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割韭菜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差不多半刻钟后,马奇文笑呵呵的坐了下来。
    “胡先生,我有一个办法?”
    胡新很是好奇,“大对庐想到了什么?”
    此时二人凑在一起,像足了准备坑人的奸商。
    “我的想法是,让大家分开组队,大家把钱凑在一起购买。”
    由于高句丽太小,互相都是熟人居多,因此对高句丽策略是明码标价,而不是采取拍卖。
    “我不了解你们国家,这些贵族有多富?”
    “肯定不如你们中原的世家豪族。
    但是,我估摸三个人一组,凑个3000斤—5000斤黄金还是有的。”
    胡新差点把胡子扯掉。
    “你们国家哪儿来这么多黄金?”
    “哦,主要是向肃慎贩卖粮食换来的。”
    肃慎主要位于毛子国远东和后世黑龙江部分地区。
    “肃慎黄金很多?”
    马奇文笑了笑,“不少。”
    胡新立即平复下激动的心情。
    “你的意思是,这些贵族能拿出10万斤黄金?”
    “据我所知,差不多。”
    这下胡新有底气了。
    第二天,展览店铺出现了很多人,当一件件玻璃制品拿出来后,所有人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简直是鬼斧神工。”吴也此时也是震惊得不知如何描述。
    胡新内心想笑,此次到辽东,拿出来的基本都是一些普通的玻璃物件,因为想到对方过于贫穷。
    第二天的展览结束后,马奇文通过亲信把大家凑钱的主意传达下去,这样一来,大家就开始根据自己感情深浅组队。
    第三天,让胡新没有想到,大家凑过来的黄金11.3万斤,珠宝价值2.2万黄金。
    不过,黄金基本全是像沙子一样大小,和中原黄金不太一样。
    “胡先生,我的酬劳能不能用玻璃瓶代替。”
    听完马奇文的话,胡新差点笑了出来。
    为了逼真,他表示要和这些海外商人商议,等了一刻钟后,胡新告诉马奇文,“大对庐,我和他们商量了一下,他们同意,你的酬劳是一万三千五百斤。
    这两件玻璃价值斤,另一块价值5000斤。
    经过我劝说,他们同意全部给你,当作你的酬劳。”
    马奇文听后大喜,激动的说道:“谢谢”。
    胡新差点没憋住。
    马奇文接着看了一眼胡新身后,“胡先生,你们那尊马匹卖不卖?”
    马奇文看到过,心里一直心心念念。
    “实话告诉大对庐,这马匹是步度根首领要的,价值5万斤黄金。”胡新边说边伸开手掌比了比。
    马奇文吞了吞口水。
    “胡先生,我们已经是朋友了,能不能便宜点卖给我?”
    “大对庐,此事我无法做主,不过,我们一起去问问这些海外商人。”
    “好好”马奇文激动的说道。
    他可不敢得罪胡新,因为胡新告诉他,他是中原朝廷的人,还特意拿了令牌给他看。《肯定是假冒的,只有这样,对方才不敢见财起意》
    并且告诉他,这些送了一件宝物给天子,天子当场下令,必须确保这些人安全。
    由于刘宏喜钱财是众所周知,马奇文也没有怀疑。
    经过胡新的“说情”,双方经过残酷的讨价还价,最终以3.7万斤黄金成交,马奇文用了2.1万斤黄金和价值1.6万斤的珠宝才买下这稀世之宝。
    最近不知何时,草原流传着一个故事,那就是天神把一尊神兽藏在了草原之上,谁找到了,谁就是鲜卑之主。
    据说,这尊神兽,全身晶莹剔透,上面还有鲜卑文字。
    轲比能听说消息以后,立即派人查这则消息真伪。
    步度根同样如此。
    各部大人也在蠢蠢欲动。
    胡新一行回到了襄平,当知道此行得到了超过13万斤黄金,刘恢大感意外。
    “殿下,你看这就是他们黄金。”
    刘恢看到面前一颗一颗黄金,像沙子一样,他明白了。
    “老胡,这应该不是高句丽黄金。”
    胡新听到刘恢的话,也是很意外,“殿下如何得知?这是高句丽从肃慎部换来的。”
    这一下,刘恢完全想通了,肃慎目前主要位于毛子远东地区,哪儿就有不少河流产金沙。
    “在宫里一本书上看到过有关记载。”刘恢现在是把一切不想解释的或者无法解释的,全部都推到皇宫的书籍记载上。
    “此行你们辛苦了,高句丽下面各地官员和地主,就由商人带着玻璃珠去运作。
    你们司长恐怕最近也要回来了?”
    “殿下,司长他们成果如何?”
    刘恢笑了笑,“还不错,等你们司长回来,我们就可以组建钱庄了。”
    中原世家豪族、王公贵族、宦官、地主,最近几个月爱上了一样东西,那就行晶莹剔透的玻璃。
    中原各地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炒作玻璃的商铺,他们高价回收玻璃,价格基本天天在上涨。
    但实际成交量基本没有,因为世家豪族、王公贵族买回去是传世所用。
    看到不断推高的价格,卫兹等人又抓紧在各地连续进行了几场拍卖会。
    后来,实在没有黄金和珠宝,铜钱也开始派上了用场。
    大家买回去的玻璃物价,价格还在持续走高。
    不少人开始卖土地房屋来凑钱,购买那些疯狂上涨的玻璃。
    最早拍卖5500斤黄金的玻璃已经涨到超过5万斤黄金。
    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造成了信息闭塞和传播速度慢。
    辽东就利用这两点,在大汉各地疯狂收割。
    9月底,玻璃价格依然飞速上涨,只是奇怪的是,各地不少回收玻璃的商铺全部关门歇业了。
    聪明的人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出货。
    而始作俑者的人,正坐在刘恢办公室,翘着二郎腿,喝着今年的新茶。
    “殿下,今年中原、西域、草原鲜卑和乌桓、高句丽以及周边部落。
    我们共换回黄金137万斤,珠宝玉器价值723万贯,铜钱315万贯。”
    听到卫兹的数据,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荀彧双手都在抖动。
    崔琰心里感叹,这是刘恢放了他们一把,否则崔家损失惨重。
    不过,他也知道,短时间,这些人也发现不了,玻璃依然很高的价值。
    刘恢自然不会现在就让这些人后悔,他要在关键时候给这些人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