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何大清送鱼
作者:九以   四合院:人间清醒何雨柱最新章节     
    半个月之后。
    何雨柱的小院。
    陈雪茹抱着一个奶娃娃正躺在床上在看信件。
    现在还在月子中,她虽然能够下地了,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躺着的。
    这也是传统的坐月子观念。
    家里没有老人,这个时候郑素琴就来顶上了。
    她虽然是何雨柱的后妈,但把何雨柱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儿媳妇坐月子她必须来伺候。
    这时郑素琴正在厨房煲汤。。
    陈雪茹看着信件,对儿子说道:
    “儿子,你以后就有名字了,叫做何跃进,开不开心啊?”
    “也不知道你爸什么24时候才能回来,不过不管怎么样,妈妈都会在你身边陪伴你长大的。”
    小家伙像是听懂了陈雪茹的话,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这对于还没满月的婴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超水平发挥。
    不一会儿。
    郑素琴端着鸡汤送到了陈雪茹面前。
    “雪茹,你喝点鸡汤,这里面我特地没有放佐料,可能吃起来会有点腥味,但这对你恢复身体很有帮助。
    把孙子先给我抱着吧。”
    陈雪茹道:“郑阿姨,真是辛苦您了。”
    郑素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把柱子当成亲儿子,你就是我儿媳妇,伺候你坐月子是我应该做的。
    全无和慧真现在还没怀二胎,等生了之后我一样要去照顾,他们哥俩不分彼此。
    对了,柱子不是来信了吗,信上说了什么?”
    陈雪茹笑道:“柱哥给孩子取了名,叫做跃进,您觉得好听吗?”
    郑素琴点点头:“好听,当然好听,柱子不愧是有文化的人,取的名字自然不赖。
    也不知道跃进他爷爷什么时候来看我们,要是他知道名字取好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说曹操曹操到。
    何大清拎着一条大鲫鱼来到了小院。
    “素琴,你在雪茹那屋吗?”
    听到何大清的声音,郑素琴道:“你看,我一说他就来了。”
    于是她就回应了一声。
    何大清作为公公的自然是不可能去陈雪茹的房中,只在外面说道:“素琴,我给雪茹买了一条野生鲫鱼,下午你给他煲汤,这鲫鱼汤最是滋补。”
    ?郑素琴道:“我知道了,你先放厨房去,等会儿雪茹喝完鸡汤我就出来。”
    说完,她对陈雪茹笑道:“这个老何啊,柱子给他生了孙子他乐坏了,还亲自给你买野生鲫鱼煲汤,哎呀,当年我生全无的时候,可没这个待遇。”
    360郑素琴想起了往事,当年她生下蔡全无的时候,何大清已经回到了四九城。
    虽然蔡家把她的孩子当成亲生孩子,但她内心就是过不去那个坎。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蔡全无也长大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再也不用她这个当妈的操心。
    “郑阿姨,虽然你和跃进他爷爷相隔多年才见面,但这也是挺好的结果,要是年轻人时候在一起,说不定迫于压力你们就分开了。”
    陈雪茹也是安慰郑素琴。
    “雪茹,你说得对,算了,往事不能提,咱们都往前看。”.
    郑素琴从陈雪茹房间出来之后。
    何大清语气凝重的对郑素琴道:“现在外面的粮食越来越不好买了,咱们还得抓紧屯点粮食。”
    郑素琴作为居委的工作人员,自然也得到了一些风声,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供应到城里的粮食大幅减少。
    不说是肉蛋奶这种营养品了,基本的细粮都不能保障,这让何大清和郑素琴都有点伤脑筋。
    郑素琴道:“老何,雪茹现在坐月子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咱们必须把她供应上,至于我们自己,能省点就省点吧。”
    何大清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对了老何,你回头拿着孩子的出生证明去居委领一下红糖吧,只有两斤的定量,但也聊胜于无。”
    “我知道了。”
    而在红星四合院里。。
    此刻家家户户都是愁眉苦脸的。
    叁大妈道:“老阎,现在粮食紧缺,咱们恐怕要把细粮全部换成粗粮才能不断顿了~」。”
    阎埠贵愁眉深锁,现在家里四个孩子,总共六口人,都等着他一个人养活。
    老大阎解成虽然成年,但也还没有找到工作,正在居委那边排着号呢。
    “嗯,我回头就去把细粮完全换成粗粮,也不知道这个自然灾害什么时候能结束。
    对了,你也去问问郑素琴,看看咱们解成的工作什么时候能够排到,要是解成工作解决了,咱们家的压力也小一些。”
    阎埠贵现在是越发的亚历山大,不过日子还得过,他已经做好了粗粮换白薯的准备。
    中院贾家。
    贾张氏看着一锅棒子面馒头,脸色顿时就黯然了。
    “秦淮茹,你这个贱皮子,我的白面馒头怎么没有蒸呢?”
    秦淮茹闻言也是抿了抿嘴,道:“妈,咱家已经没有细粮了,将就吃一顿吧。”
    “没有细粮了吗?咱家细粮去哪了?东旭每个月的定量,难道都被你一个人独吞了?”
    贾张氏十分的不讲道理。
    秦淮茹无奈。
    要说吃细粮最多的,这个家里还得是贾张氏和贾东旭,棒梗虽然也吃,但毕竟只有四
    岁。
    而她基本上都是先满足贾张氏母子,还有自己儿子棒梗,如果还有剩余才有机会吃到白面馒头。
    但大多数机会都是吃棒子面的。
    这时候,贾东旭发话了。
    校~妈,现在因为闹自然灾害,粮店供应的细粮都少了,我这次买回来的粮食以粗粮居多,以后咱们家恐怕得长期吃粗粮了否。”
    贾张氏一拍桌子:“不行,没有细粮我怎么吃得下,必须给我安排细粮,没有就去借,你干爹易中海家肯定有。”
    贾东旭闻言也是眼神一冷,自己这妈脾气又上来了。
    “妈,您先消消气,我不是不可以去借,但借了总得要还吧。再说,这不是谁家多谁家少的问题,现在是家家户户细粮都少,我要是借了干爹的,他们就得吃粗粮。”
    贾张氏道:“我不管,我要吃细粮,再说了棒梗也要吃,你不心疼我这当妈的,总得心疼自己的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