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滴血验亲
作者:云海章   穿越到古代当帝师最新章节     
    桓帝本就是个性格猜忌之人,听闻这些街头巷尾的风言风语后更是如坐针毡、心神难安!他深知阳晨此人能力超群、技艺非凡,如果他当真存有二心想要谋反篡位,那么大夏历经百余年方才建立起来的江山社稷恐怕就要断送在自己手中......
    不仅如此,桓帝紧接着又收到一封来历不明的检举信件,信中揭露阳晨与慕容雪之间存在奸情,信上还说现今的太子并非桓帝亲生骨肉,而是阳晨同慕容雪所生之子.....
    看完此信后,桓帝惊恐万分、忧心忡忡......刹那间,连杀阳晨而后快的心思都涌现出来了!
    这样的事,别说是皇上,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谁都会接受不了的。
    .....
    慕容雪获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当机立断派出自己的心腹婢女兰芯暗中潜逃出宫,并让她火速将此事转达给阳晨知晓。阳晨听完兰芯所言,顿时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此事若查证属实,必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重罪,且关乎皇室尊严体面等敏感问题。阳晨深思熟虑后,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反击。
    自古以来,滴血认亲便是鉴定血缘关系的方法,若要消除桓帝疑虑,唯有当众人之面进行滴血验亲方可。
    紧接着,阳晨忆起穿越之前在工地值班时看过的连续剧,剧中有古人滴血验亲的场景。此外,阳晨听闻:若水中有清油,无论两人是否有血缘关系,血液都不会相融;若水中加白矾,则任何血液都可相融。
    为验证此说法,阳晨当即做了两个实验。阳晨让两个无亲缘关系的下人,各将一滴血滴入加了白矾的水盆中,血液即刻发生明显变化。而未加白矾时,血滴在水中会有一段时间相对“静止”,即血滴和水的界限分明,还可见零散小血滴或血丝;而加入白矾后,两滴血液几乎瞬间融合。
    接着,阳晨又在另一盆中加入一滴清油。此次可见血滴入水后,似受油阻,小部分浮于水面,大部分沉于水底,加入清油后,任何人的血液皆不相融了!
    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阳晨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他稍稍放松下来后,立刻靠近兰芯的耳朵轻声低语起来。
    兰芯听完后,不断地点头表示明白。待兰芯刚刚离开,阳晨迅速拿起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言辞恳切、情感真挚的奏折,并立刻差人将其送进皇宫。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慕容雪见兰芯回来后,迫不及待地询问情况。得知阳晨的计谋之后,她二话不说就找出一条白色绸缎,然后边痛哭流涕边准备上吊自尽,同时还授意心腹之人赶紧去禀告桓帝。
    此时,桓帝才刚刚看完阳晨递交的奏折,黄公公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报告说容贵妃正打算上吊寻死,原因是宫外的那些流言蜚语令她羞愤难当,觉得只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桓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大声吼道:“快快快!赶紧去救人,如果容妃出了什么意外,你们谁都别想活命!”话音未落,黄公公急忙转身离去,带着两名侍卫匆匆赶回,及时将慕容雪从绳索上解救了下来。
    为了彻底打消桓帝内心的疑虑,并证明自身的清白无辜,在慕容雪与阳晨一次又一次的恳切劝说下,桓帝最终答应举办滴血认亲仪式。桓帝传召来许多太医,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开始滴血验亲。
    当皇帝亲眼目睹阳晨的血液以及小太子的血液滴入水中后并未相互交融,反倒是自己的鲜血与太子之血刚刚落入水中便迅速融合时,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看到这一幕,慕容雪那颗原本悬到嗓子眼儿的心才总算是踏实落地了!至此,桓帝终于完全信任了阳晨,同时也坚信慕容雪所言非虚。
    不过,尽管如此,阳晨功勋卓着、威震朝野且手握重兵,桓帝依然无法对其完全放下心来。
    桓帝的这些小心思,自然是瞒不过阳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阳晨毅然决然地决定主动上交手中兵权,打算辞官归隐回到嘉宁县,从此过上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富家翁生活。
    未曾料到,桓帝无论如何都不肯放他离去,甚至不停念叨着小太子不能离开阳晨。最后,桓帝仅收回了阳晨的兵权,但赐予给他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仍旧让阳晨担任太师一职。
    至此,阳晨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他就开始悄悄地端详起太子来,越看越觉得这位小太子和自己长得很像。
    难道说,难道这位太子真的是……阳晨不禁陷入了沉思,但很快他就突然明白过来!幸亏刚才那所谓的滴血认亲没有露馅啊,不然,自己这会儿恐怕已经小命难保、被五马分尸了吧?
    一想到这里,阳晨吓得冷汗直冒。随后,阳晨就专心当起了这群孩子的头儿。
    他每天都会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各种历史典故,还把很多现代社会的治国理政观念,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太子。
    毕竟太子这个年纪正好喜欢听故事,而阳晨讲的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历史童话故事,都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展现在太子面前,深深地吸引着太子的全部注意力。
    就这样没过多久,太子就已经非常喜欢阳晨了,甚至到了一天不见就又哭又闹的地步。看到这一幕,慕容雪心里可高兴了!
    经过长时间的秘密监视,桓帝目睹了阳晨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皇子的教育事业,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
    然而,宫廷之中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他人陷阱,成为众矢之的。尽管阳晨急切渴望向慕容雪求证太子是否真是自己亲生,但为免招惹无谓的麻烦,他还是强忍着冲动按捺下来。
    每当慕容雪现身时,阳晨都会刻意回避,不让两人有任何接触的机会。
    而在天下恢复安宁后,桓帝再度沉溺于享乐之中,忘却了曾经的忧虑和责任,重拾往日荒淫无道、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
    自从失去兵权以来,阳晨的门前变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昔日的风光不再。至此,阳晨方才明白何为世风日下、人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