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新的一年
作者:一身旧雪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最新章节     
    周红松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往张贵和后背心就是一脚。
    张贵和本来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火柴,猝然被一脚踢中,他猛的就扑在了洒满煤油和白酒的柴火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那么一点点火柴的火苗,竟然没被张贵和扑下来的风带灭。
    “蹭——”
    蓝色的火苗瞬间连成一片。
    “我擦——”
    周红松大叫一声不好,连忙伸出长长的胳膊,一把将被捆的五花大绑的小丫捞起,几步窜到卧室,抬腿上炕,一脚踢烂窗户,从里面蹦了出来。
    小丫被突然的变故吓得不敢出声,一直等到了麦子怀里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小丫这边什么事儿没有,可是张贵和就糟了。
    大家基本上都是来看热闹的,谁也没想到周红松会从后窗户跳进去偷袭,关键是,这火怎么就突然着起来了啊!
    离的近的,被突然窜起来的火苗燎了一下,下意识的就往旁边躲。
    一直等张贵和的惨叫声传来,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开始到处找笤帚,水桶灭火。
    不知道是不是煤油泼多了,大冬天的西北风一刮,风借火势,火借风威,不一会儿火竟然着大了。
    张贵和被大家七手八脚的救出来的时候,头发都被烧光了,全身都是黑灰。
    随着张贵和被抬到卫生所治疗烫伤,这场闹剧落下了帷幕。
    第二天,李向东和周红松亲自给皮长岭送过去两头肥肥的梅花鹿。
    第三天,两人带着新鲜的鹿肉去了燕京城。
    周红松是要跟妹妹周红梅,妹夫吴建军一起过年,而李向东则是先去燕京城和李贞,刘俊波,宁若若汇合,然后一起回李家坡。
    眼看又是一年春节要到了,随着全国经济情况的好转,李家坡的水产品和各种食品出货量也越来越大。
    四个人到李家坡的时候,就看见村里的柏油马路上拉货的卡车,拖拉机,牛车,甚至是自行车络绎不绝。
    刘俊波感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真没想到李家坡现在比惠川县城都热闹!”
    李贞和宁若若也很开心,这个村是她们的家乡,家乡越好,她们越高兴!
    路上遇到乡亲们,大家都热情的和她们打招呼。
    有带着孩子的婶子大爷,还会指着李贞和刘俊波说,“这可是咱们村出去的高材生!你们一定得向他们好好学!争取长大了也去燕京上大学哩!”
    也有婶子大娘看刘俊波一表人才,拉着他要给他介绍对象。
    当然,刘俊波通通婉拒了。
    短短的一条进村路,几个人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来到李向东家门口,刘俊波擦擦脑门上的汗,苦笑着说,“我要是再不走快点,就要被大妈们直接抢亲了。”
    他说着,眼神就朝李贞脸上瞟过去,想看看它是什么反应。
    令他大为失望的是,李贞脸上的表情和宁若若如出一辙,都在没心没肺的笑,根本没有一点吃醋的感觉。
    哎,看来同志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他沮丧的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怒放的君子兰。
    “哇!这,这是君子兰啊?怎么这么多!”
    他是认识君子兰的,东北的师兄给他导师送过一盆,看着没有向东家这些好。
    不过师兄说那是他花200多块钱买的呢!
    啧啧,如果师兄说的是真的,向东这些君子兰得值多少钱啊!
    李向东神秘一笑,“多吗?我看着还不够多呢。”
    刘俊波问,“你这是要开花店啊?”
    李向东摇头,“暂时保密,回头你就知道了。”
    几个人驾轻就熟的找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屋子,然后安顿好行李。
    腊梅和茉莉已经长大了,两条大黑狗腰细腿长,耳朵直立,特别精神。
    它们还记得宁若若他们身上的气味,一看几个人来了,先是闻了闻他们的味道,然后撒着欢的围着几个人转,还时不时的直立起身子,用前爪扒他们的大腿。
    李向东带着他们参观花棚,然后介绍枣花嫂和小磊子给他们认识。
    李贞特别郑重的握住陈枣花的手,“枣花姐,你要坚强。咱们女人,只要肯自立自强,也能和男人一样,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陈枣花感动的点点头,用力的回握过去,“我知道,大妹子,谢谢你!”
    李向东悄声问刘俊波,“哥,我四姐这么善于做思想工作了吗?”
    刘俊波用一种特别欣赏,特别自豪的目光看着李贞,随口回答道,“你四姐的优点多着呢!”
    李向东:我不比你了解我四姐?
    不过,看刘俊波那恋爱脑的样子,李向东完全不想搭理他了。
    他转身拉着宁若若去参观珍品的君子兰。
    刘俊波看着两人颀长的背影,心想,小样儿,也就哥好心,给你创造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过的轻松又愉快。
    没事儿扛着枪,牵着茉莉和腊梅去地里套野兔子,或者在下雪的时候,在暖烘烘的家里吃铜火锅,吃西瓜,他们还用糯米和金丝小枣一起蒸切糕。
    李贞早晨就带着已经放假的弟弟妹妹和外甥女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仿佛一首美妙的乐章。
    腊月二十的时候,李向东把姜老太太和古大夫都接过来了,准备一起过小年。
    随着人数的增多,李向东的四合院格外的有人气起来,每天鸡飞狗跳,人喊狗叫。
    难得姜老太太没嫌闹得慌,反而很愿意和闹哄哄的孩子们凑在一起。
    这些日子,李晋和赵素芳每天忙活完手里的工作就来李向东家吃晚饭。
    用李晋的话说,“孩子们都不在家,就他们老两口子,太冷清了。还是这里好,这里热闹!”
    天气越来越冷,春节也一天天的临近了。
    很快,1980年的钟声敲响了。
    李晋一大家子,再加上陈枣花母子,刘俊波和宁若若,一共十五口人,齐齐的围坐在大圆桌旁,边看电视,边吃年夜饭。
    酒至半酣,李晋提起一杯酒,“各位至爱亲朋,在此新春佳节之际,我提一杯,祝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在新的一年能够万事顺利,大展宏图!”
    “干!”
    “干——”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