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国债的各方反应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最新章节     
    朱镜静虽然没说。
    但是脸上的表情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别的不说,几年前自己这些人在皇家银行存的银子就已经超过一个亿了。
    光是这部分钱,买完这些国债都绰绰有余。
    更不要说这些年蒸蒸日上的生意,更是攒下了很大一笔钱。
    一亿两银子,何必这么大费周章?
    直接几个人把钱一凑不就完事了!
    听到朱镜静的话。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
    “话是这么说的,但是道理却不是这个道理。”
    “咱们是有钱,并且比这个更多的钱也不是拿不出来。”
    “但是这个钱咱们 却不能拿。”
    “这跟当初往皇家银行里存钱完全是两个 概念。”
    “这笔钱,除了用来修建船坞 和打造铁甲舰之外。”
    “还要给朝廷提供一个新的财政解决办法。”
    “咱们再有钱,和朝廷比起来,也根本算不得什么。”
    “将来万一遇到什么大的灾祸,这点钱恐怕也就能起个水花的作用。”
    大明的脚步绝对不止于东瀛和瓦剌。
    将来烧钱的地方多的是。
    国债这个东西,早晚都要搞出来的。
    趁着现在国债的规模还不大。
    让老百姓 提前适应一下,不是什么 坏事。
    并且金额小的时候,也更容易操作。
    比将来到真正 需要钱的时候再去建立 信用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朱雄英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增加百姓对大明的认同感。
    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并且从中得到好处,就是最简单和最快的方式之一。
    在听完朱雄英说完这番话之后。
    朱镜静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说法来。”
    “咱们也没有必要急着 去认购国债。”
    “反正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
    “钱这种东西对咱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完全可以等到 国债认购的差不多了,咱们再把剩下的都包圆。”
    朱镜静掌握着整个大明的白糖生意, 用一句富可敌国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说出这种话也是十分的有底气。
    朱英饶知道在财力上比不过自己的大姐。
    眼珠子一转说道:
    “好啊,都听大姐的。”
    “但是我要先去买点。”
    “毕竟大姐的钱可要比我多的多。”
    眼见朱镜静的眼要瞪起来。
    朱英饶赶紧抓住朱镜静的胳膊一阵撒娇:
    “哎呀大姐,我不会买多少的。”
    “你放心好了!”
    见朱英饶这么说,原本想生气的朱镜静脸上顿时露出一阵无奈。
    真是拿这丫头没什么办法。
    “你那天下第一楼的生意虽说没有白糖 利润高。”
    “但是这么多年细水长流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你可记住了,千万不能买多了,坏了雄英的大事。”
    朱英饶闻言吐了吐舌头说道:
    “大姐放心好了!”
    至于朱棣,在场的几个人都没有提他。
    这些年朱棣早就把琉璃器的生意给丢下了。
    前几年一直在海津。
    现在回来又整天找不着人。
    谁知道这会儿在哪呢。
    就在这时候,朱棣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了起来。
    “好啊,有这样的好事竟然不带我玩。”
    “你们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把咱们当初一起努力挣钱的日子给忘了!”
    和朱棣一起走进来的 还有被朱棣 牵着手的徐妙云。
    刚开始的时候, 徐妙云被牵手的时候还会躲闪 和羞涩。
    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 徐妙云也 渐渐的习惯了。
    至于朱棣为什么 会想到 这个主意。
    不用说,自然是朱雄英按暗中传授的。
    看到朱棣和徐妙云走进来。
    朱英饶一蹦三尺高的来到徐妙云身边。
    “四嫂你怎么来了?”
    徐妙云不着痕迹的把手抽出来。
    对朱英饶说道:
    “我从我爹那里听到朝廷准备发行国债。”
    “觉得这个事情我跟你四哥也能帮上忙。”
    “就赶了过来,正好听到你们在商量这件事。”
    徐达从宫里回来之后。
    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徐妙云。
    毕竟现在徐家实际主事的是徐妙云。
    并且几十万两银子的出入,也根本瞒不住。
    还不如早点说出来,自己闺女的脾气,自己还是知道的。
    听到徐妙云的话,朱棣连忙出声附和。
    朱雄英笑道:
    “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想着打扰四叔跟四婶。”
    “没想到你们已经知道了 。 ”
    徐妙云笑着说道:
    “这么大的 事,怎么会少了我跟你四叔呢。”
    随后众人便商量出来一个数字,等到朝廷正式出售国债的时候便去购买。
    至于朱镜静,自然是静观其变。
    看看后面发展的如何。
    另一边,朝堂上乱哄哄的吵闹也已经结束。
    朱元璋开口说道:
    “认购国债这件事,咱不会强迫你们。”
    “一两咱不嫌少,三十万两不嫌多。”
    “但是有一件事你们可要记住。”
    “咱这眼里可是不揉沙子的。”
    “若是让咱知道你们为了这件事贪赃枉法,决不轻饶!”
    随着大明经济向好之后。
    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了。
    但是这些话说出来之后,依然让在场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臣遵旨!”
    随后户部尚书便再次站出来说道:
    “陛下,这次债券的金额数量虽大。”
    “但是每份债券的面额数量却很小。”
    “所以臣觉得,是不是把这件事交给皇家银行去做。”
    户部尚书的话说完之后。
    刘伯温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皇家银行如今在大明各地都有分号,小额的国债流通起来也方便。”
    “毕竟他们本身就有小额钱财的存取和流通经验。”
    “要是换做朝廷来做的话,少不得又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不一定有皇家银行做的 好。”
    听到刘伯温的话,朱元璋略一沉吟后说道:
    “准奏!”
    随着朱元璋旨意的下达。
    很快国债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金陵。
    和朱雄英最初料想的那样。
    百姓们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全都是疑惑和不解。
    开什么玩笑?朝廷跟老百姓借钱。
    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简直就是 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