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徭役&馅饼!
作者:晴天   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最新章节     
    ..................
    “秋儿,陈谨还在南昌?”
    躲在赵玉身后当隐形人的秋儿站出来,递上一杯茶,恭敬道:“嗯,方才刚来的消息,南昌情况复杂,约莫还得不少时日。”
    赵玉点头,缓声道:“派人给他递个条子,让他派一批政委去湖广,梅娘的情报部,星火社全力配合章雄,王老先和辛大人负责我军属地政务,以及后勤支援。”
    “是!”
    四人闻言即刻领命。
    “南昌九江,就交给王将军。杜大人,你擅长守城,就暂时先留在南昌把你守城的本事,好好教教王将军。星火社的事也不能停,还是由你兼任,让王天佑全力配合你,至于裴丞,让他去贵州走一趟,探探当地土司的态度。”
    “是!”
    杜敏之对于赵玉的任命,也没有异议利落领命。
    而裴丞和王天佑,以及王二麻的任命,还需要赵大刚的亲兵队跑一趟。
    “周匪,你坐镇总部布防练兵,总览全局。”
    一番安排下来,赵玉总算松了一口气。
    而她自己,也有一堆事情要做。
    首先就是在九江露面,派发粮食收拢民心,亲自接见九江义士。
    南昌那边收尾之时,她也是要亲自跑一趟的。
    队伍越大,越不能捆住手脚,呆在大本营。
    必须要深入百姓,让百姓认识她,知道她,维护她,认可她的领导。
    富贵迷人眼,权势动人心。
    凡事不预则不立,有些事情,还是杀死在摇篮里比较好。
    搞事业最忌讳的,就是上不知下,下不知上。
    要是中间的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全面崩盘,这可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很快众人领命而去。
    秋儿也被赵玉派到南昌去主持妇女工作。
    而赵玉则是更加忙碌起来。
    万丈高楼脚下起,远大的目标定好了,要想实现,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做。
    赵玉在九江现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要抓个典型。
    九江的县太爷和几家大肆兼并的大地主,必须拿出来,公开审理。
    她要告诉所有人,大元朝吃人血的包税制不好使了。
    在这里,只有汉军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有多少土地纳多少粮。
    并且,赵玉直接废除了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赋税,只划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额度,定额征收。
    而除了农税之外,赵玉比较花心思的也就是商税和房产铺面的购置税。
    至于徭役,赵玉并没有完全废除,而是在原本让老百姓免费劳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福利待遇。
    比如,所有被征了徭役的百姓,干一天的活可以拿一个壮年丁口一天的口粮,另外还管两顿饭,一早一晚,都是干饭。
    许服徭役的汉子,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尝过干饭是什么味道,根本舍不得吃。
    有一大部分都是打了饭用干净的布袋子装起来,吃自家带来的口粮。
    省下的那两大碗干饭,在掺点野菜豆子,那就是好年节时,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的好东西。
    够一家老小五口人吃一天,填饱肚子的那种。
    以至于,不在汉军属地的穷苦老百姓,都托人找亲戚,将自家儿郎塞到亲戚家,哭着喊着要参加徭役。
    开什么玩笑,出了汉军这片地,哪还有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干一天,一家人就能填一天的肚子,不仅如此,还另外有一袋子大米拿。
    这可是大米,要是干个三十天,能去县里,换七八十斤的粗粮杂豆。
    省着点,都够一家人吃三五个月,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捧着几个血汗钱,去粮铺排队买那贵的吓死人的粮食,也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而按照大元如今的劳动力价值,一个壮年劳力,在地主家干一天活,或者码头扛一天大包的价钱是十五文左右。
    不仅要被打骂,而且还不管饭。
    这年头,有钱难买填肚子的粮。
    特别是如今大元的包税制,所有的税收都压在那些本就穷苦的农民身上。
    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丁点粮食剩不下,全都被地主和官府收刮去了。
    这不秋收刚过,不少百姓家里就没余粮了。
    只能高价去县城粮铺买。
    赵玉虽然钱给的少,但这是属于官方徭役,历来哪有给钱的。
    不仅不给钱,还得自己带粮呢。
    更别提一天两顿干饭了。
    那帮子服徭役的汉子,恨不得给她卖命。
    自古以来,最可怜的就是老百姓。
    他们能有什么心思呢,只不过是想填饱肚子罢了。
    赵玉领着亲兵走在乡野间。
    如今的田地里都是光秃秃的,今年西南的冬天,也特别冷。
    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百姓们火热的心。
    “天老爷,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要是赵菩萨老爷能当皇帝就好了,真真是活菩萨呀,不仅给咱们按丁口分土地,还给咱把之前那万帮畜生抢走的粮食还给咱。”
    “这下能熬到来年开春了。”
    “呜呜呜,可怜了我家二丫三丫,两个没福气的,怎么就不能多撑两天。”
    “哎,快别哭了,我家男人也没了,但好歹能让老人和孩子们活下去不是。”
    “是啊,是啊,熬到明年开春就好,我可听说了,这汉军老爷只收粮税,而且,只收两成。”
    “你们想啊,没有租子,没有杂税,听我在富春县八里村的三舅姥爷说,要是遇上徭役,不仅给发细粮,还管一两顿饭呢,那可都是干饭,俺长这么大, 都没尝过干饭是什么滋味。”
    “真的假的,这哪里是徭役啊,这简直是神仙老爷救苦救难啊。”
    “快快快,轮到咱了.................\"
    亲兵在维持秩序,赵玉站在最前头,亲自核对户籍田产,给这帮老百姓退税。
    拿到粮食的老百姓一个个千恩万谢,恨不得跪下把头磕烂。
    取完粮食的另一边,就是按照丁口分配田地的地点。
    负责分田地的政委士兵们,边核对,边把赵玉的身份‘不小心’透露一嘴。
    赵将军说了,这叫什么,这叫做好事要留名。
    顿时间, 周围的百姓更激动了。
    当下不少年轻人,就吵着嚷着要加入汉军。
    还有不少家里人丁的多的老人,拖着自个某个儿子孙子,跪在赵玉面前,为表感激,非要将娃娃塞给赵玉。
    赵玉眼眶发热,暗暗擦拭眼角。
    这就是老百姓,不过是两亩地,几袋子粮食,这些可怜又可爱的老百姓,就恨不能把心掏出来。
    赵玉无奈,长叹一声:“老人家,诸位父老,赵某何德何能,得诸位如此相待。”
    “若诸位真有报效之志,三日后,九江县南城门口开始招募兵丁,招募全凭自愿,凡事报名的除了十两安家费,以后每个月的饷银,汉军也会安排人连同家书一起送回去,有意者,三日后南城门口见,赵某在军中等着诸位。”
    ........................
    (有增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