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子婴的计划
作者:汾清三杯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最新章节     
    众将士得了令,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一边走,还一边嚷道:
    “若真如小公子言,咱得了粮草,回头得给他磕一个!”
    “得磕,得磕!”
    “废什么话,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副将笑骂着,撵走了这帮人。
    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一路征战,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
    于公于私,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
    毕竟,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
    望着远处的黑暗,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子婴,但愿真的如你所说……”
    ……
    咸阳城,王宫内。
    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
    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想着,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可嬴政政务繁多,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
    而平日里,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
    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
    想起在大父书房内,看到六国的舆图后,子婴心中激动万分。
    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并不太在意。
    当子婴问了句,“大父,不是要当这天下所有人的王吗?”
    嬴政听完哈哈大笑,“那是自然,等平定了六国,我自然要北伐匈奴,南定南越,给你打下个大大的疆土如何?”
    子婴只是带着笑,并未多言。
    他其实想说,在这匈奴和南越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若是凭借大秦的战力,想要攻伐拿下,也不是不可能。
    但,子婴没有说,自己可没法解释自己懂得这些。
    大父想要为自己打下更多的疆土,子婴很是感动,这近乎暗示了,未来子婴必将为王,统御这天下。
    可大父不知道的是,子婴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
    项燕勇武,亲率四十万大军,就可以让强大的秦国暂避锋芒,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萧何、韩信、张良……这一个个秦末汉初的名人,如果可以找到这群人协助……
    再加上一支铁血大军,统御万国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子婴颇为激动,六国不足为惧,可如何最小代价拿下这些国家,必须得加快一些历史的进程。
    无数可以提升国家实力的发明,在子婴的脑海里轮转着……
    ……
    大秦,函谷关外。
    楚军的旗帜遮天蔽日,尘土飞扬。
    四十万楚军,已经在这函谷关外扎起了营寨。
    一眼望去,竟然连绵几十里之远,十分壮观。
    关内只有十万大秦锐士,可守关的蒙武并不惧怕。
    作为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将,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却还带着一丝笑意望着远处的一辆戎车。
    那车上插着‘项’字旗号,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而戎车上正站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将帅。
    楚国的武安君——项燕,此刻盯着函谷关高大的城墙,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低声道:“都说函谷关雄岸伟绝,想要破它难如登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奔袭了几百里地,终于见到了这闻名已久的函谷关,可项燕却未下令进攻。
    纵他有四十万大军,可这狭隘的关口地形,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徒劳的进攻,只会增加伤亡,何况,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还在路上。
    片刻后,他问道:“陈郢那边的粮草怎么样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拱手回道:“回将军,按照路程计算,应该已经出城了,约莫三日后,即可抵达。”
    虽身为楚国的武安君,可项燕在统帅行军时,还是希望让人喊他将军。
    项燕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就再等三日,秦军以逸待劳,此刻进攻我方劣势,等粮草和攻城器具都到了,再进攻也不迟。”
    “诺!”副将应了一句,踌躇了下,又道:“将军,这十万石粮草是否需要再加派人手去接应?若是被王贲偷袭……”
    项燕闻言,呵呵一笑,“不用,王贲性格沉稳,和他爹王翦一样,喜欢稳扎稳打。说的难听点,就是过于迂腐,不会用奇谋,区区五万将士守着大梁城,他怎会派兵前来扰我粮草?”
    副官闻言,还是担忧道:“可,这十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将军……”
    项燕伸手直接打断,“若换成李信守着大梁城,我倒可能会在意点,王贲么……决然不会主动出击。何况,去押运的是屈将军。”
    屈将军乃是楚国大族之一,祖上便是屈原这一脉,虽为士族之人,可却战功彪炳,是项燕的得力干将之一。
    他麾下的骑兵,是这一次突袭城父之战的主力军,连斩了了秦军七名都尉。
    听到是屈将军带队,心中大定,副将立刻不言语了。
    ……
    王贲召集了整个大梁城内的骑兵,一共只有三千余骑。
    长途奔袭,只适合骑兵,召集好人马,备足了六日的干粮后,王贲趁着夜色,带着大军星夜前往埋伏点。
    按照斥候来报计算,若陈郢真的要押运粮草,必须全力赶路。
    至于去打陈郢?
    别开玩笑了,只有五万将士,连个粮草也没有,王贲不认为会有奇迹发生。
    唯一的奇迹,只有在粮道上碰到陈郢的运粮队。
    王贲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是大王和子婴共同想出来的,可下面的将士都是记住了。
    这是将军的外甥,给他们出的主意,若是真能截到粮草,自然是要答谢。
    ……
    于此同时,陈郢城门大开,一辆辆运粮车驶出城外,朝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而运粮的队伍里,还夹杂着一万的楚军精锐。
    ……
    三日后的清晨,峡谷内。
    王贲的队伍已经埋伏好了,根据前去打探的斥候来报,陈郢方向果真有一支庞大的运粮队赶来。
    得到消息的队伍,立刻兴奋异常,大多数人本以为,大概率是见不着人,就回了大梁城。
    可没想到,真的被小公子言中了,楚国的运粮队即将抵达。
    若是可以截下这批粮草,大梁城之危自然可解。
    王贲也是很兴奋,低声道:“都传下去,只杀反抗之人以及楚军,那些运粮的脚力,本就是陈郢的百姓,莫要打杀了,结束后,还得靠他们把粮运回大梁城。”
    “明白!”众将士很是兴奋,这一趟没有白来,不但可以有粮草,还能有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