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莫欺少年穷
作者:青松白雪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最新章节     
    李家兄弟说话被吴立强听到了。
    他凑上前惊讶道:“你们一家竟然要全部搬到县城!”
    “听三不听四的,谁说全家要搬到县城,你听岔了。”
    “刚刚你们明明就是这么说的。”
    吴立强据理力争。
    去县城住可是天大的好事,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他要是能去县城得拿着大喇叭在村里喊上几天几夜。
    李明清看了他一眼道:“还有一个多月来搬去县城。”
    村里人早知道晚知道都得知道。
    知道就知道吧。
    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我了个乖乖,你们老李家渐渐地全搬到城里了。之前你大哥搬到县城时乡亲们就说你们早晚全得搬到县城,到时候只留下你爹娘老两口留在村里。”
    听到这话李家三兄弟彼此对视i一眼没再说话。
    “李医生,我们先走了。”
    溺水孩子的父母过来一脸感激的说道。
    “走吧,下次可不能再到深水区,呛水是不是特别的难受?”
    男孩子点点头。
    “我家就住在隔壁村,李医生要是有时间就来家里做客,今天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怪不好意思的。”
    “没事,孩子今天受了惊吓快带他回去吧。”
    一家三口离开的时候口里念叨着。
    “神医啊,怪不得别人说李家村有个小神医,确实厉害。”
    活生生的例子,李明清趁机教育妞妞他们。
    “看见了吗,夏天去河边要小心,不能去特别深的地方,要不然容易出事,记住了吗?”
    “爸爸我们知道了。”
    “叔叔我们知道了。”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到九点多钟电影才放完结束。
    就这么短短放电影的功夫,村里人差不多全都知道李明清搬家的事。
    最先过来的是周京立。
    一听说之后立马过来找他。
    “听说你过两天要搬到县城,是不是真的?”
    “对。”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样你们的房子就空出来来了。你也知道房子长时间不住人——”
    在听到周京立的第一句话李明清就知道他的小心思了。
    就是想住进家里。
    还真是敢想。
    下乡这么多年一年比一年缺心眼。
    “别想了,不可能让你住进来。”
    原本还神采奕奕的脸在听到这话后立马垮了。
    “为啥不行?”
    “我家为什么要给你住,想住新房自己盖去,就想着占便宜,想的挺美。”
    李明清直言不讳的说完拉着孙佳雪离开。
    走了两步王麻子又凑上来。
    他笑呵呵的说道:“恭喜啊,真成城里人了。不过,你爹娘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就这么办。”
    “你不会是不想让你爹和你娘跟你们一起去县城吧?”
    “随你怎么想。”
    一个两个凑上来就说这事。
    比当事人还要关心,明里暗里的问些乱七八糟的。
    不用想都知道现在有人说他不孝顺。
    发达了就抛下亲爹亲娘。
    当初他大哥刚搬到县城住的时候就有人说过。
    更何况是他到县城。
    刘香幸灾乐祸道:“娶了媳妇忘了娘喽,佳雪,好本事啊,以前还说我对吴老婆子不好,你瞧瞧你,到你自己身上不还是会干出一样的事嘛。”
    可算是被她抓到把柄了。
    就说枕头风是最容易吹得。
    除了李狗蛋这个混不吝的,和他过得这几年真是辛苦。
    孙佳雪一脸懵逼的看着她。
    “刘香,别瞎说,我没有这样想,我和婆婆的关系可好了。”
    “哼,说的倒是好听。”
    李明清听着自家媳妇毫无杀伤力的话,开口说道:“先管好你自己吧,日子过得跟屎一样还有脸管别人家的事。你做出来的那些丑事在古代可是要浸猪笼的,这个时候就算不用浸猪笼也得去里面蹲几天。”
    这个时候的流氓罪可不是小罪。
    严查严打,乱搞男女关系要坐监牢。
    刘香缩了缩脖子,不满道:“这都是哪辈子的事了,过去的就过去了。”
    “你说过去就过去了?吴立强每次看见你恨不能揍你一顿。”
    “现在说你的事呢,别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扯。”
    “谁让你没事找事。”
    李狗蛋路过这里看了一眼刘香连停都没停。
    自找麻烦。
    别惹祸到他身上就行。
    “李狗蛋!你给我回来!没看见别人欺负你媳妇吗?”
    他直接当没听见继续往前走。
    李明清笑着道:“看吧,没人不烦你。”
    刘香没再说话拔腿就跑。
    ——
    次日中午。
    村里来了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婆子。
    来到李明清门口就开始哭嚎。
    “天杀的,我那大孙子来李家救命,结果身上被弄出来不少的青痕。那么小的孩子真是可怜啊,我们当老人的看着真的很心疼。”
    李老婆子听见声音最先过来。
    “说什么呢!”
    “李家必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我把大孙子来的时候身上可没有淤青,怎么来这一趟身上就有了?是不是李明清暗地里虐待我孙子。”
    李明清出门听到这番言论差点笑出声。
    老婆子口中孩子身上的淤青肯定是做心肺复苏的时候留下来的。
    那可是救命留下来的。
    这么多年头一次碰见这么蛮不讲理的老人。
    怕是来医闹讹钱的。
    昨天过来的一家三口看起来不是这样无理取闹的人。
    怎么来的两个老人这么凶神恶煞。
    难道真应了那句话:歹竹出好笋。
    “李医生是谁?”
    “我就是。”
    “你?”
    老头子看着他上下打量了几眼。
    半分钟后。
    捶胸顿足的喊道:“怪不得啊,怪不得我宝贝孙子身上有不少的淤青,这么年轻的医生竟然被称为神医,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去的。”
    “是啊,咱们可怜的大孙子啊。”
    李明清看着两人表演。
    这演技可以得奥斯卡金像奖了。
    “哭成这样还以为你们家里死人了呢。”
    他向来毒舌。
    听到这话原本哭喊着的老两口一口气停在嗓子眼。
    年轻人说话还真是不中听。
    “你这是说的啥话,这不是咒我吗!”
    “不好意思,哭成这样还以为你们家里有人去世了。既然没人去世你们哭成这样是什么意思?”
    李老婆子恶狠狠的再次确认道:“你是李明清?”
    “是啊。”
    “昨天我家孙子从你这里回去胸口就有明显的青痕,平常我们舍不得对他动一个手指头,你却给孩子身上弄出青。”
    “别说的跟真事似的,你要是真的疼你孙子怎么会让孩子去水库,去水库就算了还让孩子溺水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你这个奶奶当得真是不称职。”
    老婆子被说气的喘着粗气。
    她是来讨要说法的,怎么还被指责了一顿。
    “你这庸医,必须赔钱。”
    “钱?一分都不会给你,愿意在这里嚎就继续嚎,不嫌累可以嚎到晚上,让乡亲们过来看热闹,一大把年纪丢人丢到别的村了。”
    他说完就坐在前面的石头上。
    既然想表演那就演全套吧。
    正好闲着没事,就当看话剧了。
    李大花骂道:“你们还真是没良心,人家明清把你孙子从鬼门关拉回来,一句感谢都没有也就算了,还来胡说八道,良心被狗吃了。”
    “你懂什么,我家孙子身上确实有青。”
    “有青就有青呗,救回来一条命就够烧香拜佛了,那是救人留下的。”
    郑老头也道:“就是说,好人没好报。”
    吴老婆子附和道:“要不是明清,你们就只能黑发人送白发了。”
    “好啊,没想到你们李家村是这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我们帮理不帮亲,明清是什么样的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这么说话是要遭报应的。”
    老两口当然知道李明清是什么样的人。
    要不然也不会来。
    听说李明清医术好,家里还有钱,这才来的。
    又听儿子儿媳妇说他年轻,觉得他应该会花钱了事。
    他们是背着家里人来的。
    哪里想到虽然年纪轻轻但真的沉得住气,根本就不搭理他们。
    还有这些李家村的乡亲们。
    全部帮忙说话。
    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你们别看我们没权没势就仗势欺人。”
    “没理就麻利的走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你儿子知道你们这忘恩负义的行为吗?”
    老两口实在没脸再待下去,小跑着走了。
    郑老婆子道:“这老两口我认识,是我娘家村的。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什么讲理的人,没想到老了还是这样。不过他们的儿子倒是个难得的品行端正的人。”
    “昨天我看那俩年轻夫妻挺通情达理的。”
    李大花看着坐在那里优哉游哉的李明清,实在憋不住的问道:
    “你们真的要搬到县城吗?”
    “是啊,下个月再搬。”
    “你算是闯出去了,我看都能搬到省城。以后村里要是有啥事找你可不能装不认识我们。”
    红斌娘立马回道:“那不能,明清不是这样的人。”
    “说的也对,这几年能吃上饱饭全感谢他。”
    郑老头看着一旁吸旱烟的李老头,问道:
    “老李,你也跟着去县城吗?”
    “我不去,还是住在村里比较舒坦,还能跟大家伙聊聊天。”
    “我还以为你们老两口跟着一起去呢。”
    “看看我的身子骨杠杠的,得在家挣工分。再说了,还有大妞向东他们在家呢,舍不得离开村子。”
    赵水根说道:“等明清一搬走,估计会有人惦记他的新房子。”
    “这有啥好惦记的,又不是不回来了,每周会回来的。”
    “我还以为搬出去就很少回来。”
    “那不会,就是为了妞妞上学,星期就回来了。”
    王大凤听见这话凑到孙佳雪身旁贱兮兮的问道:
    “你是咋想的,有了儿子咋还对妞妞这么好?”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孙佳雪整懵圈了。
    啥叫有儿子了就不能对闺女好。
    “嫂子,没啥区别。”
    “知道你家明清能挣,但闺女可不能跟儿子比,家里的东西得给俩儿子留着才对。”
    “也没啥,妞妞有啥两兄弟也有。”
    “搞不懂你们一大家子是怎么想的。”
    李明清和吴胜利几个人正聊的起劲。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城,再待下去我真成这村子里人了,看看我现在多入乡随俗。”
    李明清道:“再过几年,我觉得你们可以先看看高中的书。”
    “看那玩意干啥,上工用不上。”
    “上学的时候就没学会更别提现在了。”
    说的完全在理。
    谁上完学还想着学习的。
    点到为止,李明清也没再多说。
    不过赵有才听进去了。
    “我觉的明清说的在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反正晚上闲着也没事,大家在一块正好找点事干。”
    何静也道:“我觉得有必要看书,说不定咱们能进工农兵大学。”
    一说这个大家伙都来精神了。
    谁不想进工农兵大学呢。
    “成,晚上回去咱们就看书,一人负责一天,正好现在不忙。”
    周京立低声骂道:“傻叉——说什么信什么。”
    坐在他旁边的程有峰听到后压低声音道:“怎么能这么说呢,明清天南海北的走,见多识广,肯定不会坑咱们得。”
    “那可说不准,知人知面不知心。”
    “又不是问咱们要钱,只是说让咱们看书而已,有什么好不知心的。你啊,就是想太多。”
    “你们这群傻子被他骗的团团转,他要是真的为了咱们好就应该把新房空出来的时候让咱们住进去。”
    程有峰没再说话。
    想的怪美。
    李明清见周京立盯着自己,朝他看过去。
    “别老想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本事自己挣。”
    来村子这么多年啥也不是。
    一门心思惦记别人的东西还有理了,真是好大一张的脸呐。
    “看不起谁呢,莫欺少年穷。”
    “还在梦里没醒呢,你是少年吗?马上三十而立了,能说出这话真是厚脸皮。”
    他说完这话转头哼着小曲看着一旁跑来跑去的小孩。
    正在飞奔着追蜻蜓。
    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晴天之后大路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蜻蜓。
    村里的孩子也不嫌热,追在蜻蜓后面跑来跑去。
    整个村子传来熙熙攘攘的小孩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