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初临夏州
作者:刀切西瓜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最新章节     
    自愿请命带兵的王权宁在长安停留了三日,随后便率领一小队亲卫出发北上了。
    不过在其出发之前,李渊的一道命令传回了长安。
    “命王权宁为驻北大将军,统领夏州、灵州、朔州一线兵马,不得有误。”
    灵州、朔州和夏州紧挨着,这几州的面积相对其它州县来说显得格外巨大,但除了朔州稍微富裕一点外,其余的皆是穷乡僻壤。
    此消息一传到长安便是引起了一片喧嚷,并不是说因为统领了这几州兵马,而是驻北大将军这个名头。
    一个“驻”字代表的意义李渊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就是要让王权宁镇守在北方,无招不得回长安。
    显然,这次王权宁顶着太子太保的头衔还公然支持秦王,引起了李渊的强烈不满,这算是直接将王权宁给贬出长安了。
    不过王权宁对于这种结果也是早有预料了,待收到李渊的命令时,也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这一切,只是因为接下来一件即将轰动整个大唐的事情即将发生。
    夏州。
    王权宁一行人在路上行驶的速度并不快,七天之后才堪堪进入到夏州境内。
    刚到此地,周围的景象便是大变了模样,周围的地势顿时变得平坦了起来,而地面上,还有一些碧绿的嫩草在不断生长。
    这里的整体环境和地势,都跟突厥人赖以生存的草原极为相似,这是一片极好的养马之地。
    当然,能看出此地适合养马的绝对不止王权宁一人,而之所以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此地距离突厥实在是太近了。
    尽管在夏州与突厥的边界有城墙的阻挡,但只要突厥军队大举进攻,这些城墙根本就抵挡不住。
    由于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这块地方一直都空着。
    又行驶了半日时间,王权宁一行人总算是看到了人烟。
    抬头望去,一座低矮的城池屹立在前方,寥寥无几的人群从城门口进出着,仔细看去,虽说人少,但这些人的脸上都时不时的洋溢出满足的神情。
    而在城门口,除了这些来往的百姓之外,却是再没有别人了。
    按道理来说,王权宁统领这些州的军队大权,现在又到了夏州的地界上,那位夏州刺史应该是需要过来迎接的,而现在却并不是这样。
    王权宁看着前方的城池,心中也是觉得这位夏州刺史极为特殊,一下子就对他来了兴趣。
    “王爷,这夏州刺史简直是太不懂规矩了,消息都提前提前传给他了,他还不来迎接。”随行的一个亲卫恶狠狠的道。
    王权宁却只是挥了挥手,开口:“无妨,既然他不来,那我们就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夏州刺史,看看他究竟在干些什么。”
    说着,王权宁双腿发力,骑着那匹骏马缓缓向城中走去了。
    夏州刺史府内,这是官府办公的地方,原本应该是极为威严的存在,可此时的府内却是一片狼藉。
    一块地上横七竖八的摆放着一些铁锹、铲子之类的农具,甚至说这些农具上面还粘连着一块块的泥土,将整个刺史府内弄得十分邋遢。
    还有一块区域则是整齐的摆放这一根根的圆木,圆木上面还有这一层鲜嫩的树皮包裹,而在这些树皮上,夹杂着不少散落的碧绿树叶。
    很显然,在这刺史府内,不管是那些农具也好,这些圆木也罢,都是这段几天才准备好的。
    刺史府外,王权宁率队来到这里,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副别样场景。
    整个刺史府的大门都是敞开着,在门口,并没有守卫存在,反而是一些平头老百姓不断的进进出出。
    这些人大多是行色匆匆,尽管看见王权宁这队人马身着都极为不凡,但却是依旧没有停下来主动的打招呼,只是自顾自的忙着自己手底下的事。
    而抬头看去,王权宁终于是看到了几个身穿官服的小吏,这些人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一本册子不断在上面勾画着什么,同样也是低头忙着自己的事,对于王权宁一行人的到来也是毫不知情。
    这般奇特的景象让王权宁对那位素未蒙面的夏州刺史更加好奇了几分。
    随即王权宁便下马,独自一人踏进了这座刺史府内。
    一路走着,一路看着,那些农具、圆木也是映入了王权宁眼内,而那些正在不知道正在忙碌着什么的官兵,也终于是对王权宁这道陌生的身影有了察觉。
    不过也仅仅只是抬头瞟了王权宁一眼,便又继续低下头忙着自己的事了。
    就这样,王权宁没有丝毫阻拦的就走到了整个刺史府的最里面。
    而在这里,终于是有一带刀官兵上前将王权宁拦了下来。
    “站住,你是干什么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官兵伸出一只手臂拦在了王权宁的前进之路上。
    王权宁却是并没有立刻表明身份,脸上露出无辜之色的开口,道:“这位大人,在下是从长安过来探亲的,无意中看见这刺史府变成这个样子了,便好奇跟了进来。”
    官兵一听是来探亲的便是放松了警惕,那双拦住王权宁的手臂也是放了下来,探亲说明这也是跟他们夏州的人有着血缘关系,说不定这还就是从他们夏州走出去的人呢。
    见官兵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自己的话,王权宁便继续问道:“大人,这夏州是发生了什么,怎么好好的一座刺史府变成了这副模样?”
    “还不是为了防备突厥南下,刺史大人命我们提前做一些准备,这些农具都是提前找乡亲们征集的,是之后要用到的。”官兵有点惋惜的继续开口,
    “但因为数量较多,其它地方也存放不下这么多东西,便只有临时摆放在着刺史府内了。”
    随后,官兵顿了顿,抬手指了指另一侧的那批圆木,脸上浮现出倾佩之色,道:“至于那批圆木,则是刺史大人自己家种的,现在也让大人主动充公了。
    咱们的这位刺史大人啊,当了这么多年官结果到头来一贫如洗,说实话,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穷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