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放手去干
作者:一身旧雪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最新章节     
    八月的风依然很热,阳光温热的撒在大地上,地黄苗已经钻出土地,叶片虽然没几片,可是看着肥肥的,绿绿的,叶片上的白色绒毛很浓密。
    “国玲姐,除草呢?”
    李向东满意的看着这一大片地黄苗,他顺手拔掉旁边的马齿苋,扔到田埂上,拍拍手里的土,和李国玲打招呼。
    李国玲热的满头大汗,她的脸红红的,听见李向东的声音,抬头笑,“向东回来啦?你姥姥身体咋样了?”
    “好多了!”
    李向东走过去,蹲到李国玲旁边,“国玲姐,你不打算高考吗?”
    李国玲和李贞差不多大,她俩上辈子一个被强暴后自杀,一个被换亲后过的生不如死,人生都很悲惨。
    李向东重生后,改变了两人既定的人生轨迹,解除了她们之前面对的危机。
    现在,李贞正在准备明年的高考,李向东希望李国玲也能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
    李国玲羞涩一笑,“向东,我学习没有你四姐好。玩命儿的记课本上的知识,也记不住。不过,古大夫和严厂长教的中草药种植技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现在每天都研究中草药,这种生活就挺好的。”
    李向东也回之一笑,“国玲姐,这片地黄就交给你了,以后你还得管更多的中草药呢!”
    李国玲自信的点点头,“保准都经管好!”
    人生道路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有人喜欢读书,就有人喜欢种地。
    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呢?
    李向东想,应该就是用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度过这一生吧!
    ......
    李向东把从川西带过来的土特产分了几份,给严厂长,刘东来,姜师傅,三姐那儿都送了过去。
    严厂长打开鸡枞油的罐子,深吸一口气,脸上都笑出花来了,“好啊!真香啊!好几十年没吃过鸡枞了。”
    黄桂梅开了瓶橘子罐头,倒进蓝花碗里,放上勺子,递给李向东,“千里迢迢的从川西带回来,你们就留着自己吃呗,啥好东西都想着我和你大伯。”
    李向东就爱吃柑橘类的水果,沃柑,果冻橙,脐橙,橘子,柚子,都爱吃。
    他接过蓝花碗,舀一勺橘子吃,一股清新的酸甜味儿溢满口腔,“我要是敢吃独食,我大伯还不打我?”
    严厂长被逗的哈哈笑。
    黄桂梅从里屋又拿出来一叠纸,“这是我这两天想起来的高中物理题目,解题步骤和思路都写上了,给你四姐带回去。”
    李向东接过去,认真的叠好放进口袋里。
    要说黄桂梅是怎么开始指导李贞功课的,这事儿说起来话长,李向东陪着赵素芳去川西的时候,严厂长只要一去李家坡大队,黄桂梅就跟着去,帮着照看李燕。
    有一次,黄桂梅就看到李贞没来的及收起来的作业本,从此,黄桂梅就用自己还记得的知识帮李贞补习。
    李向东回来以后知道了,心里不禁感慨,他不过是顺手做了一件好事儿,居然就有这样多的回报!
    从严厂长家出来,李向东拐个弯就去了县委。
    刘东来正伏案工作,听小刘说李向东来了,放下手里的文件,笑呵呵的让他进来。
    李向东进来,先把带来的川西特产给他,两人开始唠闲嗑,说川西的风土特色。
    “觉得川西怎么样?”
    “好多山!一座连一座的山。”这是李向东的第一感觉。
    “哈哈哈,还有呢?”
    “川西物产丰富,土地富饶,就是道路交通不方便,老百姓们困在山里,不知道如何把干蘑菇,野味什么的变成钱!”
    “是啊,他们那儿有十分丰富的珍贵菌类资源,这些蘑菇在燕京城都很受欢迎的。”
    刘东来拿起干鸡枞掂了掂,“就说这干鸡枞,在京城都是论两卖的,一两五块钱!”
    李向东瞪大眼睛,他是知道后世鸡枞卖的很贵的,但是现在也这么贵吗?
    一两五块钱,一斤就是五十块钱!
    “还有这红菇,比鸡枞的价格还贵!一两红菇八块钱。一般坐月子,都会用红菇炖鸡蛋,给产妇补身体。”
    “红菇比鸡枞还贵?”
    李向东有点不太相信,他上辈子没怎么吃过红菇,羊肚菌,松茸,松露倒是常吃。
    刘东来叹一声,“是啊!”把手里的红菇放回去。
    红菇又叫红蘑菇、大朱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大红菌、月子红
    李向东双眼放光,看来得让老舅和玉龙舅舅多收点大红菇。
    大红菇在川西并没有这么高的价值,好多人怕吃到“红伞伞,白杆杆,全家吃完躺板板”,下意识的就不太采集大红菇。
    他带回来的这些大红菇是后姥爷罗洪开采的,给姥姥柳江苏补身体吃的,他们回家的时候,后姥爷一股脑都给他们带回来的。
    后姥爷还把如何分辨大红菇和有毒的蘑菇的秘诀告诉了他。
    大红菇的杆质地坚硬,非常有韧性,采摘的时候要用竹片做的工具插进底层才能撬起来。
    大红菇的伞盖比较厚,腿也粗,而有毒的红蘑菇的伞盖比较薄,腿也相对细小,而且毒蘑菇的伞盖上面有白色或者黄色的斑点。
    毒蘑菇伞盖上面的纹路和伞盖下的皱褶一般是同一个方向,而大红菇伞盖下的是横褶。
    刘东来看他双眼唰唰放光的样子,心里一动,“你去川西,不是光探亲吧,这又找到了发财的门路了?”
    李向东点点头,“刘叔,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麦蒿籽榨油的秘密,包括红薯做麦芽糖,我现在又想出了几条挣钱的新路子。”
    刘东来坐直身体,郑重的看着李向东,“你说说看!”
    “刘叔,蘑菇的保鲜期太短了,燕京城和滨城这些北方地区的人,要想吃到新鲜的蘑菇,几乎是不可能。咱们要是用大棚种鸡枞,牛肚菌呢,一天的时间就能把蘑菇送到燕京城!”
    “销路肯定是不愁的,这样一亩地的产值比种大田高几十倍!”
    种大田就是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花生,芝麻等都是经济作物。
    “还有,咱们县的养猪产业并不发达,我这次在山里打死了野猪。我姥爷说了,野猪的繁殖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强。”
    “要是咱们县开始养殖野猪,既省了购买小种猪的成本,还能用野猪肉做腊肉和野猪肉罐头。”
    李向东嘿嘿一笑,“当然,大棚种蘑菇和养野猪这事儿,肯定还是先从我们大队做试点。”
    刘东来点点头,一锤定音,“可以!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