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募兵和兵役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华夏百姓大会下院最近正在为服兵役立法争吵不休。
    “如果每个人都要服兵役,华夏根本需要不了这么多将士。”一位会员说道。
    “如果不立法服兵役相关法案,如果一旦发生外敌入侵的大战,如何保障国家不被侵害?难道学以前的朝廷,强行抓所有适龄的人入伍?”随即有人反驳道。
    “以华夏如今实力,谁能侵犯华夏国家?”
    “此言过于幼稚,未来的事情谁能保证?
    何况立法的目的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
    “兵役法案应该落地,每名华夏成年男子服兵役是基本责任。
    这还能磨练华夏百姓性格。”
    ………
    看着吵闹的人群,下院院长审配敲响了手里的木锤。
    很快,大家停了下来。
    审配接着说道,“我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华夏百姓服兵役的草案是上院起草的。
    对此前相关法案进行了修正。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百姓大会其中责任之一。
    预计华夏百姓今年总人数将超过6500万人。
    所有成年男子都服兵役显然不太现实。
    不过,各郡的武装部队完全可以承担民兵训练的基本任务。
    加入军队优先按照选拔条例进行,如果需要扩充部队时,各地民兵直接转入后备兵源之中。”
    审配的话大家依然在不停讨论。
    “审院长,这样一来,地方各郡武装部队权力是否过大?”一名会员开口说道。
    这种担忧很正常,以辽东郡为例,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达到服兵役的男子超过三十万,如果由地方训练,必将产生隐患。
    “我认为没那么严重,首先,各郡武装部队上限是300人,只有这300人才有军事武器装备,华夏的各大兵工厂不属于地方。
    另外,郡里的武装部队只负责达到服兵役人的训练。
    按照上院提案,辽东郡实际需要服兵役的男子最多三万人左右。”
    “你的第一条我认同,第二条并不合适。
    将士训练仍然不能归于地方。
    地方武装部队和军队训练有所不同,地方武装部队是保证地方安全的,是维护地方稳定的。
    军队是对外的,是保护华夏安全的。
    前者是以排除隐患确保百姓安全为前提。
    后者是杀伤敌人减少自己伤亡为目的。
    说句实话,前者以防守为主,后者以进攻为主。
    防守的人教进攻的人进攻?
    这样并不可取”。
    “有道理,现在华夏太大,服兵役以战略区就近为原则。
    服兵役将成为华夏百姓的义务和基本责任。
    不过,华夏现在并不缺少兵源。
    眼下依然以目前募兵为主。
    如果募兵兵源不够,将启动正式服兵役制度。
    地方武装部队没必要掺和到华夏军队之中来。”
    ……
    就这样,一群人经过几天争论才将兵役法案落实下来。
    华夏最终采取募兵制和兵役结合的办法。
    各地民兵依然保留,只不过成为自愿选择,各郡武装部队每年不低于十五天对其进行军事训练。
    大统领府,荀彧坐在刘恢面前。
    他递了一支烟给刘恢,刘恢接过来没有点上。
    他看了一眼荀彧,“你的意思是南方一些郡土地面积太大了?”
    荀彧点了点头,“大统领,南方的郡我们基本是继承朝廷而来。
    当初朝廷这样划,主要是南方人口太少。
    随着不断开发,南方人口增加很快。
    一些郡人口增加是一回事,主要是面积太大,各郡不便于管理。”
    刘恢点燃香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点他是知道的。
    南方扬州和交州、益州个别郡比未来一个省还大。
    华夏现在减少州这一级,地方上就是郡—县(区)—乡镇—村,以牂牁郡为例,比后世贵州省的面积还大。
    交通又不便利,很难对地方进行管理。
    “荀院长,让华夏负责地理勘测的人将各郡地理面积、山水、人口数量等拿出一份方案出来。
    你也清楚,今天的华夏并不是谁一个人能一言而决。
    这事必须要通过百姓大会才能实施。
    不过,这事眼下不用急,最好是让地方提出来。”
    荀彧笑了笑,他明白刘恢的意思,那就是等到地方政府感到力不从心时,他们会主动提出,这样更好解决,华夏中枢对地方不能过度干涉。
    “大统领,各郡发展经济不用我们参与以后,我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荀彧感叹道。
    “我们现在都要转型,在我想法之中,未来大统领府,也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一帮人,未来主要是制定战略,帮助国家把握方向就行。
    地方政务主官都是民选的,他们自然会对其负责。”
    荀彧想了想,“大统领是担心中枢干涉太深回到从前?”
    “有这个担心,但是并不怕,因为这些人是民选的,他们不会听从我们。
    就像去年地方不少太守批评我一样。
    以前,朝廷那种结构,他们就算有意见,也绝不敢批评自己上级。
    而去年因为各地订单问题,我们没少被他们口诛笔伐。
    但是这是正常现象,说明他们搞清楚了自己职责。”
    刘恢所说的这一点,荀彧也是感受得到。
    刚开始被人批评,荀彧心里有点难以接受,后面看到有些人连刘恢都批评,他也就逐渐释怀了。
    “大统领,对外方面,在贸易和军事上面有了雏形。
    今后华夏政府应该还会做些什么?”
    刘恢想了想,荀彧问的问题他想了很多年。
    “贸易能让两个国家紧密联系,这是基础。
    军事方面除了维护和平,也是要保障我们华夏的上院利益。
    接下来,科技、文化将成为华夏对外的主要方向。”
    “大统领指的是产业链吗?”荀彧问道。
    “产业链只是其中一环,你应该知道,华夏为何要力推专利法案?”
    荀彧回答道,“因为华夏可以通过专利法案,尤其是国际专利法案,对一些技术形成专利壁垒。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率先研发的技术来限制其他国家进入的门槛。”
    刘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