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咋没早点遇到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这还真是姜榆误会人家顾秀才了,人家哪是不邀请她啊,人家那是见到她后无措的,没看到顾秀才随郭氏上台阶的时候走路都顺拐了吗?
    大年问,“娘,咱咋办呢?”
    咋办?当然是回家了,难道还有在门口等着。
    “回家!”
    一路听着五福的叽叽喳喳,姜榆还能分出神来想郭氏可能给顾秀才说什么。
    回去后,美玉跟小云正在做饭,周家的抱着云峥在院子里玩。
    姜榆净了手,过去接过云峥,问道,“少夫人和大暑呢?”
    “大少夫人知道大少爷要出远门,包袱已经收拾好了,就是担心路上有个头疼脑热的,让二少爷带着她去咱县城最好的医馆给配些药丸去了。”
    姜榆点头,“还是她想的周到。”
    “娘,我大哥要出远门,去哪啊?”正逗云峥的五福听到了两人的谈话,问道。
    “去鄂州帮娘办点事,你快回自己的房间把今日先生给布置的课业完成。”
    “得嘞!儿子这就去!”姜榆回来了,五福走路都带风。
    “周家的,你去灶房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云峥就由我来看着就行。”
    “唉,那奴婢去忙,你们祖孙俩亲热亲热。”
    云峥在姜榆怀里高兴的紧,刚摆弄了一会衣服上的盘扣,这会又盯上了姜榆耳坠。
    咿咿呀呀的伸出小手就要抓。
    姜榆来回躲着,逗着他玩。
    抱着云峥先是在院子里玩,然后又去了巷子里。
    她一边看孩子一边踱步,在巷子口徘徊着,着急着。
    可是汪氏和大暑都回来了,郭氏跟大堂哥还没影。
    姜榆急的跺脚。
    跺脚的幅度有些大,云峥以为姜榆在跟他逗乐,咯咯笑个不停。
    孩子笑声,让姜榆浮躁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小妹,你这是在特意等我们吗?”大堂哥和郭氏刚一拐过巷子就看了姜榆。
    姜榆看了看两人嘴角都挂着笑,回道,“可不,饭菜都好了,就等着你们回来开饭了。”
    郭氏高兴,“刚好我饿了,快回家吃饭。”
    姜榆:“今日才发现,她娘的事是真多,一会饿了,一会渴了的。”
    大堂兄落后了半步,小声给姜榆说,“小妹,辰安明日去下聘!”
    姜榆一懵,辰安是谁?
    后来反应过来——是顾秀才!
    “娘——”姜榆刚想问清楚,被郭氏堵了回来,“先吃饭,吃完饭娘给你细说。”
    好不容易吃完饭,娘俩来到了姜榆的房间。
    郭氏第一句话就是,“闺女,这次你眼光好,娘给你保证你这次绝对没看走眼。”
    “娘,这都不重要,您快跟我说说,你去跟人家都说了些啥!”
    听到姜榆问,郭氏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从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高兴劲,差点把姜榆给震飞。
    郭氏眉毛一挑,把跟顾秀才的谈话都跟姜榆说了。
    “阿榆,你是没见辰安对我们有多恭敬,说起你的事来这么大个人了,竟然还会脸红.......”
    原来郭氏特意要见顾秀才一面是想探探他的心意,也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
    从顾秀才对郭氏和大堂哥的态度,就能看出他对姜榆的心思不假,也打听清楚了顾秀才的家庭情况。
    父母双亡,闺女也已成亲四五年了,婆家的情况也很好,不会拖累娘家,而且顾秀才的闺女也不反对自己爹再续弦。
    最后还总结道,“哎,这么好的人,你咋才遇上呢!真是——”
    姜榆,“呃.....”
    就这样,姜榆也就顺势而为。
    默认了顾秀才去姜家提亲。
    .....
    第二日一早,郭氏没来得及送大年跟大堂哥出发,就赶早租了辆骡车回牛头村了。
    她得先回去给老头子汇报一下,然后赶快收拾一下家里。
    郭氏刚走,刘班头就带着一个中等身高的壮汉来了姜榆家。
    “姜婶子,这是大年兄弟托我找的人,我给们带来了。”
    “姜夫人好,我叫武松,是刘哥邻居。”
    “你说你叫啥?”姜榆急问。
    “我姓武,单名一个松。”那人一愣,心道这夫人耳背不成。
    “那你家里兄弟几个,你可成亲了?”
    “回夫人,我是老大,家里还有一妹妹和两个弟弟,我成亲三年的。”这武松很好奇姜榆为啥会问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应该问他功夫是在哪学的,或者等对付几个人的吗?
    不过姜榆是雇主,人家问他还乖乖的答了。
    姜榆长出一口气,原来这个武松不是她认为的那个武松。
    “你既是刘班头带来了,人品功夫我都信的过,这一路就麻烦你了,报酬先给你五两,等回来后再付给你五两,你看如何。”
    “多谢姜夫人信得过,这趟定不辱使命。”武松听到竟有这么高的报酬,心里高兴。
    也对刘班头能给他介绍这样的活计感激,顺便也给刘班头抱了抱拳。
    刘班头笑着摆手,“姜婶子,我就不打扰了,衙门还有事,我赶着去上衙。”
    姜榆把人送到大门口。
    回来看初一已经领着武松去后院牵马了。
    姜榆又在前面嘱咐了几句,当然了主要是嘱咐大年,“记住娘的话了没,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大堂哥年轻的时候也见过外面的世面,并不用姜榆嘱咐。
    “娘,您放心,儿子会处处小心的,也一定竭尽全力把张家的谅解书求来。”
    大暑从早上起来就没大说话,现在就站在一边,心里不是滋味。
    姜榆唤大暑,“大暑,你过来,你大哥跟你堂舅跑这一趟虽然不全是为你,但若不是为了你的前途,他们也没必要去的这么急切,你要记得今日你大哥和你堂舅的这份恩情。”
    “大哥,大堂舅,请受大暑一礼!”
    “这孩子,都是自己人,行啥礼,快别听你娘的,咱家不兴这一套。”大堂舅赶紧扶起了大暑胳膊,不让他行礼,他就是个庄稼汉子,别说这一年多姜榆给他们家的帮助,就是姜榆啥也没做,大年跟大暑有事他这个当舅舅也该伸把手。
    武松驾车,向着县衙的方向而去,他们拿了路引就赶往鄂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