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月光林照
作者:风疏竹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最新章节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出发的第十天,早上告别了中云村,一路前行;时至中午,在小溪旁找了路旁一片开阔地,起炉煮食。
    萧遥剑和我,带着几个年纪较小的凌家子弟,爬上一处坡地,那里有一座彭王庙,我们进入庙中,一起向彭王祈祷,保佑我们平安入滇。
    从山坡上走下来的时候,半路遇到几匹快马,竟然是明朝着名的特务:锦衣卫。
    说起锦衣卫,并非明朝立国就建立的。
    洪武元年是1368年,朱元璋直到1382年,才成立锦衣卫这个组织。
    朱元璋自从1380年胡惟庸案发生后,时常感到“有人要害朕”!
    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也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胡惟庸是李善长推荐给朱元璋的,后来胡惟庸更是接任了李善长宰相一职。
    胡惟庸平时颇得朱元璋欢心,朱元璋对他的胡作非为,一开始是只眼开只眼闭的,直到胡惟庸在儿子意外坠马死亡后,他越过司法程序处死了马夫。
    朱元璋知道此事后,趁机将此事放大,把胡惟庸缉拿归案,要他“杀人填命”;这时,有人告诉朱元璋,胡惟庸隐瞒进贡的事情,朱元璋大怒,将所有涉案的人员捉拿;再有人告发胡惟庸意图谋发,朱元璋最后处死了胡惟庸及其三族,并废除了宰相制度。
    胡惟庸案使数万人受到牵连,这就是明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连推荐胡惟庸的李善长,也惨遭灭族之祸!
    上边提及的“灭三族”和“灭族”是同一名词,就是指父族、母族、妻族。
    不过历史上对此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就是罪犯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
    换言之,胡惟庸和李善长都是被一门杀尽了。
    对比灭三族,灭九族就更加惨无人道了!
    九族则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一是罪犯自己一家,包括配偶及父母兄弟;二是罪犯父亲姐妹,包括她们的儿子;三是罪犯姐妹包括她们的儿子;四是罪犯的女儿和她们的儿子。
    母族三,指罪犯母亲的娘家人,包括罪犯母亲的父亲全家,母亲的母亲全家,母亲的姐妹全家。
    妻族二,指罪犯妻子的娘家,就是罪犯的岳父岳母全家。
    更有灭十族的,就是在灭九族的基础上,多了一个门生。
    门生这个就更冤枉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及第者,都对主考官自称为门生;也有一些权贵家族,在兴旺时,会有许多人投靠门下,也自称为门生。
    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方孝儒就是被灭了十族的。
    言归正传。
    公元1382年,朱元璋感觉缺乏安全感,就成立了锦衣卫这个内廷亲兵组织。
    锦衣卫虽然没有业绩指标,但是也需要向皇帝有所交待的。
    就在成立锦衣卫的当年,就查获“空印案”。
    “空印案”就是地方在空白的帐册里预先加盖好印鉴,以避免上交的报表到了京师被驳回时,就在京师往空白已盖好印鉴的报表上填写,这样就不用跑几千里回到原址盖章。
    这个事情被锦衣卫知道,立即报告朱元璋。
    朱元璋一听,这样都够胆做,背后不知还有多少事,欺瞒着朝廷!
    然后将各个地方有这样习惯的主印官员一律处死,官员的下属也杖一百充军边地。
    朱元璋还趁机把地方上的一些官吏杀了个空。
    明成祖朱棣时,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儒的父亲,就是因为“空印案”而死的。
    公元1385年,锦衣卫侦缉到官户部侍郎郭桓与北平,即现在的北京的一个官吏串通营私舞弊,他们将浙西上交的秋粮四百五十万石,仅入帐六十万石和钞八十万锭,其余均落入私人口袋。
    朱元璋责令锦衣卫从重从严处理,顺藤摸瓜,追回脏粮,这次又杀了几万人。
    郭桓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地方,中产以上的地主破家的不计其数。
    锦衣卫游走全国,在各地遍布眼线,鼓励人们互相告发。
    胡惟庸案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发生,直到六年后,竟然还有人举报别人是“胡惟庸党羽”!由此引出了1386年的“彭玉琳案”,这个案件,明朝廷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杀。
    当我们吃完饭后,其他人正在收拾行装和灌装水壶的时候,凌轩、我和萧遥剑三人,坐在小溪旁,凌轩对萧遥剑说:刚才看见的是锦衣卫。
    萧遥剑问:锦衣卫是做什么的?很威风啊!
    我说:锦衣卫是朝廷的特务机关,专门在民间搜罗各种言论和情报的。普通百姓闻之色变,人们更不敢谈论,也不敢提及。
    在明朝当官的,每天都是提着自己的脑袋上班,某天弄不见了头颅还算小事,连累族中人一起受祸才是最害怕的事情。
    我再向萧遥剑简单地说起上述关于锦衣卫的案件,萧遥剑听了,脸色都变了。
    萧遥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辞官归隐了,即使辞官归隐了,也并非就是安全的。
    正在说话间,队伍可以出发了。
    沿着山道、林道一直向着西南方向前行。
    太阳近西的时候,绕过一座小山,来到一个由多条溪流汇集成无数个小水塘的地方。
    在道路旁、山脚下有一座二进白墙黑瓦的小庙宇,掩映在红枫林中。
    长辈们决定今晚就在此地歇宿。
    长辈们走到庙前敲门,一个庙祝来开门,知道我们的情况后,让我们把行李搬进庙内。
    不过,庙里是清净之地,庙祝就让我们在庙前对开的地方开阔地煮食。
    这庙,坐北向南,背山面水,左右均是山林;庙前有一开阔地,前有小溪环绕。
    凌家族人就在庙前的开阔地,在小溪前,找了个可供洗濯的地方,支起炉灶生火煮食。
    凌轩走进庙里,给家人们打点整理地铺,萧遥剑抱着我,就看家人们煮食。
    只见家人们将洗好的大米和水放锅内,把刀板香的腊肉先煮一会,切成小块,放入饭锅内的米面上,然后又把红薯切成碎块混入其中,一锅炖就可以摆火炉上了。
    我们百多口人,要分开煮五铁锅的米饭。
    家人们一边煮,一边用木铲搞拌,怕火不均匀会煮糊了饭。
    很快,饭就煮好了,另一边负责煮青菜的家人也用溪水,煮了近十大盆的青菜。
    吃完晚饭后,太阳也下山了,满天的彩霞把开阔地成方块的水塘染红,水塘又似绿树间隔,景观非常震撼,我仿佛来到了11月注满了水的云南元阳梯田旁边。
    家人们正在赶紧在天全变黑前把家当收拾好、搬进庙里。
    这时,凌轩用一个水盆,装了热水,帮我擦一下脸,萧遥剑就直接用凉凉的溪水沾湿手巾擦洗一下身体。
    彩霞随着太阳彻底下山,也渐渐就变成蓝天上黑红的云彩。
    天全黑前,凌轩抱着我,叫上萧遥剑,走进了庙里。
    庙为二进,前边是山门有一个门廊,后边是正殿;正殿不太大,不足以全部睡得下所有的人,凌轩将正殿让给长辈和女眷们还有年幼的孩子,而他们一伙较大的年轻小伙,就睡在门廊的位置。
    我一直是凌轩照顾,所以我也粘着他旁边睡,而我的另一边,就是萧遥剑了。
    门廊是上有屋檐、前后有挡板的门厅,所以也可以挡一下凉风。
    庙祝则是住在门厅里右边的小耳房里。
    当我们正坐在被铺上时,听见萧遥剑跟庙祝在聊天。
    庙祝听见萧遥剑说中午经过彭王庙,就说:那里叫霍口。
    萧遥剑就问:这里叫什么地方?
    庙祝说:这里叫月光林。
    萧遥剑又问:为什么叫月光林?
    庙祝望了望外边的天色后说:你去打开门,望向外边的水塘,就知道为什么叫月光林了。
    我一听,立即站起来,凌轩当然知道我想怎么样,也跟着我站了起来,凌轩手拖着我的手,来到庙的门廊的大门前,萧遥剑已一个箭步窜到门前,打开了门,我和凌轩跟着也走了出来,有几个凌家子弟,听说有东西看,也跟了出来。
    这时秋风微凉,西边的天上有一弯金黄的娥眉月。
    庙祝也跟了出来,他看了看那弯月亮,说:此时月亮不在中天,这个角度看不到的。
    他带着我们向东边走,再沿着一条石板道蜿蜒走上小山的顶部,从这里,可以一览下方的开阔地。
    这时,奇迹出现了!
    我们从东边望向西边的月亮,发现那弯金黄的娥眉月,倒影在众多的小水塘中,变成天上一弯娥眉月,地上无数娥眉月!
    我们发出啧啧称赞声。
    庙祝说:这就是月光林的由来。
    庙祝又说:每当月圆正在中天时,每一个水塘的正中刚好有一个月亮,那真是非常好看!
    月光林这个地方,我在现代时,不曾到过,也不知有此景致。
    我们站的位置在东边高处,然后向西望,因为角度合适,天上的月亮就雨露均沾,为每一个水塘都装饰了一弯明月。
    正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