母亲说的可能不一样,便又解释:“妈,我说的是小舅舅教我……”
    苏怀兰点头,伸出手指嘘了一声:“我知道。现在不让说这些。可那是他们不懂,不识字的人,哪里分得清好坏?”
    没错,苏小舅是会夜观星象的玄学先生,也是公社里开会,要时不时拉出来溜溜的人。
    苏小舅名为苏怀廉,行四,比最小的苏怀兰还大十多岁。
    说起来,苏家几兄妹,最小的苏怀兰跟上面的兄姐们,是同父异母。
    苏外公的原配生苏小舅时难产,生下孩子人就没了。
    孩子们嗷嗷待哺,苏外公又续娶了苏外婆。
    苏外婆不光人长得美,心更美,她坚持不要孩子,要等最小的苏小舅大了,再要自己的孩子。
    她用真心对待继子继女,也赢得了上面四个孩子的真心。
    苏怀兰出生以后,上面的兄姐们有的已经成年了,对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苏小舅是苏外婆带大的,对这个妹妹尤其上心。
    许是爱屋及乌,苏小舅也格外喜欢小妹生的几个孩子。
    上一世,苏小舅总在姚倩面前嘀咕:“丫头,跟着小舅学本事吧。你八字命带华盖,还有太极贵人,最适合学这些。小舅一身本事,也好有个传人。”
    说起苏小舅的一身本事,也算是家学渊源。
    旧时读书人,要想考科举,那经史子集,都是必读的。这其中的“经”就包括了《易经》。
    那玄门的周易数术,就属于必修课。
    他们跟瞎子算命还不一样,瞎子算命属于盲派。而这些读书人是正经的学术派。
    旧时钦天监官员,那可都是官方认证的玄门大师。
    说到家学渊源,就要提到苏外公。
    苏外公是整个县里最后一位在世的举人。
    没错,还活着的举人。
    当年,苏外公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举人,一时风头无两。想想那“范进中举”,头发都白了,中举以后,乡绅们都来捧着,可苏外公当年是一口气从童生,一路考到举人。
    可想而知,苏外公当年的风采。
    第二年,苏外公就要进京参加会考,也就是去考进士。要是考中进士,就能候缺当官了。
    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庚子年,也就是1900年。
    那年,不到二十岁的苏外公,跟着其他县的举人,一起进京赶考,出门前给自己卜了一卦,是个大凶。
    苏外公便有些犹豫,不太想出门。他年龄还小,多等三年再考,又何妨?
    后来同窗一起来劝,苏外公便跟着出了门,走到北地鲁省境内,晚上出来如厕,偏偏听到猫头鹰在他窗外叫!
    猫头鹰的叫声,很像婴儿的笑声,特别诡异,听起来让人头皮发麻!
    苏外公听不得这叫声,连忙把猫头鹰赶走,可没多久这几只猫头鹰又回来了,接着叫……
    苏外公便知道,此去京城,多半是有去无回,便劝说同窗一起返乡。
    其他人拒绝了,有人甚至信誓旦旦:“我命里自带月德贵人,必定逢凶化吉。且我命里也无灾煞……”
    还有人说:“我的流年大运走到今年,是个印星年,大利科甲!苏兄,你就别劝了……”
    其他几人也都各有说法。
    苏外公摇头叹息,不敢苟同:“个人命数大不过天下命数。要是天命有劫,你还敢说逢凶化吉吗?”
    话尽于此,苏外公收好行李,自己一个人返程回家。
    果然,这些临近几个县的同窗,没有一个人回来。
    列国强盗们进了京城,烧了园子,大肆抢掠一番,连那太后老妖婆都跑了,何况普通人?
    后来,科举考试改革,不考八股文了。
    可也只考了一次,就被废除了。
    苏外公就成了整个县里,最后一名举人老爷,不过待遇可比不上那“范进”,毕竟这个时候,过气举人,又不能当官,谁来捧臭脚?
    能供出苏外公这样的读书人,苏家在那个年代必定算得上殷实。
    此时已经兴起洋务,苏外公的旧时同窗,便考虑起出国留洋。
    苏家虽然有田,还有几艘渔船,家里也有长工帮佣,可只能算是小富即安,远不及他的某些同窗。
    留洋可不是一两个钱的事,所以苏家供不起苏外公出国读书。
    苏外公也认命,只在村里开了个私塾,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生源们倒是不用愁,那些有成算的父母,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出去做个账房先生掌柜什么的,不是都要识字嘛。
    只是,除了苏怀兰几姐妹,其他的学生全都是男娃。
    就这样,苏外公的日子也算过的有滋有味,虽没有大富大贵,可也家里有田,自己有份体面的事业,儿女也都承欢膝下。
    苏家几个孩子里,其中苏大舅为人沉稳有成算。
    苏外公夜观天象,又掐指一算,便让他在成年后出去参军,给自己挣一番前程。
    当然了,解放后,苏外公的私塾也变成了学校。
    因着苏大舅的关系,苏外公早早就将家里的田产渔船捐献了,苏家的成分倒是还行,给定了个中农。
    只苏小舅却喜欢上研究这些玄学数术,将老父亲的藏书,都自学了个遍。
    在这个废除一切封建迷信的年代,苏小舅满腹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更是无人可以分享!
    他每次见到外甥女,就想着收徒。
    可以想见,苏小舅想输出的心,有多迫切!
    可惜前两年上面要树典型,正好遇到苏小舅的事。
    说他显摆本事也好,说他动了恻隐之心也好,总之,苏小舅那天多说了一句话:“成老二,你先回家再出门,记得出门往左,先抬右脚。等你走到前面池塘边,就能捡回来两个鸭蛋。这是你今天的财运。赶紧去吧!”
    成老二半信半疑,走到门口,又想起要先抬右脚,差点走成同手同脚,走到池塘边,仔细看了看,芦苇下面的烂泥坑里,竟然真藏了两个鸭蛋。
    嗨,真神了!
    这些地方,每天村里的半大孩子都来寻摸好几遍,老鼠洞都能一天掏三遍,他还能在池塘边捡到两个鸭蛋!
    这个年代,谁家日子都不好过,面黄肌瘦的这些,比起那些饿出浮肿病来的,还算是好的。
    成老二家孩子多,又是农业队,尤其日子难过。
    苏小舅那天遇到成老二,看了他一眼,心里默算了一番,就开口提了这个醒。
    只是,有时候好事也不能就这么做。
    成老二为人憨厚老实,可他家的婆娘不行啊。
    两个鸭蛋的事情,没多久就传出了村子,传出了花样:
    “苏老二真神呐,他跟成老二说,去哪里哪里捡宝贝,你猜怎么着?还真捡到两块金砖……”
    两块金砖?
    还是捡到的?
    事情传成这样,苏小舅原本也不用太担心。
    可惜公社新来的领导,接到上面的任务,要打击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于是,苏小舅被树了个典型。
    反面的典型。
    自此之后,苏小舅的日子就难过了,时不时公社开大会时,便要去列席,挂上牌子,写上大字……
    先是苏小舅在公社粮站的工作没了!
    苏家年纪最小的表哥,原本要去参军的,名额也被取消了!
    苏家人也都缩着脖子过日子,轻易不出门走动,更别提让家里孩子学这些了。
    姚倩想到苏小舅,便唏嘘不已。
    上一世,等到改开后,苏小舅家可是门庭若市,多少大老板开着小汽车上门来请,就为了请苏小舅亲自上门,去给大老板们家里看看风水,甚至再布上一个旺财风水局!
    那可是刚刚改开后不久,万元户都是稀罕的,更别提开小汽车的!那得是什么身家的大老板,才能在那个年代,开上小汽车?!
    可想而知,苏小舅的名声传得有多远。
    上一世,苏小舅也早就提醒过她:“丫头,你别管那些小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大机遇。你管好你自己!要不然……”
    要不然……怎样?
    苏小舅没说,只是摇头叹气。
    现在姚倩知道了,那就是个英年早逝呗!
    原来苏小舅早就看透一切,也早就提醒过她。
    可惜“好言劝不住想死的鬼”!
    姚倩想,要不然,这一世,跟着苏小舅入玄门?
    好像也不是不行。
    只是,要是跟着父母去了申城,她想跟着小舅学,有点困难!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吧。
    上一世,他们一家就没去成。
    想到这个,她又问:“妈,那要是咱们能去申城,什么时候动身?出门之前,我先悄悄去找小舅学一段时间,行吗?”
    苏怀兰眉头微皱,很快又露出笑模样:“小孩子不用管那么多。这个事,万一有什么变卦呢?你呀,该做什么就去做,能学多少学多少,总有办法!”
    后面的话,苏怀兰悄悄告诉了姚倩,说完就让她自己去玩。
    姚倩每天除了织鱼网的活,还负责捡柴火的活。
    渔业人家没有什么耕地,自然也没有秸秆稻草当柴草。
    这些人家便要花钱,去跟附近的农业大队买秸秆稻草。
    往西走,有不高的丘陵,上面也能捡回不少柴火,总算中点用。
    半大的孩子们有空就往这些地方跑。
    这样也正好方便了姚倩。
    她正好借着捡柴火,去隔壁紧挨着的苏家大队,找小舅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