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连中三元
作者:小贞德   大周逍遥王爷最新章节     
    蔡云程是靠严高当上刑部尚书的,严党若是倒了,他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于是,他第一时间便安排人去严府通报消息。
    而苏成这边也极为搞笑。
    陆文明之所以抓他,并不是掌握了他什么证据,而是将所有会试的审卷官全都抓了。
    因为之前查刺杀案的时候,只查到了浆糊名字的那人收了银子,后面抄录和审卷环节他们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现在好了,还没动刑,苏成便将肚子里的东西全都掏了出来。
    这下倒是省得麻烦了。
    很快,陆文明便将一切的来龙去脉问了个明明白白。
    是严庆让苏成将刘凌的卷子挑上来的,在证人被陆文明抢走之后,严庆又让苏成自首去栽赃刘凌。
    事情牵扯到了严庆,陆文明不好再往下查了,只得进宫向萧帝汇报。
    另一边,严氏父子在收到苏成被抓的消息之后,当即便意识到不妙。
    正在当包工头给自己家盖房子的严庆,第一时间便想走人,然而严高却将他拦住说道:“你不能走,走你就死定了!”
    严高清楚,此时他若走了萧帝必然震怒,到时候海捕文书一下,严庆除非跑到月亮上去,不然总归是一个死字。
    严庆纵横官场这么多年,坑死了无数的人。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今轮到自己了,他是彻底慌了手脚:“爹,不走还能怎么办?等死吗?”
    严高紧张思索了一会后说道:“苏成此人必定已经将我招供,锦衣卫虽然强横,但也不敢直接来严府抓人。”
    “为今之计,想要活命,只有自己去找皇上认罪!”
    “自首!”严庆大惊。
    严高用力的点头道:“对,只有自己找陛下认错,才有可能活命!”
    严庆也是聪明人,一番估量之后,他也明白过来,如今自首确实是唯一活命的方法了。
    于是,他咬咬牙道:“好,我这就去!”
    就这样,严氏父子二人来到了乾清宫。
    萧帝也已经在这等他们了。
    他和严高君臣二十多年,对对方的心思都十分清楚。
    听完陆文明的汇报之后,萧帝便断定二人会来认错,所以他也未让陆文明再去严府抓人。
    看着跪在地上的父子二人,萧帝一边批改奏折一边说道:“起来吧!”
    “谢皇上!”严高站起身来,但严庆却依旧跪在地上,他知道,这声起来是对自己老爹说的,不是对自己。
    放下奏折,萧帝沉声道:“严庆,你为何要栽赃刘凌?”
    路上,严庆便已经将萧帝有可能问的问题想好了答案,他用忏悔的语气说道:“回陛下!臣妒忌他的文采,故而要让他永远不得为官。”
    就文采而言,严庆的文采可比刘凌高多了,这么多年来,严高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的公文全都是严庆一手包办的。
    严高能牢牢坐在首辅位置上这么多年,严庆绝对功不可没,只可惜这小子太过锋芒毕露,所以并不讨萧帝喜欢。
    对于严庆的回答,萧帝也无所谓,反正他知道内情。
    挠了挠头皮,萧帝有些为难道:“栽赃陷害不是小罪,严爱卿,你是内阁首辅,你说说怎么办吧!”
    严高低着头道:“严庆知法犯法,自是依法严办!”
    依法严办?怎么办?让谁办?
    萧帝活动了活动发僵的脖子,然后道:“既然如此,那便交由刑部来办吧。”
    “既然是栽赃陷害,就好好审问,究竟是谁漏的题目,又是谁将试卷放到刘凌家中的,一应人等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严查,不得有误,知道了吗?”
    此话一出,严庆顿时松了一口气,严高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交给刑部办,不就是交给他们自己办吗?
    看来萧帝还是念及旧情的。
    “臣!谢主隆恩!”父子二人跪拜道谢。
    萧帝摆了摆手道:“下去吧,朕听说你家失火了,你身体又不好,如今儿子又犯了事,可有你忙的了!”
    严高闻言泪涕横流:“臣谢皇上挂念!”
    安抚完了严高,萧帝又看向严庆道:“严庆,此事定要长记性,今后要修身养性,学会为你爹分忧,知道了吗?”
    此话一出,也就算是给这案子定下了基调,那便是严庆不死。
    毕竟,若真想杀他,哪里还会有以后?
    所以,平日里一向眼过于顶的严庆也感动了,他同样泪涕横流道:“臣,谨记陛下教诲!今后一定悔过自新!”
    “嗯!知道就好!去吧,自己去刑部自首!”萧帝再次摆了摆手,随后便又捧起奏折看了起来。
    就这样,严氏父子走出了宫,萧帝看似是什么都没管,实则是将所有东西都安排好了。
    第一,严庆不死。
    第二,刘凌没有作弊,麻溜的把他洗白,老子还有用。
    严氏父子也十分机灵。
    到了刑部之后,便从那天前去搜查的人中,找了一个倒霉蛋让他承认是自己将试卷栽赃给刘凌的。
    同时,严庆也依法被关押到了刑部大牢之中。
    而刘凌,则就这样大摇大摆的从刑部大牢内走了出来,许是怕见面尴尬,蔡云程还故意错开了二人。
    和乡试的案件相比,这次的两个案子虽说更大,更麻烦。
    但相对而言却没那么多弯弯绕,谁干的,怎么干的,一查便清楚。
    刘凌自始至终动都没动一下,便逃出生天。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横三、黎雪已经被放了出来。
    钱佳宁看到突然出现的刘凌,眼泪夺眶而出。
    “相公!”
    抱住飞扑过来的钱佳宁,刘凌轻声安抚道:“好了好了,此事过去了,相公这不什么事都没有吗?”
    尽管如此,钱佳宁却依旧满是自责:“可是,当如若不是我……”
    她话还未说完,刘凌便说道:“和你真没什么关系,严庆他们想要搞我,就算没有试卷,他们也能在搜查的时候往家中放上一份。”
    “刑部那边都已经调查清楚了,一干人等全部严办,你相公我的功名也不受影响。”
    “只可惜,今年是考不成进士了,估计得再等三年。”
    虽然贡生约等于进士,但殿试没考完就是没考完,没有考殿试,自然是得不到进士的功名。
    所以,刘凌已经打算回蓬莱继续赚银子去了。
    听到这话,钱佳宁的情绪才算缓和了些许。
    安抚好钱佳宁,刘凌又看向横三:“横三哥,又见面了!”
    后者爽朗一笑道:“哈哈,你小子官越做越大,这都做到京城来了!”
    刘凌谦逊道:“哪里哪里,只是考个进士罢了,这次估计还不行,过几日还得去鲁州当我的市舶司主事去!”
    横三对官员等级只限于知府、知县、巡抚之类的,市舶司主事是个什么玩意他还真不知道,不过就是听名字,他估摸也不是什么高官。
    “嗨,不管怎么说,你也算是官家的人,比我这江湖浪子强多了!”
    刘凌闻言也只是干笑。
    寒暄几句之后,刘凌说道:“对了,你的仇家有线索了没有,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上次救了皇上,他封赏还没给我,我现在什么也不缺,若能帮你了解一件心事也不错。”
    横三闻言笑了笑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江湖事江湖了,找官家帮忙不是我横三的风格!”
    “这事还是我自己查吧,咱们山高水长,来日再见吧!”
    “啊!你要走?”刘凌一怔!
    (
    赵玲绮上前道:“是啊,他从锦衣卫衙门出来就打算走的,之所以回家,只是和你打声招呼罢了。”
    刘凌上下打量了横三一遍,然后道:“你的伤还没好利索?就这么走怕是有危险吧,不如在京城待些时日,养好了伤再说。”
    横三摇了摇头道:“我原本也想在这待上一段时日的,不过刚才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几个熟人,遂他们一起离去倒也安全。”
    “我走了!保重!”
    说罢,横三抱着长刀大步走出了家门,刘凌送出去的时候,他已不见了踪影。
    “江湖!”
    刘凌自语之后,又暗自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刘凌从牢房回家的时候,内阁也将拟定的殿试前三名的名单递到了萧帝面前。
    严高之前便称病请假了十几天,如今自己儿子又犯了事,他自然是更加低调一切的内阁事务不再参与,全由杨浦和于廷益定夺。
    和会试的糊名不同,殿试因为是由皇帝亲自选拔前几名,所以直接列的是实名。
    当看到第一张卷子上刘凌的署名后,萧帝顿时便笑了起来:“呵!他的卷子怎么也在里面?”
    虽然萧帝没说名字,但于廷益却知道他说的是刘凌。
    “回陛下,当时收卷子的时候看他已经写完署名,便没注意一起收上来了!”
    “他涉嫌舞弊,原本是打算将他的名字剔除出去的,这不刚才刑部传出消息证明了他的清白,故而又将他的卷子放了进去。”
    萧帝点了点头便开始阅读起来。
    这次刘凌并未写八股文,而是写了阅读感很强的赋体文章,十分优美。
    而内容更是锋芒毕露的将大周对外和对内的各种战略规划展现的淋漓尽致。
    读完刘凌的文章,萧帝只觉豁然开朗。
    低头再看其他两篇文章,书生气就太重了。
    这二人就像是在背诵历史课文一样,将先代圣君的优点夸了一通,然后便开始说些套话废话,有一人还顺带贬低了一下时政。
    萧帝看完摇了摇头道:“你们两个怎么看?”
    代任内阁首辅的杨浦闻言道:“回陛下,保州府魏县考生刘凌的文章文采斐然,眼光独到,可为状元。”
    “历城府杨元修的文章针砭时弊,颇有见地,可为榜眼。”
    “洛阳考生曹坤,丰神俊秀,学识不俗,可为探花。”
    和状元榜眼不一样,想要成为探花,除了要有好的文采,还要长得够帅。
    而在古代,长得帅的标准也和现在不同。
    现在是尖嘴猴腮,黄毛娘炮被誉为帅,美其名曰:小鲜肉。
    这玩意要是再古代,都是富家妇人豢养面首的标准(现在好像……)。
    而古代的帅,就是国字脸,身材高大,再有一把长胡子就是最佳了(武将参考陆树铭先生的关公爷,文官参考唐国强先生的诸葛亮)。
    所以在科考之中,状元未必是文采最好的,但探花一定是足够帅的。
    二人的评定和萧帝心中的顺序差不多,他点点头道:“好了,就按着你们的意思放榜吧!”
    得到萧帝同意,二人随即回到了内阁将榜单张贴到了国子监外面。
    和会试的红底金字不同,殿试的榜单是书写在黄表纸上的,以示皇上亲自主考。
    而上面的名字也有详细的排名。
    总共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一甲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为进士及第。
    二甲有五六十人,为进士出身,就是所谓的进士,在这第一名还有个独有称呼,通称传胪。
    剩下的人便都是三甲了,为同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虽然都是进士,名字差不多,但含金量和前途却大不相同。
    其中进士及第便相当于清北毕业。
    进士出身便相当于浙大、上交、复旦、武大、南大等大学的毕业学生,虽不及前者,但前途同样不错。
    同进士出身嘛,便相当于一般的一本大学毕业,虽然也很有前途,但却基本上和某些顶级官位绝缘了,除非能力极强,或者运气极好,不然最多也就是个四五品退休。
    但不管怎么说,上岸就是上岸了,未来几十年,只要不犯比较大的政治错误,一般可以保证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放榜当天,整个京城一片欢腾。
    毕竟,会试还有个录取率,而殿试却没有,只要参加就有名次,最差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用不了多久,他们便能通过吏部发配去各部或者地方上当官任职了。
    同为保州府考生的宋阳,看着自己二甲第八名的名次,心中兴奋不已。
    二甲第八名,基本上是铁定进翰林院的,而进入翰林院,今后便有可能成为内阁成员,掌握住帝国的权利,他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然而,当他眼角的余光扫到一甲名单上时,他的眼中便掠过了一丝寒意。
    “刘凌!状元!呵呵……”
    ……
    此时的刘凌已经在收拾包袱准备走人了,然而,还未等他动身,报喜的人便硬生生将他家的大门给挤塌了!
    “刘状元!我等也是保州府人士,你此次高中状元,可真为咱们保州府长脸啊!”
    “刘大人,我是冀州人士,也姓刘还和你是本家呢!今后官场上就多多照顾了!”
    “刘凌贤侄,前两日我查了家谱,魏县刘氏和我豫州刘氏同宗同源,乃是百年前分出去的一支旁系,你什么时候回豫州认祖归宗啊!”
    “去你娘的,老头子你说什么屁话,刘状元乃是我冀州人士,与你鲁州何干?”
    “别吵别吵,我也查了家谱,刘凌你娘祖上乃是我晋州人的后代,你算是我们晋州人的外甥啊!”
    萧广萱这院子是三进三出的,面积已经相当不小了,然而尽管如此,却依旧被堵得水泄不通。
    无数人找到刘凌要攀关系,有的甚至直接将家中祠堂的家谱请了出来和刘凌论关系排辈分。
    不为别的,就为了将这位状元爷拉到自家家谱里面去,以此来增加自家家谱的含金量。
    这其中不仅有富商高官,甚至就连在京的皇亲国戚也纷纷前来拉关系。
    看着这般混乱的景象,刘凌尚处于懵逼状态。
    不对啊!自己试都没考完就被抓刑部去了,怎么还成状元了?会不会搞错?
    然而,那些人却不管他,拼了命的往里面挤,有的甚至上手开始撕扯刘凌的衣服,希望能撕下来一块留作纪念,让自家也沾沾这状元的才气。
    一人打头,其他人纷纷效仿。
    顿时间刘凌的衣衫便被撕扯成无数碎片。
    意识到不对的刘凌,赶忙尖叫道:“干嘛?非礼啊我敲!莫挨老子,莫挨老子!”
    “玲绮,救我!救我!”
    刘凌慌忙叫喊,然而赵玲绮此时早已不见踪影,在听到刘凌中状元之后,她便急忙拖着残脚飞了出去,当看到金榜上真的有刘凌的名字之后,赵玲绮丝毫不顾形象的开始在街道上大喊起来。
    “中状元了!刘凌中状元了!”
    当初刘凌打算让赵玲绮留在他家的时候,赵玲绮曾放下狠话,让刘凌中状元之后再来提亲。
    之后虽说萧帝赐婚,赵玲绮“勉强”嫁给了刘凌,但这狠话她却还记着。
    如今刘凌真的高中状元,整个刘家最开心的非她莫属。
    皇宫之中,萧元寿等人自然也知道了刘凌中了状元,四人自然也为刘凌高兴。
    萧元寿更是大呼道:“不行,这次必定要他请客喝酒,不然和他没完。”
    而萧元寿的贴身太监刘进也忍不住感叹道:“若是算上乡试和会试,那刘大人可是连中三元啊!”
    “如此人才,我大周立国三百年,也只出过两人呢!”
    “而且,他还不到二十岁,我大周中兴有望啊!”
    “连中三元!”萧元寿一愣,随后他一拍大腿道:“我敲还真是连中三元,不行,他这次不请吃一个月的饭,我和他没完!”
    「感谢不良人巧儿同学的捧场,明天万字更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