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没本事的就自认倒霉
作者:人间四月天A   我是医生,穿越七零当辣媳最新章节     
    几个人将张老爷子从山上背回家,刚安顿好,村部的刘会计急匆匆地跑来。
    “王医生,你赶紧去村部看看吧!这次报名的人数有点多,我们几个也没办法决定。”
    大家都清楚,这些人皆是村里的乡民,彼此也都熟识。不管是录用他们,还是不录用,都仿若行走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人。
    王小兰跟赵立汉匆匆交代几句,便与刘会计一同朝村部走去。还没走到村部,就远远地看到村部的晒谷场上人头攒动,喧闹异常,仿佛一锅煮沸了的水,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不绝于耳。
    “这回招工,说什么也应该轮到我们家了。”
    “这事,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也不是一碗水端平的,有本事的就可以上,没本事的就自认倒霉。”
    “你的话我不爱听,你又不是领导。”
    “人家是招的技术工,不是打杂的。”
    “这不是拿锄头把子,只要有力气就能干的。这是要识文断字的才能做得了。”
    在他们的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说得没错,我们面对的是机器,不是泥土。”
    他们一听这声音,知道是王小兰来了,众人自然让出一条道来。
    队长面对叽叽喳喳、吵吵嚷嚷的村民,正愁眉不展、束手无策,一见王小兰的到来,便喜出望外,仿佛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又仿佛是在沙漠中发现了一泓清泉,更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王医生,你可来了。这些人说什么要求进厂,年轻人还好说,就是这些大爷大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怎么解释他们都是听不进去。
    王小兰接过报名的名单,看了看,私下和他们聊了几句。
    然后,她拿着名单清了清嗓子,说道:“静一静,大家都想进厂工作,是件好事。我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厂的支持,这次药厂招的是技术工人,根据我们村现有的文化水平,我们把条件放宽了,必须是小学毕业,才能招收。这是最低要求,如果这个条件没达到,我们是不能招收的。”
    围观的村民,一听这话,就开始议论起来。
    “这个要求也太高了,看来村里能进这个药厂的人就没有几个了。”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挤进来,道:“依你们的要求,那我家四个小子没有一个有希望的。你们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我们家实在太穷了,大儿子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到现在还没成家,姑娘嫌弃我们家穷,不愿意到我们家来,这次说什么你们得安排一个吧,解决我们家的难处。”
    这个中年汉子,名叫唐山林,家里四个男孩子,没一个识字的,大孩子唐树根,老实巴交的,除了能干点力气活外,就没有什么特长。老二眼睛有问题,视力几乎接近失明,老三腿脚有毛病不能正常行走,老四年纪还小只能在村里放牛。
    这样的家庭,确实很困难。
    王小兰想了一会儿,实在没位子安置他。
    “唐叔,你家里确实困难,听说你媳妇的腌菜做得很好,你让他去酱菜厂吧!你空闲时也可以在家里做一些,卖给我们厂。你大儿子的事,我们会想办法的,如有合适的岗位,我们优先安排。”
    “行行!”
    这时成刚挤了进来,来到王小兰面前,恭恭敬敬地递上了自己的一份简历,和一份营销计划。
    王小兰接过他递过来的简历,心中不由得一震,在如此众多的应聘者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递简历的!
    她不禁又多看了他一眼,这孩子生得一副仪表堂堂的模样,犹如临风的玉树,挺拔而俊秀。一米八的个头,更显气宇轩昂。说话温和有礼,如潺潺流水,润泽人心。
    王小兰一边看他的简历,一边问道:“你是高中毕业?”
    “是的,刚毕业的。”
    “你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去外面闯一闯,为什么会选择我们村办厂?”
    “我是想,可我一点经验也没有,再加上我爹去年摔伤了腰,干不了重活,我只能留在家里发展。我想只要肯吃苦,在哪里干都是一样。”
    王小兰对他的回答算是比较满意。
    “你是应聘营销职位。”
    “是的。”
    “这个营销职位不合适。”
    成刚一听,就紧张起来,顿时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涨红着脸看向王小兰。
    王小兰低着头看他的简历,慢慢地说道:“这样吧!你去药厂当副厂长,愿不愿意?”
    成刚一听,一脸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问道:“是真的吗?”
    “是的,不过,咱们把丑话说在前面,给你三个月试用期,如果行,你就干下去,我们还会给你涨工资的。”
    成刚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会的,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
    在场的年轻人看到了成刚不但应聘成功,还是副厂长,羡慕不已。
    有人说道:“有文化真好,成刚一下子就应聘上了副厂长,赶明儿,叫我家的小柱子,赶快回学校完成学业。”
    “我也是,叫我闺女也去学校去认几个字。”
    其中一个中年妇女,惊讶地道:“什么?你还送闺女上学,闺女是赔钱货,我才不愿意送。”
    王小兰一听她说这样的话,心里很是不满。
    她抬起头来,瞪了她一眼,又环顾了大家,道:“我将来还要办服装厂,需要设计师,还有缝纫工。还有康养医院,这些都是需要有初中文化以上的,有的职位需要的是大专生和大学生。而且他们的待遇比现在的工人工资高出很多倍。”
    众人一听,现在工人的工资,都让他们都羡慕不已,大学生的工资比他们还要高,这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吗?
    王小兰聆听着大家的议论,目光再次落在刚才说话的妇人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那位大嫂方才有言,女孩子乃他人之属。然而,若女孩子接受了教育,有了文化,岂会遭受夫家欺凌?而且,她们走出家门,定能觅得称心如意的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彼时,谁还敢小瞧我们妇女?大嫂,你说是不是?”
    那位大嫂,被王小兰这么一说,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我们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人群中马上就有人道:“王医生说得对,你看赵立汉对她多好,我们都是嫁了人的人,夫家对我们好不好,大家心里明白。”
    “赶明儿,我也送我闺女去上学。”
    一个下午的面试,终于敲定了她所需要的人员。
    王小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道:“我现在宣布一个任命,队长的媳妇王小林,出任酱菜厂的厂长。”
    王小林惊讶地问王小兰:“我行吗?”
    “我说你行,你就行,你在药厂干了这么久,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再说你是初中毕业,又会做腌菜,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我手头上的工作,谁来接管。”
    “这个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人了,明天会去同你办交接手术。”
    众人一听这话,就议论开了。
    “做姑娘的时候,家里父母不让我上学,说什么女孩子会做家务活就行了,嫁到夫家伺候公婆就行了,看来没有文化,只能干粗活。”
    “看来我家里娶媳妇也要娶有文化的,情愿多出点彩礼。”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的时候,有人匆匆地赶来,在王小兰耳边说了些什么。她脸上突然变得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