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舍车保帅
作者:桃之依   脏唐之醉卧美人膝最新章节     
    随着李令月的意志消沉,让忠于李隆基的刘幽求觉得机会来了!
    刘幽求便与右羽林军将军张暐密谋,以羽林兵诛杀太平公主李令月,好为李隆基在朝中彻底扫除障碍。
    事后刘幽求令张暐密奏李隆基,曰:“宰相窦怀贞、岑羲,俱为太平公主一党,扰乱朝纲。若陛下不早做决断,将来必成大患。若一朝出事,则太上皇何以安度晚年?古人云:‘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与刘幽求恳请陛下诛杀此贼,以正朝纲,臣等必誓死相随!”
    李隆基听后,心中十分感动,毕竟他又何尝不想如此,张暐说的与他心里想的完全一样!
    但为了不走露风声,李隆基不动声色的回道:“张将军回去代朕转告刘卿,此乃大事,要徐徐图之,切不可轻举妄动!朕相信他定可像张汉阳(张柬之)那样匡扶社稷、重振朝纲!”
    张暐将李隆基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刘幽求后,刘幽求心中明白李隆基虽然表面没有答应,可在言语中已经暗示自己要像张柬之那样拨乱反正,这已经摆明了他是支持自己对李令月等人动手的!
    想到这里,刘幽求命张暐下去秘密准备,等时机成熟了就诛杀李令月等人!
    张暐回去之后,想着此等大事,自然是多一个帮手,就会多一份希望,就去找了自己的好友、侍御史邓光宾。
    邓光宾见张暐登门拜访,立刻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两人边喝边聊。
    酒至半酣,张暐将自己的来意向邓光宾和盘托出。
    邓光宾听后沉默不语,毕竟此等大事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又岂会轻易答应。
    张暐见邓光宾没有表态,说道:“此乃匡扶社稷之事,邓兄为何还要犹豫?”
    邓光宾回道:“非是光宾犹豫,此事若无太上皇与陛下的旨意,等同于谋逆,光宾又岂敢轻易答应!”
    “男子汉大丈夫,本应顶天立地,邓兄怎么如此懦弱?”
    “此事非同小可,你容我想想!”
    见邓光宾不置可否,张暐也没有再过多逗留,起身告辞离开了!
    见张暐要走,一道靓丽的身影从窗外迅速离开。
    皇宫,紫辰殿,李隆基刚刚搂着武莹莹躺下,还没来得及宠幸,就见高力士急匆匆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陛下,大事不好了!”
    虽然有点扫兴,可李隆基也知道高力士不是没有分寸之人,若无大事,他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打扰自己!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隆基一边说着,一边披了件衣服,从床上坐了起来。
    高力士来到李隆基身边,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之后,李隆基脸色一变,怒道:“真是个蠢货,此等大事怎可轻易示人?”
    高力士问道:“那陛下打算怎么办?”
    李隆基心里明白,这样重大的事情,本应该严守秘密,可是张暐却轻易地将此事告诉了侍御史邓光宾。
    在背后秘密策划谋害太平公主,一旦让自己的父亲和太平公主知道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但策划之人要人头落地,就连自己也要受到牵连。
    李隆基面若死灰的看着高力士,问道:“以你之见,予该怎么办?”
    高力士回道:“既然陛下能在邓府之中安插眼线,太平公主也未尝不会。何况那邓光宾今晚也未曾表态支持,谁敢保证他明日不会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或太上皇?以奴才之见,唯今之计也只能舍车保帅了!”
    李隆基明白高力士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将刘幽求等人抛出去,作为替罪羊,以此来消除父皇与李令月的疑虑,来保全自己!
    要舍弃刘幽求,李隆基的确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之前李隆基就曾为了自保抛弃了姚崇与宋璟,可那二人最多只是站在自己一边罢了,并非自己的亲信。
    可这刘幽求与自己交往多年,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的死党,要将他推出去,李隆基自然是舍不得的!
    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心中的不舍,连忙劝道:“陛下,自古成大事者必有流血牺牲,何况刘大人有大功于社稷,太上皇也未必会真要了他的命!就暂且让他受些委屈,等陛下将来坐稳了江山,再好好补偿他也不迟!”
    李隆基听后也觉得高力士所言不无道理,于是命人连夜将刘幽求等人的罪状开列出来,上奏于太上皇李旦。
    次日上朝之后,太上皇李旦看了李隆基的奏书,勃然大怒,当即传旨将刘幽求、张暐和邓光宾三人逮捕入狱,交由刑部严加审讯。
    刑部审理之后,刘幽求三人对所犯罪状全都供认不讳,但也全都坚持此事与李隆基无关,是自己三人的主意。
    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审理完之后,上奏太上皇李旦道:“刘幽求挑拨离间陛下骨肉亲情,等同谋逆,以臣之见应当判斩刑。”
    见刑部上书要将刘幽求等人处死,李旦看后摇了摇头,似乎也有些不忍,但仍传旨将三人收监、择日问斩!
    李隆基见状,为了保住这两个人的性命,不得不亲自出面,为刘幽求等人向太上皇李旦求情。
    李隆基上奏父亲李旦道:“父皇,刘幽求曾为大唐朝廷立有大功,还望父皇能从轻发落,以免寒了功臣们的心。”
    既然皇帝开了口,李旦自然也不再坚持,于是从宽处理,将刘幽求流放至封州,张玮流放到峰州,邓光宾流放到繍州,将三人全部发配到了岭南。
    刘幽求被流放后,太上皇李旦又将萧至忠与郭元振重新提升为宰相。
    这时,位居宰相的有七人,他们分别是:窦怀贞、崔时、魏知古、陆象先、岑羲、萧至忠、郭元振,即使不算上崔时,李令月在朝中的力量依然大于李隆基。
    退朝之后,李令月命人将崔时叫入府中,问道:“澄澜,以你之见,此次的事是否乃刘幽求等人自作主张、与三郎无关?”
    崔时心中明白,若无李隆基的点头,张暐又怎敢去拉拢邓光宾?他将刘幽求等人抛出,无非就是舍车保帅罢了!
    由此可见李隆基的政治手腕之狠辣,为了达到目的任何人都可以抛弃!
    见崔时沉默不语,李令月冷笑道:“三郎心里的伎俩,姐姐又岂会不知,他无非是想以此事证明他无意针对姐姐,好让姐姐麻痹大意罢了!”
    “既然姐姐知道,那更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既然他能在邓光宾府中安插眼线,姐姐府中也未必没有,以澄澜之见,姐姐之前准备的替身或许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