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烟雾弹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随着李俨话音落下,运送玉石修建南北道路之事,也算有了定论。
    只不过看着铁铉表情惭愧,而旁边的张科隐隐之中有些得意。
    朱标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
    “张科,若论广谋大论。与铁铉大人相比,你尚且不及。”
    “方才铁铉所言极是,若国朝贫困,最终苦的还是百姓。”
    “一旦国朝困苦,天家、朝臣、豪绅大族最起码仍能果腹,然百姓口粮却不能保证。”
    “砥砺向前没有错,可不该苦了百姓。”
    “毕竟建国之初陛下便说过,我大明可以苦天家,可以苦朝臣,亦可以苦豪绅大族,可偏偏不能苦了百姓。”
    “殿下教训的是,学生谨记!”
    语罢,朱标将目光转向龙椅上的老朱。
    也是明白朱标的意思,老朱当即便下令道:
    “费成仁、吕思平二人罪大恶极,斩首示众。”
    “秦王、晋王。”
    “儿臣在!”
    “领锦衣卫稽查,查明与费成仁同谋者。”
    “儿臣领命!”
    原本在场官员还觉得只将费成仁斩首,有些太过便宜他们两个了。
    可现在看来。
    老朱命朱樉、朱棡继续追查费成仁的同谋,想来此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老朱接下来究竟是什么打算。
    “陛下,我等士子还有一请!”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朝会终于结束的时候,却见张科再次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所谋全无私心,所行所为,为国为民。”
    “我等士子请陛下允准,太子继位大典,如期举行!”
    “父皇,儿臣自以为德行浅薄......”
    不等朱标开口拒绝,老朱起身看向下方百官道:
    “诸卿以为如何?”
    “太子足堪大任!”
    “太子足堪大任~”
    “好!”
    没有给朱标再次开口的机会,老朱当即下令道:
    “继位大典如期举行。”
    “礼部!”
    闻言,时任礼部尚书的高启忙快步走到大殿中央。
    “太孙继位大典,太子纳侧,继位大典等诸事,可准备完毕?”
    “回禀陛下,年前定能准备妥当。”
    “甚好,卿当不负朕之所托!”
    重重提点一句后,老朱起身便朝后殿走去。
    而站在百官面前的朱标还想等老朱走后,同高启说些什么。
    可看见老朱驻足原地,一双眸子静静望着自己。
    朱标又岂能不明白,老爷子这还是在防着自己。
    微微叹了口气,朱标还是作罢,转而同老朱一起朝后宫走去。
    “何必呢,爹。”
    离开奉天殿,后宫过道上。
    朱标有些埋怨的看向老朱道:“还说什么高启当不负朕之所托。”
    “您不就是担心儿子与高启勾结,推迟登基大典吗?”
    “即便儿臣再怎么不想继位,可如今事已至此,儿臣还有什么办法!”
    听着朱标的话,老朱嘴角扬起,却不接话。
    朱标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亲眼看着他穿上龙袍,坐到龙椅上,老朱始终都有些不放心。
    “不过!”
    朱标似想到了什么,微微一顿后,继续道:
    “您方才在朝堂上,下令废黜儿子这太子之位,应该不是一时兴起。”
    “而且.....”朱标仔细琢磨数秒后,继续追问道:“而且也不仅仅是为了逼张科一把吧。”
    “自然!”
    老朱微微颔首,似有些得意说道:“那张科第一次上朝,不过有些许紧张罢了。”
    “若仅是逼他应对自如,咱对你稍加惩戒即可,还不至于废黜你这个太子。”
    “那您.....”
    “年前不仅吕宋使臣要抵京拜见,高丽、安南等国使臣都要抵京。”
    丢下这句话,老朱大步便朝前方走去。
    而身后的朱标沉吟数秒,当下便也明白了过来。
    老朱所做一切不过都只是烟雾弹罢了。
    毕竟冯无用以及其他还未抵达应天的诸国使臣,他们压根不知道今日朝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能打探到。
    今日的大明朝会上,大明的皇帝有意废黜太子。而京城士子在皇宫前聚集,只为太子求情。最后,大明皇帝下令太子如期继位。
    毕竟此事粗略看来,大有士子逼宫的意思。
    其中,也足有令人遐想之处。
    哪怕张科等士子所为本就是老朱的意思,也是老朱这个皇帝的安排。
    可冯无用等使臣不知道啊!
    在他们看来,士子逼宫,太子继位,皇帝退位。
    这便说明大明太子声望过盛,饶是大明皇帝虽有废黜太子的心思,可碍于士子求情,不得已还是要准许太子如期继位。
    只要让冯无用以及邻国使臣认定他们朱家父子不和。
    这其中,自然是大有文章可做。
    和老朱预想的一样。
    此时皇宫外。
    早就被打发出宫的冯无用始终站在宫门口。
    “师父!昨夜小王都没睡好,咱们还不能回驿馆歇息吗!”
    听到郑海涛那极其不耐烦的抱怨,冯无用紧盯皇宫大门的同时,温声劝说道:
    “殿下稍安勿躁,今日可是明廷动荡的节点。”
    “哪有什么动荡,本王怎么就看不出动荡!”
    冯无用指了指聚集在皇宫门前的诸多士子,耐着性子说道:
    “微臣听闻这些大明的士子都是要为大明太子求情。”
    “王子您想啊,一朝之中独有皇帝能处置太子。”
    “这些士子既然是为太子求情,那必然是要忤逆皇帝。”
    “而且!”
    冯无用眼眸微眯,语气也多了几分冰冷继续道: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看到太子在民间的声望,在朝堂上的威望高过自己。”
    “微臣可以保证,此时的大明皇帝定对太子有诸多不满,甚至有废立之心。”
    “那和咱们有什么关系!”郑海涛无所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