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小版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作者:山久在高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     
    咱想着联合作战,是让你们兄弟同心协力!
    谁让你们一个个的闹矛盾的!
    都是一品亲王的人,都是咱的儿子,咱还不能一视同仁还是咋滴!
    坐在宽大椅子上的朱元璋,感到有些头痛,他右手支撑着沉重的脑袋。
    重重地叹了口气。
    联合出兵蒙古的打算,看来是不成了。
    只能以各个藩王自身为主,各自用兵,再相互配合。
    想着这些,他支棱起身子,给太子写了个条子。
    而身在东宫的太子。
    今日破天荒的没有连夜处理政务。
    而是...在饮酒。
    和自己的大儿子朱允炆。
    当喝的有些醉意的太子朱标,接过老朱的条子,看到上面的内容时,露出苦涩的微笑。
    在将近一年的不插手政务之后,父皇今次最终还是下达了命令。
    直接的命令,没有与他商议。
    他抿抿嘴,拿起酒盅,一饮而尽。
    “父王!是否是皇爷爷有什么吩咐?要不孩儿先去皇爷爷跟前尽尽孝道?”
    朱允炆在这一年内,身量也拔高。
    眼正身直,配上不错的皮囊,加上太子长子的尊贵身份,也越发像样子。
    他与朱标越来越像,也可以称之为小版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了。
    听到此话的太子,放下酒杯的动作微微一顿。
    停顿片刻,才幽幽然道:
    “也好。替为父多尽尽孝心。”
    此话说的沉沉的。
    “父王,你今日不开...如此,是因为十七叔攻克大同吗?!”
    小正太朱允炆的脸上,满是担忧。
    他已不是一年前,好恶都写在脸上的孩子了。
    他也不会在在礼节上让人挑出他的毛病。
    十七叔,而不是宁王朱权,他喊得十分亲近。
    “是...也不是!允炆,你记住!你十七叔,四叔,三叔,他们都是好样的,保家卫国,替父皇守卫着北部边疆,是有功劳的!更何况你十七叔的武力超绝,以后对抗漠北,恐怕都要落到他身上。”
    朱标脸色微红,气息有些不稳,心中有些郁气。
    可是他仍然勉强撑起身子,对儿子谆谆教导。
    知子莫若父,休看这小子如今一本正经,遵礼守道,可是他骨子里对待他叔叔们的不满。
    他从小看着儿子长大,又岂会不知。
    “父王放心!儿子晓得,儿子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的想法,不会以个人的好恶来处理关系的。”
    朱允炆心底凛然,表面上不动声色。
    几位叔叔对他父皇恭敬有加,可是对他就.....
    父王现在对他们多加宽爱,不代表以后会。
    他不需要现在就表现出来,以后时间还有很多。
    太子点点头,让儿子过去陪父皇。
    他则是继续饮酒。
    今日,当是不醉不归。
    秋天是寂寥的,秋天是悲伤的。
    文人赋予秋天的感慨颇多。
    或许是因为秋天的时候文人不用整日在地里劳作的缘故?!
    或许是吧。
    毕竟,在大明北地山西陕西皆是烽烟再起的时候。
    应天府的秦淮河畔,生意却毫不受影响。
    还是那个配方,还是文臣聚集。
    吕峰、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押妓押的正欢。
    今日京城因为北方捷报的缘故,整座城在欢腾。
    本是有名的消遣地的景画舫,更是宾客满座。
    在‘酒足饭饱’之后,几人开始碰到商谈‘正事’。
    “没想到我日等夜等,却等来了这么个消息!那人是耍我们吗?他根本没动手!”
    吕峰率先抱怨道。
    上次传信的人,简直是个骗子。
    这么好的机会,完全没行动。
    “是啊!黄大人,那人可靠不?还值得等吗?”
    刘三吾偏头,询问一脸正经的黄子澄。
    “这次怕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吧!且等我催催他。”
    黄子澄皱起眉头,脸色有些不好看。
    “那小子这次可是大放异彩,我等不是不愿意等,就怕再过几日,他的名声更大!功绩更多!到时想动他更难!”
    吕峰脸色恨恨,有些抱怨的说道。
    那小子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自从上次在大殿之上,被朱权当众打了一顿之后,他们的仇怨已经不可调和。
    “是啊!想燕王也算骁勇善战,可是他就藩十年,护卫军也才三万,你看看那位,就藩还不到一年,就护卫三万,节制十万!快赶上富饶之地的晋王了!”
    刘三吾抚着胡须,十分感慨。
    他是看着陛下的几个儿子就藩,立功的。
    他也知道陛下除了对马皇后的儿子比较上心之外,其它儿子都要降一个等级的。
    可是,那仅仅只是对待普通的儿子!
    “而且,他们父子之间,最近怕是也生了龃龉,大公子的神色都不太好。”
    大公子自然指的是太子。
    方孝孺作为朱允炆的老师,日常见到太子的机会多一些,也会特别注意到太子的状态。
    “是啊!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自古莫过如此啊。”
    刘三吾长长的叹息。
    自古以来,都是离得近了,则对你不会多客气多礼貌多柔和。
    就比如皇帝和太子的关系。
    太子全权处理政务,必定有多方面和皇帝意见不合的地方。
    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做同一件事,还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呢。
    更何况是两个人都有权利做一件事。
    生了龃龉太正常。
    “嗯,本来就生出距离,现在又冒出一个庶子!不能让他再猖狂下去!我看北边的战时不会就这么停止的,下一次战争很快就来,就在下一次动手!”
    吕峰把玩着酒杯,语气却是分外肯定。
    他虽然不懂军事,可是因为连襟的缘故,和太子接触的最多。
    知道太子近日以来,都在翻看北方的情报。
    看上去,北边的战事不打个一年半载是打不完的。
    “下一次嘛,我去信过去催促一番。吕大人放心。”
    黄子澄抿抿嘴,还是答应道。
    他负责和人联络。
    那边的人也不好沟通,言语粗鲁粗鄙。
    做到现在他都有些后悔和他们合作。
    可是,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半路退出!
    只能咬咬牙,勉强答应。
    京城与北境犹如一个人体的内脏和四肢,大明朝廷里发生的一些变动,在不久的将来,终会影响到北方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