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买下庄子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两个堂哥对自己能拿出这么多钱还是很自豪的,放在一年前,别说几十两了,就是拿出十两都费劲,更何况这些钱还是送了家里的孩子去读书后剩下的,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妹子,哥这里能拿出二百两。”里正也把他的家底拿来的差不多了。
    姜榆单手敲着桌子,心里开始盘算。
    片刻后对大家说,“爹,大哥二哥,里正大哥,你们有没有想过买个庄子。”
    几人震惊,今天几个庄子他们都跟着看了个遍,谁心里不痒痒,可庄子多贵啊,几人就是加一起也买不起啊!
    还是里正脑子好用,他接了姜榆的话,“妹子的意思是让咱们几家合伙买一个庄子,那也不够啊。”
    “里正大哥,还是你脑子好使,我就是这想法。”
    大堂哥和二堂哥,“呃.....这意思就是他们不聪明呗!”
    大年在一旁憋笑开口道,“外公,舅舅们,我这里能拿出三百两。”
    几人都看向大年,不敢相信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姜榆无奈又把娘俩合伙诓骗柳氏的事给说了,大家拍手叫好。
    大年得意.....
    姜榆尴尬.....
    接着道,“大家想想啊,买田地毕竟不是咱们自己村,以后管理起来一定会有诸多不便,若是能买个小庄子以后管理起来方便不说,也能省下诸多麻烦,你们觉得呢?”
    “阿榆,咱就是买小王庄那个最小的庄子,这些钱加起来怕是也不够。”大堂兄道。
    “大哥,我可以借给你们啊,机会难道,我这里有,你们可以先拿去用,等以后手头宽裕了可以再还给我。”随后又补充道,“你们也不要太担心,县太爷给我透过底,咱现在买的是充公的产业,价格绝对比平时便宜。”
    “老大老二,听你妹子的吧,错过这个机会以后怕是就很难碰到了。”
    “行,听阿榆的,不过我们必须得写欠条。”
    “我给你们做见证。”里正也高兴,拍着大堂兄的肩膀道。
    小王庄不仅离家近,庄子上的田也都是上等田。
    .......
    又闲话了一会,说了些村子里的事,大家才各自散去歇着了。
    今天不止姜榆他们累,窦大人也很累。
    刚把洪家的产业可以出售的消息透露出去,今天衙门的门坎就差点被踩破。
    这不都到这个时辰了,窦大人还没有去后宅歇着,正在书房拆礼物呢。
    这一天收礼物差点收到手软,这给他累的......
    当然,礼物也有高低贵贱,师爷指着一尊玉菩萨给窦大人看,“大人,秦家可真是用心,知道老夫人每天都要做早晚课,便特意送来了这么大的一尊菩萨,还有啊,今天秦夫人好像也去了府衙的后宅,拜见了夫人,您看这......”
    师也没说他也收到了秦家的礼物,不过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窦大人懂。
    窦大人净了手,把玉菩萨小心翼翼的捧在了手中,开口道,“本官这次怕是不能如了秦老爷的意了,本官刚来汉口县的时候,秦洪两家的势力已经形成,本官奈何不得,只能隐忍,现在洪家倒了,本官也不会看着秦家一支独大,田产庄子秦家已经不少了,若是他们有看上的铺子,你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就让秦家买去也无妨。”
    “是,大人。”
    窦大人放下玉菩萨,在屋子里环视这些礼物,他也有自己的心思,自己以后不管是要在这汉口县继续当知县,或者去别的地方上任,自己的人还是要培养的,洪家被抄,他手里一夜之间多了这么多权力,若是不趁机把好处分给一些有眼色的聪明人,那他这个官就是白当了。
    至于秦家吗,还是算了,他就是做主把洪家的大半产业都低价卖给秦家,这秦家也成不了他的助力。
    更何况侯爷也不会想看到,他的背后还卧着秦家这条大蟒蛇。
    ......
    转眼到了第二日,姜榆被外面的说话声吵醒,起床一看,原来大家都起来了,就剩下她自己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娘,您今个咋起这么早。”五福看到她娘起来,有些不敢相信,除了有事,他娘早上都不会起太早的。
    姜榆,“这小子,嘴怎么这么快.....”
    姜老汉知道自己闺女有睡懒觉的习惯,过来打圆场道,“阿榆,昨天坐了一天的马车累坏了吧,今天办完契约回来再好好歇着。”
    姜榆见自己老爹给她圆了过来,笑道,“好,等这件事有了着落,我就好好歇着,早饭做好了吗,咱吃完就去衙门,别拖的时间久了再生变。”
    “妹子,今个还要再辛苦你了。”里正在村里都是别人求着他办事,现在换了过来,其实心里的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里正大哥,你又把我们当外人,若是没有你在村里护着我们娘几个,妹子带着这几个孩子也不能把日子过起来。”
    “夫人,饭好了,现在开饭吗?”周家的过来问道。
    “开饭,去你们房间搬两个椅子来,今天早上人多,凳子应该不够。”
    “是,夫人。”
    饭后,姜梧送两个小子去了私塾,姜榆给周家的拿了二两银子,让她去早市上买些新鲜吃食,晚上还要请顾秀才和老童生吃饭。
    安排好了家人,一行人就去了衙门。
    姜榆最后选的是海棠里的那个庄子,姜老汉等人选的是小王庄的那个,另外姜榆又买了小叶村周边的二十亩良田,这些田地她直接落到了李青娘的名下。
    海棠里和李清娘的那二十亩地契都好办,前后也就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都过户完成。
    小王庄的那个有些麻烦,因为是几人合伙买的,除了整个庄子的地契要改动,还要起草一份契书,契书上写明了每个人买了几亩地,和这些地的大致位置,契书一式六份,衙门留一份备份,大年,两个堂哥,里正,姜老汉各一份。
    当然了他们的钱并不够,姜榆借给了两个堂哥各一百两,借给了里正五十两,算是把庄子买了下来。
    几人中大年的地最多,有三十多亩,还有五亩的果园,其次是里正的也将近三十亩,和一些果园,他们几人就姜老汉买的最少。
    并不是姜榆不把钱给姜老汉,而是姜老汉不想买这么多,他年纪大了,下面就姜梧一个儿子,所以能买上这十几亩已经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