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家书院
作者:请叫我不夜君   杨广重生记最新章节     
    杨英没空搭理一边生闷气的袁天罡,心中暗自盘算。
    现在看来张九鸦制范和铸造没有太大问题,无非就是大小的问题。
    火炮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气密性不够,射程达不到杨英的需求。
    再者用通条击发,操作的安全性不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损伤。
    于是杨英走到正在检查火炮的张九鸦身边,指着长一米左右的火炮说道:
    “九鸦,像这样的火炮,你铸造的成功,能有几成把握?”
    张九鸦想了想,说道:
    “不瞒陛下说,像这样的火炮,草民只有七成的把握。”
    “若是炮身再长些,炮口再大些,能有几成把握?”
    “陛下说的是多大多长?”
    “碗口大小,长度约莫两米左右,你有几成把握?”
    “嗯....,草民估计只有五成的把握。”
    听张九鸦说有五成的把握,杨英认为他至少有七成的把握。
    毕竟在杨英面前,张九鸦必然说的比较保守。
    “那铸成需要多少时日?”杨英问。
    “从制范到熔铸,大致需要五到十天左右吧!”张九鸦答道。
    “那好,朕给十天时间,按朕的要求再铸造一门,届时我们再来实验一番如何?”
    “草民遵命!”
    不是那种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黑心资本家。开口说道:
    “火炮若是铸造成功,九鸦想要些什么赏赐?”
    张九鸦在会稽吴山的时候或许是让麦孟才整出了心理阴影,急忙跪地说道:
    “草民能为陛下效劳,是草民的荣耀,怎敢要陛下赏赐!!!!”
    “快起来,朕不是吝啬之人,有付出必然是要有收获的,你为朕铸炮,朕赏赐你也是应该的,还说说吧。”
    杨英打算以后好好问问麦孟才,在吴山的时候他和张九鸦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
    张九鸦杨英说的坚决,也不好推辞,说道:
    “但凭陛下恩赐,草民无不感恩!!!!!!”
    见张九鸦不愿说,杨英心中墨想了一下,说道:
    “朝廷将作监的诸多管事都留在了洛阳,若是九鸦铸炮成功,朕赐一个官身如何?”
    张九鸦一听杨英赐官,开口婉拒道:
    “草民乃山野之人,此番为陛下铸炮实属偶然,只盼铸成之人,陛下能让草民自行离去便可。”
    闻言,杨英心中暗骂:
    “人家那些穿越者,王霸之气侧漏,从者如云,换成他一个个都想着离开。”
    真特码的日了狗了!!!
    听到张九鸦如此说,一旁的袁天罡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张九鸦,笑而不语。
    杨英瞥见袁天罡摆出那副样子,恨不能上去给他两脚。笑呵呵地和张九鸦说道:
    “朕知九鸦一身铸造之术出神入化,难道就不想传承下去吗?”
    张九鸦听杨英如此问,微微一愣,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工匠贱籍,加之难以为官,愿意成为工匠的人少之又少,即便你混出了偌大名头,到头来是会遭人白眼。
    “如何不想,草民飘荡江湖数载四处收徒,却无一人真心留在草民身边学习。
    如今跟着草民的几人若不是活不下去,也不愿跟着草民学习铸造之术。
    况且学习铸造之术,需要初通文墨,读书之人又如何愿意自贬身份成功为工匠啊!”
    袁天罡见张九鸦在和杨英大倒苦水,暗自为张九鸦可怜道:
    “兄弟!你完了,做好准备和我作伴吧!!!!”
    杨英瞪了一眼似笑非笑的袁天罡,对着张九鸦说道:
    “九鸦若有此心,朕倒是可以成全一二,不知九鸦意下如何?”
    “果然如此!哈哈果然如此!”听完杨英的话,袁天罡暗自嘟囔,最后差点说出声来。
    杨英以为袁天罡要出来捣乱,急忙向房玄龄使了使眼色,房玄龄会意,
    借口有事要和他商量,急忙将袁天罡拉到一边去。
    见袁天罡离开,杨英松了口气继续说道:
    “朕打算成立皇家书院,不仅教授圣人经典,还要教授百工百艺,
    九鸦可来教授铸造之术,顺便寻找衣钵传承之人。如此必能遂了九鸦的心愿。”
    张九鸦发现眼前杨英和那个可恶的麦孟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麦孟才纯粹的就是威逼,杨英却是利诱,但目的都是一样,就是让他离开。
    想到这里,张九鸦纠结一会儿,最后认命的开口说道:
    “草民自知想要离开已不可能,只是那个麦孟才如今还扣押着我的妻儿以死相逼,
    陛下若能施以援手,草民万死不辞!!!!”
    闻言,杨英才知道麦孟才比自己要狠,直接扣下张九鸦的妻儿逼迫他就范。
    “如此就说定了,你妻儿之事明日便见分晓。朕承诺你的赏赐也依旧不变。
    铸炮成功,朕不仅让你脱离贱籍,还要封你为从八品下左校署令,专司负责兵器和火炮铸造。”
    闻言,张九鸦的脸上毫无激动之色,反而脸上多了一些惆怅。
    或许是他在为未知的官场生涯而隐隐担忧吧!
    搞定了张九鸦,回到书房的杨英,觉得已不能一直靠画饼笼络人才。
    借着来护儿带回来的三千孩童,选择一些聪明伶俐的先将皇家书院的台子搭起来。
    于是杨英大手一挥,将皇家书院安置在枫林宫中。
    最后选出了三百个孩子,先让南阳和杨倓二人领着宫中识字的内侍,一起教授这些孩子识字。
    等到他们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让房玄龄、杜如晦、来护儿、李靖,张九鸦、袁天罡来教授。
    皇家书院初步,设定四门课程。
    第一,经史子集,由房玄龄和杜如晦主教。
    第二,行军打仗,有来护儿和李靖主教。
    第三,兵器铸造和火炮铸造,由张九鸦和他的一众弟子主教。
    第四,道家文化和数数之术,观星之术,由袁天罡和他弟子李淳风主教。
    为了更好更快教授这些孩子,杨英还把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及九九乘法表都默写了出来。
    抓住南阳和杨倓二人就是一阵填鸭式的灌输,搞得南阳和杨倓一见到杨英就想跑。
    在杨英强制灌输十日之后,南阳和杨倓也终于见识到了这些东西的可贵之处。
    开始由被动变成主动学习,不得不说,杨广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
    杨倓和南阳的学习能力真是没得说,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竟然达到后世初中生的水平。
    尤其是在算术方面在某些方面已经可说超过了袁天罡和李淳风。
    袁天罡闻讯,厚着脸皮将杨英的默写出的东西抄录一篇,如获至宝一般拿回去和李淳风仔细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