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尘埃落定 进入省厅
作者:陈茶老酒爱少女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最新章节     
    且不说张家大儿发了财以后回报乡亲是如何让人震惊,也不说张家三兄妹在母亲六十大寿时奉上三天大戏是怎么引起轰动的。
    最失落的只有张天生老头子,他去年才过的六十大寿,两个女儿一个给扯了一件衣裳,另一个送了个拐杖。
    结果到媳妇这,成了三天大戏,比起来,拐杖和衣裳连零头都算不上。
    他不敢跟女儿发火,只好拉着儿子张红旗要打。
    结果被媳妇拦住,现在有女儿们撑腰,她可不怕这个老头子了,女儿没白亲,儿子也是向着自己的,以后这个家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给自家长脸的事,张红旗和张红梅都没把内情告诉老两口,只是告诉了自己的老婆(男人)。
    不管怎么说,张家这是一下子就起来了,听说张家大女儿现在都是局长了,那可是不得了,求上门来的人是络绎不绝,这让张天生心里有些安慰,特别是经过女儿,给人帮了两个小忙后,在外面的脸面是有了。
    大领导是周五悄悄驾临的,没有提前打招呼,因为昨天就已经通知过了,杨辰甚至已经安排孙大伟最近几天加大巡逻力度,确定上下岭这两个乡一切安宁。
    大领导座驾是一辆蓝黑色的虎头奔,这车看着是绝对的气派,特别是c柱上的“w12”更是彰显的它的尊贵。
    下车之后,先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环顾一下四周,大领导长松一口气,满意的点了点头。
    “天国呀,辛苦了。”说完握着李天国的手摇了摇。
    这是唯一享受这个待遇的人。
    接下来是梁小花,大领导点了点头:“小花也来了,好好好。”
    然后其它人都是点头示意。
    大领导显的很有气势,但这个气势不是那种凌厉外放的,而是内敛的。
    一举一动,彰显不凡,这是长期身居高位下居移气养移体的结果。
    而且不是那种强装出来的。
    在没有接触到大领导之前,杨辰一度以为对方肯定是个贪图享受的大胖子,不然的话为什么弄的全省都是休养处。
    甚至潜意识深处,杨辰觉得对方是肥头大耳的贪官,但这个杨辰从来不敢多想。
    但是见了之后,杨辰觉得跟自己所想有很大区别,确实就象想象中的大领导一样,带着距离的和蔼可亲,洞察世情的敏锐感觉,滴水不漏的言谈交流。
    刚坐下来没一会,田守义拎着的黑色公文包里就传来了“嘟嘟”声,田守义赶紧把电话拿出来递上。
    领导接过电话嗯了几句,没有再交给田守义,而是放到了桌上,过了没一会,就又打了过来,说了几句,领导拿着进了书房。
    还好这里的信号特意让电信公司做了加强,不然总不能让领导去山头找信号吧。
    这一去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好在梁小花很有经验:“该去忙都去忙吧,小田你去房间门口守着,等领导挂了电话再问领导有什么安排。”
    杨辰赶紧去安排饭,田守义则是去门口守着,按照严主任的要求,要能够听见在打电话,但又不能听见说话的内容,这个距离很难把握。
    过了一会田守义如风一般地过来交待,领导让准备的简单点,吃了饭有要事要处理。
    这个对杨辰来说简单的很,各种预案都有,爱吃不爱吃的,都在火上呢。
    赶紧端过去,至少李天国、梁小花和杨辰田守义都有同桌的资格。
    领导在慢条斯理的动作下,速度却是一点也不慢,吃完以后点了点头:“这个粥的火候不错,味道很足,你们年轻,多吃一点,我先去忙了。”
    田守义急忙跟了过去,杨辰有些不解地沉思着。
    很明显选工作跟领导接触机会多,为什么李天国和梁小花都让自己选生活呢?
    到现在他还没有明白呢,这两位也不给解释。
    领导房间的灯一直亮到深夜。
    第二天一大早领导去起来去爬山,看到那个雄鹰展翅时,果然大喜,回来吃饭都多吃了一碗,按照要求,杨辰提醒他去活动一下。
    到了下午,李天国才把晚上有花鼓戏的安排告诉了领导,领导有些不悦,但又不好打击下属的积极性,问了问安排,觉得还算靠谱,才点头同意。
    然后就开始布置场地,通知赶紧把人送来。
    吃过晚饭,领导和李天国在上面看,其它人都在下面,梁小花负责充当主家,坐在正中的位置。
    《三进士》又叫《慈母泪》或《寻儿记》,是一个表扬孝道的传统戏剧,逃难途中,身为进士的丈夫被抓走,又与二个儿子走散,十八年后二个儿子均得中进士,但母亲寻儿途中,恰好被大儿子买下为奴,二儿子知道后过来寻母,大儿子为了名声,竟不相认,弟兄争吵不休,去见巡按判个是非,结果巡按竟是父亲,大儿了受到惩罚,一家人得以团圆。
    把戏班送走后,李天国悄悄对杨辰说道:“你的事成了。”
    第三天上午,领导就走了,下午省里有个紧急会议。
    走之前领导把李天国和梁小花叫到房间,埋怨着对两人说道:“你们呀,非得让我来下这个决定,人家辛辛苦苦服务我两天,我说人家不合格,这不是让我当坏人嘛。”
    “领导,要不就两个人都留下?”李天国小心翼翼地问。
    领导摆了摆手:“没必要,我就偶尔来这住两天,有时候甚至一天都住不了,在他们那个层次,也算青年才俊,把人放到这就是浪费。”
    “那您看是小田还是小杨合适?”对于这样的小事,大领导根本不会去费那脑筋,再三衡量,只凭印象就行。
    “小杨吧,心细,想的还算周到,看着也稳重,也没很往前凑,听说还是老杨的孙子,也算咱们水利厅的子弟,就当是接了老杨的班吧。”大领导很随意地说出了自己的选择,脸上却闪过缅怀回味的神色。
    “但是小田也不错,工作很用心,也很努力,听说家世也不错,如果我是选秘书或工作人员,小田肯定是首选,但是他的情况,让他在山里待几年,我觉得他没这个耐心。”
    “但是也不能让人白辛苦这么长时间,你回头跟小严说一声,让他跟清远市打个招呼,给小田提个级别,也不枉他服务我这两天。”
    这就是领导的驭下之道,人家来参加选拔了,毫无收获就让人回去,肯定要滋生不满,但打个招呼,给他点小恩小惠,一方面消除了不满,另一方面也显得他这个领导有情有义,跟着的人也会更加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