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父子之情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孽子,你还敢来见寡人?
    你不是很本事吗?
    拉拢燕国公,说动西北侯,让他们一起出手对付你的亲弟弟!”
    王太子一进入勤政殿,迎接他的就是明王那怒不可遏的怒喝声。
    紧随而来的,还有明王从案桌上拿起扔出的毛笔、奏折等物。
    太子没躲,生生受住了明王的怒喝和扔来的杂物。
    这时候,太子内心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
    正如进宫时,谋士给他分析的一样!
    现在不怕明王发怒,就怕明王不发怒!
    当一个人真的决定放弃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发怒的,只会无视!
    明王发怒怒骂、扔东西,正说明了明王还没有放弃他。
    感受到扔来东西中那不轻不重的力度,太子此刻更是确定明王心中还是爱他、偏向他的。
    不然这些东西的力度不会正好这么合适。
    既让他感受到疼痛,又不让他受伤。
    太子虽然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明白明王还是偏向他的。
    然而一些该表现出来的态度,太子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哪怕是装!
    只见太子一个滑跪,一下就跪倒在了明王身前。
    “父王,孩儿错了!
    但孩儿真没想杀了三弟啊!
    燕国公来找孩儿,只是告诉孩儿,父王您属意孩儿继位!
    三弟身后有赵氏,而赵氏一直不安分!
    他说他不能看着父王您因为一时糊涂而毁掉您的一世英名,不能看着父王您因为一时心软让王族、让大明陷入动荡内乱之中…
    所以他请求孩儿说动西北侯前往徐州府牵制住赵老侯爷,他亲自去废掉三弟,让三弟彻底失去继位的可能,让赵氏放弃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只有这样,才是保住母后和三弟最好的方法!
    而…孩儿…孩儿也有私心!
    孩儿觉得三弟被废掉的话,就没人和孩儿争抢太子之位了!
    孩儿一时利欲熏心,就同意了燕国公的建议!
    去信给了西北侯!”
    太子情真意切、眼角含泪的看着明王,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
    包括燕国公认为明王心软会破坏王族稳定、大明稳定,包括他的私心,包括他们打算废掉朱承武的计划。
    虽然有谋士给太子建议,让太子将责任全部推给燕国公和西北侯,给明王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以此避免、减轻明王的问责。
    但太子最终还是决定听从大多数谋士的建议,向明王全部和盘托出。
    太子这样选择,不是因为建议他这样做的谋士是大多数,而是因为方慧也是建议他这样做的。
    多年来,对方慧这位太子妃,这位表妹,太子是又爱又怕,既佩服又不甘!
    但不可否认的是,方慧的才能!
    而且夫妻一体!
    方慧才是与太子捆绑最深,最不可能背叛的人。
    所以,太子愿意按照方慧的安排行动。
    “还算老实!
    没想着欺瞒寡人!
    若是你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欺瞒寡人,那你才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至于承义…
    那的确是承义能做出来的决定和事情!
    他从来都是一个有着自己决定,并一心为朱氏、为寡人着想的人!
    可惜,他出手得晚了!
    寡人也的确心软、犹豫了!
    对武哥儿,寡人看错了~
    寡人只想着武哥儿是一个武痴,是可堪造就的…
    寡人能把武哥儿引回正途,让他不受赵氏利用,成为朱氏底蕴,成为你未来的左膀右臂!
    却忘记了很多时候,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
    忘记了要让两个争夺过王位的兄弟和平相处是多么的难!
    也没想到赵氏对武哥儿的影响居然这么深!
    武哥儿的心性居然已经扭曲到了这个地步!”
    只是发泄了一下,明王很快就让跪倒在地的嫡长子起身了。
    听见明王的话,太子都愣了。
    过去明王一直都是端水大师的做派,现在怎么突然就…
    这是彻底倒向他了?
    可是父王过去不是还为三弟争取过天地奇珍和神功宝典吗?
    太子都有点被明王这突如其来的极速转变给弄呆了。
    “怎么?不想起来?
    那你就一直跪着吧!”
    明王看着呆愣住的太子,嘴中发出好似不屑的声音。
    但那实际上却是爱的提醒!
    “父王,不是!我就是…”
    太子激动的语无伦次,赶紧以手撑地,站起了身子。
    “我早就暗示过你,待我百年之后,我的位置是你的,你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
    就算沉不住气,你早点动手也是好的!
    怎么就偏偏选了这个时候呢?”
    明王看着太子,嘴中全是恨铁不成钢。
    “父王,是我太笨了!没听懂您的暗示!”
    太子抓紧认错!
    实际上太子哪是太笨了啊!
    太子是太聪明了!
    太子听懂了明王的暗示,但却担心这是明王年纪大后,害怕儿子们造反,又一次“端水”的行动。
    害怕明王不仅给了他暗示,也同样给了朱承武类似的暗示。
    “你啊!的确是笨!
    但你有个聪明的太子妃,你家太子妃也是争气,给你生了两个聪明的嫡子。
    否则,寡人说不定还真要在你和老三中犹豫犹豫了!”
    这是明王第一次和太子摊开来谈话。
    明王年纪大了!
    现在很多事情已经开始力不从心。
    若是和他选中的接班人-太子还不能开诚布公的同心同力,恐怕很难压制住老三福安侯。
    虽然都是儿子,都是嫡子。
    但嫡长子和嫡三子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则嫡长子继承是“礼法”!
    礼法,一直都是明王很看重的东西。
    那也是明王维持统治的根基之一。
    二则嫡长子是明王真正所爱的发妻所出。
    爱屋及乌!
    三则是因为探子传回来的朱承武在徐州城内说的话!
    这也是明王现在突然彻底倒向太子的真正原因!
    “谁说要成为明王就一定要先成为太子的?”
    这是探子传回来的嫡三子在和燕国公交谈时,曾经说过的话。
    听听,听听…
    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完全就是狼子野心、无父无君之言!
    虽然明王很喜欢朱承武的勤奋!
    但明王却极不喜欢这样无父无君,不把他的意志放在眼里的嫡三子!
    若是朱承武是想靠着争夺他的宠爱,争夺太子之位从而在他百年归寿之后顺理成章的继位。
    那以朱承武现在表现出来的实力,展现出来的足以压服赵氏的武力和城府,那明王说不定还真会有所犹豫。
    毕竟明王最开始将朱承武排除在继承者序列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一族之下的赵氏有一天会不满足于现在的位置,从而朝朱氏的位置发起挑战。
    但现在赵氏赵玉刚已老,赵氏又迟迟没有新宗师产生。
    嫡三子朱承武已经具备了压服赵氏的力量!
    赵氏大概率是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可惜,朱承武一句“成为明王不一定要先成为太子”的发言直接激怒了明王。
    这是一个为王三十余年,主宰大明王朝半个甲子的“主人”对家中“逆子”的愤怒,对自己已经年老的不甘。
    在得到探子传来的这句话后,明王就在一次又一次的长思中将朱承武再一次彻底排除在了继承者序列之外。
    毕竟明王不是除了朱承武外,再无选择!
    太子,一直都是明王的第一选择!
    相比于朱承武母族的强势!
    太子的母族、妻族都是山西方家。
    方家虽然也是山西豪族,但世代扎根于文臣体系之中的方家,既没有强大武者也没有军方背景。
    不可能对王族朱氏有太大的威胁!
    这也是明王哪怕明知道太子妃方慧聪慧异常,甚至已经成了太子的谋主,让太子事事言听计从也没有太过担心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王族从来都不是王一个人的王族,王只是王族这个“公司”的董事长罢了!
    王族宗师、大宗正院、各路朱氏公侯…这些“大股东”都可以对王形成制约。
    方慧这位太子妃哪怕再聪明,在母族不强的情况下,都只能成为太子和太子嫡子的附庸。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王是乐意看到一个聪慧的太子妃的!
    朱承武恐怕也没想到,他设想的,让明王尽量保持中立,由他和太子打擂台,最后形成大势后再逼迫明王不得不传位于他的想法,居然会因为他一句“成为明王不一定要先成为太子”而从最开始就破灭了!
    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能身居高位,并长久保住自己位置的人,更是没有任何一位是笨蛋!
    在得知朱承武那句话后,明王怎么还会想不明白朱承武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打算是什么!
    已经走入末年的明王,现在容不得任何看轻他、挑战他的行为。
    太子这个位置是他意志的延伸,是他选择的继承者!
    想不成为太子,直接继位明王,那是在挑战他这位现任明王。
    “嘿嘿~
    谁叫孩儿运气好呢!
    有个疼爱孩儿的父亲,又有一个聪慧的妻子,更有两个聪明的儿子!
    就是可惜孩儿的嫡母去世得早…”
    听出明王话语中意思的太子开始故意扮傻,并将话题引向了他那位去世的嫡母。
    方慧曾经提醒过太子,老人都是喜欢回忆过往的!
    而只要明王开始忆往惜,那太子的嫡母,明王的首位王后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明王的回忆之中。
    而活人是不可能打败死人的!
    尤其是那个死人还正好死在了感情与明王最好、最风华正茂的时候。
    所以哪怕太子已经记不清生母的容貌了,太子也要用他那位生母打感情牌!
    “是啊!你母亲可惜了…”
    明王的反应没有出乎方慧和太子的预料。
    ……
    “娘娘,太子进宫去了勤政殿!”
    就在明王和太子这对父子在表演父子情深,并逐步将话题移向如何限制对付朱承武这个儿子、弟弟的时候,王后所在的宫殿之中,小青子,也就是王后殿中的太监总管,给王后他们带来了太子进宫并去了勤政殿的消息。
    “太子,这是急了啊!”
    赵金玉轻轻的放下手中茶盅,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
    与上次前来宫中,和赵雨珊商谈事情时的样子截然不同。
    “别太过高枕无忧!燕国公的突然造访和动手,应该打乱了武哥儿不少计划!
    太子现在有了准备,武哥儿的很多计划又要重新部署!
    我们还任重道远!”
    赵雨珊却不似嫡兄赵金玉这么乐观。
    “有什么可担心的?
    武哥儿现在可是以一流逆伐二位宗师成功了!
    这样的成就,就算是那位武当祖师当年也没有做到过!
    现在谁还敢与我们赵氏为敌!
    他们就不怕武哥儿再给他们来一次甲子荡魔,把他们都当邪魔歪道给荡了!”
    赵金玉话语中显得底气十足。
    赵雨珊看着信心十足的嫡亲大哥,心中却是无奈至极。
    现在还在说赵氏…
    武哥儿可不姓赵!
    还有甲子荡魔这种事情是能随意拿出来说的吗?
    现在武哥儿可还没有三丰祖师甲子荡魔时的武力!
    一旦得罪了太多人,让太多人心怀恐惧而联手,扼杀威胁于萌芽之时,那可就麻烦了。
    “大哥,你不会说话就少说话,管好你兵部那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你可别再给父亲和武哥儿惹麻烦了!”
    赵雨珊对自己这位嫡亲大哥有时真的很无奈!
    但有什么办法呢?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大哥。
    每每心中无奈之时,赵雨珊就不由得会想到朱承武在就封前不久,母子单独相处时,给赵金玉这位亲舅舅的评价,“技术人才,不适合管理岗!”
    赵雨珊当时不明白朱承武这时不时崩出来的新词,细问之下,朱承武给出了解释:“勇者勇亦!但适合为将不宜为帅,更不宜进入官场!”
    当时赵雨珊还对朱承武对亲舅舅这样的评价而心中不高兴!
    但这几年下来,赵雨珊算是逐渐认识到了,或许武哥儿对她这位嫡亲大哥的认识才是最到位的。
    “妹妹,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我什么时候给父亲和武哥儿惹麻烦了?
    我这是高兴,高兴啊!
    我看以后谁还敢乱嚼舌根,说我赵氏后继无人!
    谁家后辈有武哥儿这么争气啊?
    就是妹妹,你不厚道啊!
    崔氏的火莲实际上不是火莲,而是高阶天地奇珍地心火莲的消息,你瞒着老爷子也就算了,居然连我都瞒着!
    我就说你怎么会突然同意武哥儿娶一个普普通通的崔氏女啊!
    原来是这个崔氏暗中藏着大宝贝啊!
    还有武哥儿自创的那些个秘术!
    怎么能藏着掖着呢?
    若是教给我们赵氏子弟,可足以将我们赵氏子弟的整体实力提升好大一截呢!”
    赵金玉不高兴妹妹赵雨珊的话语。
    同时嘴中似无意的带了几分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