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记者受启发
作者:周兵   他是一个潜力股最新章节     
    亚娟走出了报社,她心里一直还在想,那位叔叔对她写的感谢信是非常的认可,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
    回到家里之后,她立即给妈妈打起了电话。
    “妈妈,我回来了。”
    “亚娟,报社给你发了没有?”
    亚娟把在报社的情况详细给妈妈进行了叙述。
    李丽听了为之一震。
    “亚娟,这是真的。”
    亚娟感觉妈妈还存在疑虑心理。
    “妈妈,这难道还有错吗?15号以后,你就等着看报纸行了。”
    李丽急忙给庆文打起了电话。
    “庆文,咱们小娟去报社了,报社的记者对小娟写的感谢信非常认可,15号就在报纸上给发出来。
    聂文东拿到小娟的感谢信来到总编室。
    “乔编辑,我收到了一位小姑娘的感谢信,我感觉这个素材可以在报纸上发表一下。”
    聂文东说完之后把感谢信递给了乔编辑。
    乔编辑接过感谢信看了一遍。
    “老聂,这个素材不错,我感觉有必要把这个情况给主任汇报,安排人去进一步进行核实。”
    乔编辑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把感谢信给主任看了一遍。
    “这个杨海涛一年的时间,在他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这么多事,真了不起。”
    乔编辑听了主任在自言自语。
    “主任,你对杨海涛这个人很了解呀!”
    “小乔啊,做为新闻报道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像你这样的敏感性就欠缺了。你下午去找找杨海涛,把这个事情核实一下,你也可以了解到杨海涛所做的一些事情了。”
    小乔听了主任的话,感觉主任对自己有点不满意的意思。
    我到底要看看杨海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主任都这么认可。
    为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小乔还是查阅了杨海涛的一些情况。
    杨海涛是一名外来打工者,他怎么能任市外环公路拓宽指挥部总经理呢?他怎么成为本市第一届创城活动模范人物的。
    一系列的好奇,更加引起了乔编辑想见到杨海涛了解真实情况的想法。
    下午乔编辑来到了工程指挥部找到了杨海涛。
    “杨经理,我是报社的乔红强。”
    乔红强介绍完之后顺手拿出来一张名片递给了海涛。
    “乔编辑,你请坐!”
    “杨经理,耽误你一点时间,我想了解几个事情。”
    “乔编辑,你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
    乔编辑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对海涛的事迹比较清楚,事情却恰恰相反。
    “杨经理,你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承担起全市重点工程的领导,你是怎么想的?”
    杨海涛微微的一笑,说道:“乔编辑,我可不是什么领导,我只不过是一个带领工人干活的小班长。至于说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外来打工者,能担当这个重任,主要是领导的认可,全市人民的支持。这个项目是全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展示我市形象的一个窗口,我必须尽心尽力。在上级领导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向市领导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杨经理,你说的太好了。你作为一名外来打工人员,能把全市的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你的思想境界太高了。”
    杨海涛笑着说道:“乔编辑,我可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只是想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杨经理,你在工作极度繁忙紧张的情况下,你还做了那么多有正能量的善事。”
    “乔编辑,你可别那么说,我没有做什么事情啊!”
    乔编辑把海涛近一年来做的事情说了几件,随手又拿出了亚娟写的感谢信。
    “杨经理,你看,我昨天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杨海涛一听似乎有点儿懵了。
    我又做什么事情了,又是谁写感谢信了?
    “乔编辑,让我看看是什么事呀!”
    乔编辑把感谢信递给了海涛。
    海涛一看,竟然是亚娟写的。
    杨海涛笑着说道:“乔编辑,这件事,我只不过是遇到了,既然遇到了就应该去做。我真没有想到这孩子还写信送到你们报社了。”
    杨海涛又深情地说道:“亚娟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家庭生活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居然能把自己的生活费节俭下来资助老人,我太感动了。我没有其它办法帮助她,我想因为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给他一点生活费补养身体。”
    “杨经理,我听说,你针对他们家的实际情况,还给小娟的妈妈安排了就业岗位。”
    海涛笑着说道:“我可没有能力安排她就业,正巧我们机关食堂缺少一个做饭师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征求了她们的意见之后,她才过来的。等等我们项目结束了以后,她还要在另谋职业。这只能说是我给她了一个打零工的机会,称不上是安排就业。”
    “杨经理,你说的太客气了,你对亚娟这个家庭的所作所为,不但是帮助了他们家,而且是救了他们这个家庭。”
    “乔编辑,如果你那么说就太夸张了。我只是做了我能做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我不能说,也不能想,因为那是不符合实际的,纯属于空想。”
    “杨经理,你说的太现实了。最后,我可以问一下你的个人隐私吗?”
    杨海涛笑着说道:“我没有什么隐私,你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提问吧,我绝对会把我的情况全盘托出告诉你。”
    “杨经理,你这个人太耿直太直爽了。我的问题是,看你的年龄并不大,工程项目结束以后有你有什么打算?你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怎么样?你作为一个外地人,将来事业有成之后,有没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想法?”
    海涛笑了笑说道:“乔编辑,你问的问题,不属于我的隐私范畴之内啊。我自从北方来到这座城市之后,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人民的淳朴善良,可亲可爱,这里的人民把我视为自己的家人,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更喜欢这里的人民。
    我一个修公路的打工仔,这谈不上是我的事业,我现在也已经规划出了我的人生目标,因为我的年龄符合咱们国家的服兵役年龄,我想在工程项目结束之后,我还是有实现我儿时的梦想的愿望,去部队当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至于说个人安家落户的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
    听了海涛以后的打算,乔编辑心想,如果他参军到部队,这样的人,当兵肯定是一个好兵,假如有机会当了干部,肯定是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杨经理,你如此小的年龄,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你真了不起。”
    “乔编辑,你再这样夸奖,我真有些受不了。我感觉我没有那么长的眼光,但是,在工作方面,我肯定有一种做不好工作不服输的思想。”
    乔编辑笑了笑说道:“杨经理,我不再打扰你了,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的话题,让我感受到了你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支撑着你去做完美的自己。我就不打扰你了。”
    乔编辑回到单位,来到了主任办公室。
    “小乔,今天你见到了海涛,谈论了些什么问题?”
    小乔笑着说道:“主任,我听到杨海涛这个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就是没有见到过这个人。我这次去了询问了几个问题,我真没有想到,他能把问题分析的那么透彻,认识到位,我感觉他的思想境界比较高,特别是我在提问他所做几件事有什么想法时,他只是轻轻的一笑,说的那句最普通的话,不但使我不会忘记,也会永远激励着我。”
    “小乔,他说什么话了,永远激励你。”
    “他说我既然遇到了,有能力要帮,没有能力想办法也要帮。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相处。你说他这几句话是多么的朴实,思想境界又是多么高啊!”
    于主任笑着说道:“如果我不安排你去,你是不会了解杨海涛这个人的。”
    “主任,你说的有道理。我通过他憨厚的形象,就能断定他是一个做事诚恳,干工作脚踏实地的人。主任,小姑娘写的感谢信,你还是尽快安排一个版面发表吧!”
    “小乔,你把今天的采访情况,写一段评语加在前面,亚娟的感谢信内容就不变了,那样才能表达出孩子幼稚的心灵,说出诚实的话,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