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大战之前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韩世忠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国师,此次出征,不如让我和红玉二人一起去!”
    “我二人必定能够为国师取回胜利。”
    梁红玉在旁边跟着点头。
    “没错。”
    “我夫妻二人双剑合璧,必定能够在此战扬名,日后让他们再也不敢小瞧国师的天策府!”
    她虽是一介女子,可眼中却透露出蓬勃战意。
    那摄人的晶亮和光彩让人睁不开眼睛。
    岳飞在旁摇头。
    “你二人虽然有勇有谋,但打仗一事不是只看两个人的能力,还要看统兵用兵。”
    “西夏那边肯定会对宋国出兵做出防备。”
    “还得细细斟酌。”
    韩世忠不以为然。
    他笑着说道:“鹏举,你有些太过小心了,即便西夏有所防备又如何?难道我们打仗的时候从来都没有防备吗?”
    “我夫妻二人早就已经商量好对策,我们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纸将军。”
    说罢,他将二人早就已经商量好的针对征讨西夏的计谋说了出来。
    郭京在旁边听得不由得为之吃惊。
    韩世忠给出来的提议竟然真的有几分可取性?
    他不是胡说的。
    韩世忠在看到国师的脸色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说对了,当场哈哈大笑。
    “你看,国师也认同我说的意见。”
    岳飞却在这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刚才提出来的意见里面的缺点。
    “可是就凭你给出来的这份作战计划,是建立在所有的兵卒全都听之任之的前提下。”
    “打仗没有那么简单。”
    二人竞相争夺。
    梁红玉本来在旁边看着,但也忍不住参与了进去。
    还别说,他们几个提出来的计划,确实是有点东西的。
    在这小小的天策府当中,他们大放异彩。
    身上绽放出来的能量,让人不敢直视。
    然而他们说的都是作战方案,即便有一些战略不足,但却也都不太成熟。
    郭京不太满意。
    当然他能够理解。
    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夫妻,此时此刻都太过于稚嫩,没有经过血与肉的洗礼。
    能够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不错。
    “你们别吵啦。”何粟听着都觉得有些头疼。
    他忍不住扶住自己的额头。
    “倒是让国师说两句啊。”
    “就你们在这里争吵,能吵出来个什么?”
    这话说得也对。
    众人顿时将目光转向在旁边看着的郭京。
    然而还没等郭京说什么,门口突然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众人先是一惊,然后又想到自己等人现在在天策府,显然不会有什么危险,更不会隔墙有耳。
    果不其然,门外传来了赵子偁的声音。
    “国师,有人求见。”
    郭京听到这话倒是真的觉得有些好奇了。
    谁会在这个时候过来?
    他让打开门走进来,赵子偁表情很恭敬。
    他开口说道:“来求见的人名字叫做张浚。”
    郭京心中再度一惊。
    张浚?
    他没听错吧?
    是哪一个张浚?
    南宋有两个名将。
    名字分别叫做张俊和张浚。
    但是这二人之间褒贬不一……不对,不能这么说。
    应该说是云泥之别,天差地别。
    第一个张俊……
    时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所部称张家军。
    这么听起来好像还挺好的。
    毕竟能够跟韩世忠以及岳飞齐名呢。
    而且他也确实获得过很多次大捷。
    还曾经在太原一战的时候,跟种师中一起出征。
    似乎不错。
    然而也是他,因完颜宗弼反扑,弃城逃遁。
    迎合高宗、秦桧解除诸将兵权的旨意的人也是他。
    又排挤刘锜,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这个人还是他。
    而且最后他竟然还能官拜太师。
    过了两三年六月份的时候就死了。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善始善终。
    但恶心程度无异于蟑螂。
    而另外一个张浚虽然跟他同名同姓,只是读音不同……却和他有着截然相反的人生经历。
    张俊总是会打胜仗。
    张浚直接老老实实打了个败仗。
    富平之战中大败。
    但是在吃了一个闷亏之后,他没有气馁。
    反而开始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抵御金军。
    也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让江淮两岸能够安宁。
    秦桧和他的党羽在当权的时候,张浚直接就谪居不出。
    整整二十年啊。
    后来在北伐的时候倒是打过胜仗,但是跟部下不合又打败仗。
    可他这一辈子都在抗金。
    最后是被主和派的人坑死的。
    虽然他总是屡次打败仗,但是也有打胜仗的时候,起起落落,波动不断,而且还有从龙之功。
    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
    他的声誉毁誉参半。
    后世之人提起他……
    誉之者赞为“身兼文武之全才”,“中兴以来,一人而已”,将其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批评者则指出他托名恢复,大言误国,嫉贤害能,志大才疏,“无功可言而罪不胜书”。
    这两个张jun可不能搞混啊。
    这么想着,郭京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赵子偁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太常寺主簿张浚。”
    郭京听过之后瞬间惊喜。
    是张浚!
    不是张俊!
    虽然后世的人对他毁誉参半,但是郭京却很期待他的到来,因为他是顶尖的战略家。
    苗刘之变之前,他便已经预测到金人可能会来犯,不过他说的话没有人重视,甚至觉得他多虑。
    张浚认为“中兴当自关陕始”,如果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曾经提出过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
    他企图利用曲端的抗金声威,竖起西北的抗金大旗……不过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天才的脑子,顶级的眼光,绝妙的战略部署。
    不幸的是他有着无数背刺他的同胞。
    张浚提出来的意见基本上没有什么人重视。
    想出来的建设性意见也没有什么人去做,甚至还给他拖后腿。
    要不然他都不会失败那么多次。
    郭京不在意那些。
    他看到的不是张浚屡次失败。
    而是那令人惊叹的谋略和瞻前顾后的眼光。
    瞻前顾后可不算是一个坏词。
    对他来说简直是瞌睡来了枕头。
    现如今他正在发愁,要怎么样去部署西夏攻略呢?
    张浚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简直天助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