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日常训练计划
作者:不见月色   变身肥宅少女,变美也变强!最新章节     
    回到基地后mafa教练喊住了陈渔递给了她一份文件,然后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她。
    “这个赛季呢你没有上场的机会,所以给你安排的训练都是以提升自己为主。”
    “这个u盘便是你的比赛服账号秘钥验证器,每个队伍都需要主客场进行对战,有了这个能省下不少异地验证的麻烦。”
    说到这里mafa教练也是笑了一下继续说道。
    “英雄联盟在全球有着三亿以上的玩家,但拥有拳头官方所授权的免验证资格,只有各大赛区的一级联赛才有,目前也仅仅只有一千个左右的名额。”
    “相比于一级联赛,次级联赛的选手就没有那么方便的条件,陈渔你记得保管好,如果丢失的话要第一时间上报。”
    陈渔接过u盘后也好奇地把玩了一下。
    当时她还在想,峡谷之巅异地登录都这么麻烦,选手异地打比赛怎么办?
    “这东西挂失挺麻烦的,记得保存好,转会以及退役都需要用到它,这里面的秘钥程序不仅给了选手免验证的方便,还有在选手比赛时屏蔽电脑后台运行程序的权限……”
    mafa教练没有把话说完,陈渔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给了选手便利的同时,哪怕比赛场上的电脑是官方提供的设备。
    但是拳头官方也依旧再上了一层保险,几乎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
    感慨着这世界针对作弊和代打检测这么严格的同时。
    陈渔也忍不住好奇地翻开手上的训练计划。
    发现和自己穿越前查询到的也差不太多。
    【每个英雄的移动速度以及哪个位置到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
    mafa教练将这一条进行了标注,要求陈渔一定要完成的训练项目。
    辅助位置是需要进行游走来确立队伍小规模团战的优势。
    所以需要辅助位选手有很强的游走判断能力。
    在职业比赛中,辅助位置是整个团队的辅助,而非ad单人的辅助。
    【伤害计算,计算对方血线以及己方伤害的斩杀线。】
    这个mafa倒是没有对其标注。
    峡谷之巅的玩家对于伤害的斩杀线更多来源于直觉而非计算。
    但职业选手更需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棱模两可的直觉。
    【cd计算,对位选手的技能冷却,不管是召唤师技能还是大招,甚至关键些的小技能,这些都是要记的。】
    看到这里,陈渔忍不住眨了眨眼内心暗道。
    这每个英雄的cd计算与每个英雄的移动速度……
    似乎系统给她的数值里已经满分了。
    不确定……待会按照mafa教练给的计划对应一下。
    后面几项则是队内赛英雄连招之间的衔接、以及需要演练地战术配合。
    站位、走位、连招配合计算对方的技能决定是否接团,以及小规模团战的得失。
    选手训练的意义在于将这些原本在游戏中近似直觉地判断变成本能地计算。
    至于战队安排的【友谊赛】则是检验队员们训练的水准。
    看到这长达八个小时的日常训练,还是mafa教练参照着陈渔往日地作息习惯安排的。
    而这个训练计划,mafa教练也并没有因为陈渔是女选手,训练的时间就有所优待。
    ig每一位选手的日常训练都长达八个小时以上。
    而且还不包含日常训练结束后,一天两场队内或者与其他战队的bo3友谊赛来检验战术是否可以执行。
    至于bo5的友谊赛每个战队一般都是三天举行一次。
    只不过目前ig战队的团队配合方面的训练计划,陈渔此时是不用参与的。
    陈渔看着这些总体可以分为个人、团队、战术三类的训练计划。
    不得不感慨,不管是穿越前的那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
    似乎职业选手的日常,也不像常人所理解地那样,就是打游戏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训练那么复杂那么严谨,为什么还打不过别的队伍呀?
    可谁能保证对方训练的时间一定比自己少呢?
    努力两个字,是每个职业选手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
    穿越前的faker以27岁的年纪拿下全球总决赛的第四个冠军。
    有人惊叹于难道他就是现实中的电竞小说主角?
    有人惊叹于他的职业生涯足以惊艳所有英雄联盟玩家。
    更别提获得了四个冠军之后的faker仍未满足,依旧选择继续前行。
    哪怕他所率领地skt一次又一次地击败了lpl的队伍。
    哪怕再不喜欢他的人,在他那一连串几乎数不清地荣誉面前,也说不出他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多失败吧。
    更无法不佩服他个人严谨的职业操守吧?
    以他的身价想要花天酒地颓废过日再简单不过了。
    可自faker出道以来,不仅从未有过花边新闻流出,平日生活中的他更是节俭,对于慈善方面更是做出了自己身为公众人物地模范。
    寥寥无几能被观众们调侃地也就仅剩“痛失恩静”,以及所谓的在s7被同lck的队伍打到抱头痛哭还有s9时期的双手颤抖。
    至于那些调侃过三冠王后再无冠军的“大飞老师”、“飞皇”、“嘴硬”等等言论……
    在他以27岁的年龄拿下第四个全球总决赛冠军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严谨地个人操守,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以及对胜利极致地渴望。
    在穿越前的陈渔看来,faker当电竞文中的主角也没什么不可以。
    只是……
    想到这里。
    陈渔转头看向散发着荧光地电脑屏幕中英雄联盟客户端首页上s7全球总决赛中的某一位选手的头像。
    “在我成为职业选手的那一刻前……我从来没有这样子看过你。”
    “但现在……”
    看着屏幕的陈渔攥紧了小拳头,似乎十分轻松地语气轻声笃定道。
    “是我一定要击败的对手!”
    “一定!”
    ……
    陈渔每天需要完成三个小时的个人训练,以及五个小时或十场rank的排位训练。
    而这些,mafa教练都根据陈渔的作息时间,分成了三个时间段让陈渔去完成。
    个人训练的内容并不是在召唤师峡谷。
    而是拳头官方基于英雄联盟构架出来单独的一个程序,登陆的话需要用到与职业选手互相关联的秘钥。
    类似于训练营模式,但不同于训练营模式的是,里面有着各项数据采集,方便教练团队对自家选手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当然了,如果选手都完成了这些训练,还想继续打rank或者进行其他的。
    只要不是过分透支自己的行为,教练团队也不会禁止。
    至于团队战术需要练习的英雄,对于此时的陈渔来说mafa教练并没有给她安排。
    打算根据陈渔的排位记录中找出适应ig队伍的英雄池。
    相反,也会根据rank中陈渔表现十分出彩的英雄池,安排其他选手练习新的英雄形成新的战术体系。
    在英雄联盟里,一个英雄的技能连招有着数据地限制。
    再高超的操作与技术水平都无法抹掉那份数据带来的空档。
    也许一个人的操作在某一刻有着天外飞仙般地惊艳,但无法在一整场对局中都保持着这份璀璨。
    再绚丽地烟火,终会因为技能的冷却而湮灭!
    这就是数据冰冷地本质。
    也有了队友的存在的意义!
    一个选手带领下获得强势一面地同时,背后必然有相对应的空档需要队友去弥补。
    s5、s6时期在faker率领下无敌的skt,三步之内当有bengi。
    在s8时期的theshy没有任何一位上路选手能够抵挡,theshy身后三步亦有ning王相随。
    不然,单凭个人solo决出全球总冠军不就好啦?
    单枪匹马自然很帅。
    但在英雄联盟中,水平相差不远的对局中一直单枪匹马只会被打的妈都不认识……
    更别提队伍执行力更加严谨的职业战队了。
    哪怕中单强如faker,哪怕上单强如theshy……
    在没有队友帮忙补全空档的时期,无一例外地都被打成了麻瓜。
    这就是团队存在的意义。
    前期阵容想尽办法在优势期打出想要的局面。
    后期阵容竭尽所能拖延到后期自己的发力点。
    而两个阵容都会由队友选择中后期的英雄穿插在合适的配队中,留下一道强力的保险。
    这些都是需要根据选手的英雄池来进行的战术选择。
    选手与教练、个人与团队、操作与战术,缺一不可。
    这才是职业联赛竞技与战术互相碰撞所产生的魅力!
    不然单单只有双方选手操作上的绚丽的表现,却没有双方战术上的闪光点,未免也太过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