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儿女操心事
作者:飞翔的阿吧阿吧   穿成疯娘:别怕,好日子在后头最新章节     
    年初一上午的时候,山平带着山花过来了,给他们带了一小坛子的酒还有一坛子的黄豆酱。
    “奶奶,婶子,这是我爹去县城带回的,让我们过来给你们拜个年。”
    周琼收了他们的东西,“你爹太客气了,怎么还花钱买这些。”她这才知道原来杨万夫也去了县城做工。
    冯氏则带着小树去后头拿了五六个馒头出来塞到他们手里,“这个你们中午拿回去热热再吃。”
    兄妹二人看着馒头咽了咽口水,山平懂事,拿了两个剩下的就要退回来,“奶奶,我拿两个给爹跟爷爷吃,不用这么多。”
    “拿着吧,我们这回蒸得多。”冯氏想了想,又跑回去拿了两个,“你们家有四口人,正好一人一个,蒸热了就配那黄豆酱就好吃。”
    二人与她们道谢,一人拿着四个馒头高兴的走了。
    “这俩孩子也可怜,小小年纪娘就没了,你说一个男人哪里有那么细致照顾孩子,不过今日看着倒是穿了一身新衣。”
    “他们娘怎么走的?”
    “病死的呗,病了没钱看,拖着拖着人就没了,咱村里好些人都是这样的。”
    没多会儿,又有孩子带着家里做的吃食过来了,冯氏跟小树就给人发馒头。
    不知道是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还是怎么,到了下午的时候,来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若不是她们东西准备的足,还真是不够给。
    周琼刚想给一个孩子发馒头的时候,边上的小树拉了拉她,“娘,他是杨安。”
    “杨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啊,周琼看着眼跟前的小小孩童,“哦,我想起来了,他是不是大水家孩子。”
    冯氏在一旁点了点头,“就是,这么小,肯定是家里人拾掇着跟来的。”她叫来一旁的小苗,“你去外头看看,看看他爹娘有没有在附近。”
    杨苗跑了出去。
    周琼还是将两个馒头给了孩子,“算了,今日过年,村里孩子都有,我与他爷奶有过节,这孩子毕竟是孩子。”
    杨苗很快就回来了,“奶奶,没人。外头就几个村里孩子在坡边吃馒头呢。”
    “这些个孩子,说了回去热热再吃,这么等不急。你把这小的送到他们家门口去,这家人心真大,也不怕孩子下坡摔了。”
    “我去吧。”小树不放心,上前牵着杨安走了。
    没多会儿,里正家的来福也过来了,“奶奶,婶子,这些是我爷爷让我送过来的,说是谢谢你们。”他手里拿的是一坛子酒,还有半边鸡,这在这里已经是相当重的年礼了。
    周琼忙回屋给他拿了好些的糖糕,冯氏又给他拿了大几个馒头。
    “原本该是我们去给你爷爷拜年的,但是咱村里没这个习俗我们就没有去,你回去跟你爷爷奶奶说,说多谢她们,礼我们收下了。”
    吴氏一家子来准备晚饭的时候都在笑,“今日我就光看着孩子从我们门口过了,你这处怕是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吧。”
    “可不是,从前穷的叮当响,别说给别人馒头,就是自己馒头都吃不起,今日却送出去好多,我们自己都不剩几个了。”
    “你们昨日蒸了那么多都送走了?”
    “孩子多,一人总得有两个,好在只是费了些粮食,大年吃饱来年才有好意头。”
    “今年开了头,以后每年他们都得来。”杨工才给她敲警钟。
    “那我就努力挣钱,争取不让村里孩子失望。”
    大年初二大早,杨工才就又跟村里的人一起出发去县城了。
    今日本来是回娘家的日子,偏周琼跟吴氏都没有娘家可回,两家人便又坐在一起说话聊天。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开了年兰花就14岁了,明年就该相看人家了,咱村里的后生我看着就那样,也不知道要给她找个什么样的。”
    “你这么早就开始想这个事情呢。”
    “不早,人要早看,时间过得快,一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这边都是15岁定亲,16岁出嫁,只有那自身条件不好的才会等到十七八才嫁人。”吴氏叹了一口气,“我不想把她嫁远了,若是在跟前受了夫家欺负还能撑撑腰。”
    “我看紫花家的杨岩还不错,他好像是比兰花早一年出生吧。”冯氏看了看远边的兰花,“那后生在咱村子算好的了。”
    “是,杨岩比兰花大一岁,有力气,但是脾气似乎大了些。配兰花怕是不行。”
    “那是他们全家都是那个嗓子,说话大一些而已,只要对人好就行了。”
    “若是村里有我嫂子这样的人家就好了,就小树那样的年岁差不多的后生我就喜欢。”
    冯氏笑,“你是喜欢小树这样性子的后生,还是想给兰花找个阿琼这样能干的婆婆,你这要求未免高了些。”
    “哎!”吴氏叹气,“咱家的好孩子以后都是要便宜别人的,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我看你还是操心太早了,你如今看得好好的,等家里的房子做起来,手上有钱了,怕是现在挑中的到时候又不成了。”人都是这样,这山望向那山高。
    “哎,我嫂子说的对,就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是得趁着这两年好好看看,打听打听附近村子有没有好的后生,那样以后我们才有得选,娘家条件好人家也会优先考虑的。”
    年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好,年前收回来的药材已经晒好了,周琼都收好了放到了杂房。
    昨日晚上,兔子又生了一窝兔崽,这对周琼来说是如今家里最好的事情,她把兔子分了笼,带着吴氏看,并给她讲小兔子在喂养中的注意事项,让她正式的参与进来。
    吴氏觉得新鲜,之前兔子生崽的时候她也看过,但是那个时候她只是看没有管便没有什么大的感觉,如今周琼让她帮着喂养,她便觉得原来养兔子这么麻烦。
    “难怪没有人家养的,稍没有照顾好这兔子都养不大,二嫂,你说他们在野外都是怎么活的。”
    “野外他们只吃他们常吃的,不会乱吃,但是家养不同,人不懂就会乱喂,而且野外它们也不是百分百存活的,只是我们没有看见而已。”
    过了年初三,大家又开始干活了,初五这日,全家人都在地里干着活,里正家的媳妇小冯氏突然找了过来,说是去城里做工的人出事了,里正让吴氏跟周琼都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