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冥冥之中的定数
作者:景行之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最新章节     
    405.
    五月。
    琼州琼山县。
    由北往南的旅途,很明显感受到了迥异气候的南方。
    一行人四月才到琼山县,那时气候宜人,没想到一入五月就感受到了燥热。
    琼州府人口中移民、流放人口占了很大比重,管辖范围内还有少数民族。
    为了稳定海疆,朝廷在各州县广设书院,推广儒学。
    南明覆灭后,此地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不止鱼类资源众多,还有矿产、盐业、糖业、船业。
    但在气候优越、水资源丰富的琼州府,耕地占比却少,甚至出现粮食紧缺,需要从江浙调粮。
    到之前,乌苏里就跟胤祉分好任务,她负责去寻找野生雄性不育株,胤祉负责跟官员协商推行开荒、养地、修筑水利。
    这么好的条件,不多种地可惜。
    经过去年稻种雌雄花蕊辨别后,底下的人对于分辨稻花雄蕊雌蕊已经比较熟练。
    不过为了更快寻找不孕株,研究院几个最为熟练老农和两个乌苏里带出的学生分头去了湖南、洞庭两地。
    利用系统地图划定好数个可能存在野生稻地区,趁着花期开始,所有人带好装备在各县衙帮助下开始了工作。
    借着前世的优势,乌苏里再三考虑下决定亲自去崖州寻找那株‘野败’。
    转眼间,两个月时间过去。
    或许是历史中冥冥注定,乌苏里在崖州寻到一株野生不孕株。
    洞庭、湖南也相继传来好消息,他们的人在早稻中也寻到两株花药瘦小、不开裂的不孕株。
    湖南虽没寻到不孕株,但试种‘御稻种’两季获得成功,且本地矮种稻株与南洋矮种株杂交育种后结果率提升。
    为了方便育种,乌苏里本想居住在崖州黎族部落。
    考虑到黎族人传统禁忌很多,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普遍相信巫术。
    乌苏里还是没有挑战少数民族禁忌,选择在崖州昌化县外村落。
    比起琼州,崖州人民生活普遍都不太富裕。
    不管是出于任务,还是出于为生民立命的知识引导,乌苏里心里迫切想要与琼州知州聊了聊崖州农业发展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
    关于如何利用现有作物发展经济,乌苏里只提了些自己知道的,其他具体实施还是交给了官员。
    术业有专攻。
    分到崖州当官的,除了本地人,其他人基本上都不怎么乐意,要么是得罪了某个高官,要么是倒霉轮到自己。
    崖州知府本来干得都心灰意冷了,看到乌苏里拿出的皇子玉佩时还有些不信。
    好在乌苏里还有胤禛给的私印,崖州知州将私印与京城收到的密信一对比,就发现私印和玉佩一如既往的带有雍亲王府特殊花纹。
    确定了身份,崖州知州积极性暴涨,对乌苏里态度更加恭敬。
    没多久,崖州第一家橡胶厂正式开业。
    这个时代的橡胶生产还是一片空白,但乌苏里知道这绝对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南北商行也开到崖州,专收各类海货、果干、椰子产品。
    只要运到其他地方,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橡胶还未投入生产,乌苏里建议崖州知州先做冬季菜蔬路子。
    崖州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气候条件,冬季也能种出菜蔬水果。
    问题就是怎么让菜蔬保鲜以及运输交通。
    这时乌苏里就不得不骄傲自豪自己的未雨绸缪。
    早在她成为侧福晋时,就考虑到农业运输,便将前世看过的小说中提到的水泥方子,有一个算一个一股脑全给了胤禛胤禟。
    玻璃大规模生产后,高温炉问题一解决,水泥没两年就初具雏形。
    这两年一直在不断调整配比,现在已经能够正式投入生产。
    只是产出有限,大部分水泥都被康熙用于修筑京城到蒙古草原的官道。
    当第一株不孕株结果时,已经快八月。
    乌苏里忙着育种,又忙着教百姓如何更好的养地。
    突然收到胤誐胤禟寄来的‘道歉信’,她还有点迷糊。
    一看乌苏里才知道阿正打声招呼跑去了胤誐他们那里,还跟劫掠商船的倭寇干了一架,跟胤誐两人差点炮轰了倭国海关。
    这可真真的重大外交事件。
    如今阿正和胤誐胤禟带着倭国赔偿的银山往京城赶。
    一时间,乌苏里既是自豪又有些担忧。
    不过没几日,南北商行的人又带了最新消息过来。
    三人与倭国使臣抵京,康熙龙颜大悦,重重封赏三人。
    知道孩子平安,乌苏里也就打消回京念头,决定趁着八月初再种一波。
    琼山县水稻收获后,胤祉带着人来了崖州。
    今年琼山县水稻收成不错,胤祉心情很是不错。
    一个月后,秧苗移栽。
    见秧苗长势喜人,乌苏里也放心的将后期培育交给跟她一同培育第一株野生不孕株的黎季。
    黎季是崖州本地精通种植老童生,因多次未过院试,迫于生计只能选择躬耕。
    出发前乌苏里不厌其烦的叮嘱黎季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黎先生,你也不用太担心,不管如何,这一批最低还是能收回种。”
    不过听乌苏里这样说,黎季倒更加有些不安。
    沉吟片刻,乌苏里道:“黎先生,若是这批能收成不错,朝廷会嘉奖你。雍亲王那边,我会尽量为你多争取一些嘉奖。”
    其实乌苏里想说封个小官之类,不过这种事还是有些敏感。
    黎季听罢,黝黑脸庞浮现一丝笑,“小苏大人已帮助草民许多,草民定会竭尽全力。”
    乌苏里:“黎先生有才,我相信日后定然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黎季抚须温笑,心中也是如此想,“多亏小苏大人悉心指点、抬举草民,不然草民也没有今日。”
    “黎先生言中了。”
    安排好事情,乌苏里再次乘船回京。
    不得不佩服匠人智慧,对蒸汽发动机改良日新月异。
    如今商船,已经不需要船舱配置几十上百的船夫,速度提升不少。
    十月九日。
    京城。
    雍亲王府挂满红布,一派喜气洋洋。
    作为雍亲王唯一女儿,婚嫁场面自然不是一般的热闹。
    宜尔安才过及笄之年本该再留一俩年,乌拉那拉氏其实也想再缓个一年半载。
    不过因是康熙赐婚,圣旨定了婚期,胤禛也没同意这个请求。
    若是胤禛上书,康熙自是不会不允他的请求。
    毕竟胤禛上位肯定是要封宜尔安为公主。
    以郡君之位出嫁和以公主之位出嫁,铁定不是一个等级。
    身为新娘子的宜尔安此刻坐在闺房,眼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要嫁与心上人,忧的是自己阿玛的态度。
    婚期未定前,不少人都劝宜尔安去同雍亲王请求。
    待雍亲王继位大典后,再出嫁,百利而无一害。
    生母、养母、嫡母都劝自己,可她也没办法,阿玛不同意她又能怎么办?
    阿玛有了弟弟们后,就没那么宠自己了。
    宜尔安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由想起小时候。
    那时她多快乐啊,身边有弟弟,有额娘,有阿玛。
    可是一切突然就变。
    宜尔安内心忽的惶惶不安,自己的郡君额驸会不会跟自己阿玛一样?
    日后会不会也不再爱重自己?
    不会的。
    宜尔安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星德不是那样的人。
    ……
    拜别父母双亲,宜尔安被弘昀背出府。
    天色渐渐暗下,热闹还刚开始。
    噼里啪啦鞭炮声,烟花不停放,街边喜钱豪气十足沿路洒。
    直到拜堂结束,被人牵着去了婚房,宜尔安还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