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世界历史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赵国王宫
    “元才,华夏对于借粮给我们怎么说?”袁愧心中十分担心,赵国正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遇到了旱灾。
    “粮食没有问题,最高可以借200万石粮食给我们,这些粮食会从凉州一带筹措,我们安排人到边境运输。
    不过,利息仍然要支付。”高干说道。
    “理解,华夏就是大统领刘恢也没有权力将这么多粮食送人,只要解决了眼下困难就行。”对于这一点,袁愧是理解的,他在华夏多年,华夏的政策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
    “叔外祖父,最近有谣言,说因为我们改革招致天怒,才引起的干旱。”高干原本不想告诉袁愧,袁愧是自己长辈,年事已高,不应该让他操心,但是他清楚,袁愧一定很快就会知道这件事情,与其隐瞒,不如如实告诉他,大家也好商量对策。
    “你的意见呢?”袁愧眉头微微一皱,他很快想明白了,这不过是一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制造的谣言。
    “我实在不知,不过,我问过友若组长。”高干能力不错,并且为人谦和。
    “友若怎么说?”袁愧急忙问道。
    “友若认为,只需要在报纸上质疑造谣者,如果真的是天怒?为何周边有些国家干旱比赵国更加严重?
    同时,请教华夏气候方面的人,告诉大家,打雷下雨、刮风、太阳这些天气变化就和春夏秋冬一样,是天气自然变化引起的……”。
    袁愧苦笑着说道,“赵国启智任重道远!
    如果是现在的华夏,谁制造这样的谣言,恐怕将被所有的人骂。”
    “还有一事,我们向华夏申请的一亿华元贷款已经批准了,同时,准许我们在华夏境内招商。
    与此同时,最新一期的赵国营商环境评分我们也大幅度提高了。”高干说到这些,有些兴奋。
    “元才,老夫还是那个意见,赵国唯一出路就是紧跟着华夏,我们出点钱把边防交给华夏。
    对于赵国来说,只要百姓富裕,国内民主和平,王室就能继续存在。
    你也必将被写入赵国的历史。”
    袁愧的话让高干有些激动,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拒绝青史留名。
    对于赵国来说,现在是全新政治制度,将来必定写入赵国的教科书之中,到时,不想青史留名都不可能。
    想到这些,高干有了更多的动力来推动改革。
    “孟起,粮食的事情怎么说?”马腾有点焦急,周边国家都多少不同程度受灾,对于他来说,现在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华夏身上。
    马超急匆匆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道,“父王…,二…二弟找到华夏…,华夏答应可以最多借80万石粮食给我们。”
    “太好了!”马腾有些激动。
    “粮食需要我们自己运输,走陆路和海路我们自己决定。”马超第一次对华夏感观不错,一直以来,在他心里,华夏就是强势,以势压人。
    “有了这些粮食,就能度过大旱了。
    这些粮食的成本加给百姓,另外增加一成税收。”
    “喏!”
    “华夏驻军的事情你有什么打算?”马腾问道。
    从内心深处,马超有点反感华夏驻军。
    军事上,他有极强的自信,在他看来,有自己在,周边国家谁也不敢惹北凉国。
    他和董衡接触时间比较长,他深知,华夏这些人太阴险了,和华夏结成军事同盟他是有顾虑的。
    不过,他更加清楚,在自己父王马腾的心里,和华夏走近是长远战略,自己后来能和马铁竞争,也因为自己支持华夏驻军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自己现在反对,恐怕政治上会出问题,甚至引起马腾的担忧和猜忌。
    “父王,华夏驻军的事情只有少部分细节没有谈完。”
    马腾微笑着说道,“孟起,你要记住,人生往往选择大于努力,国家也是如此。
    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华夏,我敢断定,未来华夏会有很长时间持续向上发展。
    我们的制度、人口等决定了北凉国未来只能仰人鼻息。
    如果和华夏走近,只要我们不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短时间内我们无忧矣!”
    马超点了点头,赞同也许是因为认同马腾的话,也许是不敢反对。
    华夏恢都城
    文教院今天正在召开一场会议,会议内容就一个:修订世界历史。
    刘备四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坐在会议桌前,刘备缓缓说道,“华夏这些年,对于汉朝的历史,尤其是后汉的历史进行了修订。
    历史修订参考了大部分文献资料和考古(说直白点,就是挖人家陵墓)。
    而摆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修订世界历史。
    这份工作只靠我们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国家合作才行。”
    刘备话音落下,大家议论纷纷。
    作为文教院的顾问,卢植自然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他开口说道,“修订历史是为了更好面向未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用春秋笔法去包装它。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以前我们的历史,还是周边国家的历史,无一不存在对当权者吹捧的嫌疑。
    因此,我们需要最真实的历史故事。”
    管宁接过话说道,“我依然记得,多年前大统领就说过,对于辽东来说,无论对错,他希望的是如实记录历史,只有这样,大家才好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
    这些年,我们从没有限制的皇权之中,发现权力没有制约带来的破坏力,也能从地方官员和豪强勾结之中,看到百姓的艰辛……”
    “我们修订历史没问题,其他国家同意吗?真实的历史一旦出现在大家面前,王权政治必然受到冲击,他们愿意看到?”
    “自然不愿意。”
    “那如何说服其他国家?”
    ~…
    瞬间,会议室议论声不断。
    刘备说道,“说服其他国家无外乎两步:
    第一步,先制造舆论,渲染真实历史的作用以及虚假历史的危害;
    第二步,通过联合国,成立一个世界历史修订小组。
    这样一来,想反对恐怕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