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递稿(2)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顾掌柜很惊讶,“看来你家少爷很有自信呢,竟在没投稿的情况下就写了十万字!”
    这话姜榆不好回答,便就没有开口。
    顾掌柜翻阅了一会书稿,“很好,后面写的很紧凑,那咱就按契书上来,十万字先付一百两银子,来人呢!去把账房先生叫来!”
    外面的小厮听命去了楼下。
    顾掌柜继续看书稿,姜榆的一颗心也终于不再悬着。
    这次没用等太久,一个留三羊胡的男人走了进来,顾掌柜吩咐了几句,姜榆就跟着他去账房取银子了。
    怀里揣了一百两的银票,姜榆心里那个美啊!恨不得走路都扭起来。
    但那样街上的人肯定以为她是疯子,只能劝慰自己“低调.....低调……!”
    这本书写到六十万字不成问题,不出意外的话,后续还会有四百两银子等着她拿,先淡定!
    人心情好了,看什么都顺眼,就连街边的叫卖声她都觉得悦耳........
    从这条街道走去客栈还是需要些时间的,她也不着急,买了包炒栗子,边吃边逛,等走到云松居的时候,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让小二把吃食和热水送到了房间,她吃过晚饭洗漱后就又开始了创作。
    有钱拿当然动力十足!
    来到府城的第二天,姜榆也没急着走,来都来了,不好好逛逛那多可惜,再说了,她还有要紧事要考察。
    有了钱,就连做的梦都是美的,姜榆睡梦中嘴角都是上扬的,这一觉她睡的很好,一直到了日上三竿才醒来,客栈已经过了早饭时间,还好老板人不错,吩咐灶房给她下了一碗面条。
    今天姜榆也阔气了把,她在街边雇了一顶轿子,开始逛了起来。
    什么成衣铺、古玩店、金银去、牙梳铺、胭脂首饰、粮铺、杂货铺、商行......她都逛了个遍,发现这冀州府,贫富差异很大,富人坐轿,骑马,穿绸戴金,穷人补丁罗补丁,面黄肌瘦,看来这个大安王朝也不是多富足吗!
    姜榆想多了解一下这的农业发展,问了好几家的商行和杂货铺还有粮店,大致有了一些了解。
    她决定买姜种,种姜,自从开铺子以来,发现这里的姜贵的吓人,卤料要用的九种配料姜是最贵的,也是最压秤的。
    她也了解过,像那种大酒楼要用的姜,都是从药材商那里进的,而小一点的摊位,铺面根本就不用姜。
    当然,姜稀罕,姜种也更稀罕了,好在抬轿的师傅就是活地图,带着他来到了一家不大的商行,她和掌柜交谈后才知道,这家商行看着不大,但资历可不比任何一家商行浅,货物也更齐全。
    姜榆想要的姜种没有现货,提前下订单,大概二十五天左右能到。
    姜榆算了一下,时间来得及,就果断交了押金,定了六百斤大黄姜的姜种。
    掌柜看她痛快,便答应到货后给她送回家去,姜榆留了榆记的地址,拿着交了四十两银子的契书,便出了店铺,坐轿离开了。
    午饭她不想去客栈吃,就让轿夫抬着她去了府城的特色吃食铺子。
    这是一家藏在小巷子里的铺子,甚至就连招牌都没有,姜榆来到时已经过了饭点,里面是有三桌客人。
    姜榆特别感激今天的轿夫,没有他们估计她要办的事,到现在也没着落,便给了他们十几个铜板,让人家也去吃口热乎的。
    来到店铺找了一处收拾出来的桌子坐下,用手摸了下桌子,发现很干净,并没有油渍。
    “客官您几位?要吃点什么?”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围着围裙来到姜榆跟前问道。
    “就我一人,我听刚才的轿夫说你家的特色是鱼,那就给我来个鱼锅吧。”
    “好嘞客官,您就一人,那我就给当家的说一声,让他分量少点,到时候给您算便宜点。”
    “那感情好,谢过大嫂了!”姜榆道谢。
    “您客气,好吃了下次您再照顾我们生意!”
    “一定,一定!”
    那夫人给她上了一壶茶后,就去忙自己的了。
    姜榆无聊,便支起耳朵听后面几个客人说话。
    “王兄,今年应试是不很有把握!看你每天都春风拂面的,到时候中了秀才,可别忘记请我们去大酒楼喝酒。”
    “哪里哪里!咱冀州府人才辈出,王某从不敢懈怠。”
    “王兄,你就别谦虚了,书院的先生都说,你今年考中的几率很大。”
    .......
    姜榆能听出来,姓王的那个人很喜欢这种被吹捧的感觉。
    另外两桌不是读书人的打扮,听口音,有一桌还不是冀州府这边的口音,倒像是南方那边的口音,他们觉得这里的人听不懂,说话时便就没压低声音。
    “二哥,咱这次的出来比较顺利,下次就多带些货物出来呗!”
    “不行,你小子不要太贪心,没听说去年四五月份,有好几家商队被劫,咱这次回去多在这边置办点本地特色,倒腾到咱那也不少赚,接下来的几个月就不来冀州了,这里不安全。”
    “二哥,你这听谁说的,这里怎么会有匪寇。”
    “你小子小声点,不是劫匪,我昨晚与客栈掌柜喝酒,他喝多告诉我的,不是啥匪寇,是倭寇!”
    “俺滴娘哎!这里不是沿海咋还有倭寇嘞......”
    “客人,您的鱼锅好了,请慢用。”
    被老板娘一打岔,姜榆没有听清楚,那两个外乡人的话。
    再竖起耳朵听,发现他们已经换了别的话题.......
    姜榆就没把这件事放到身上,倭寇是可恨,更该死,但她一农妇又能做的了什么。
    此时的姜榆忘了一句话,那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鱼锅的鱼并不大,和巴掌差不多,里面还有好几种配菜,土豆,豆腐,菠菜,白菜……锅边还有三个死面贴饼子,看来老板娘这是按男人的分量,给她备的菜,这些她根本就吃不完。
    先夹里一筷鱼肉放到嘴了,嗯!味道还真不错,鱼刺软烂,很鲜美,就是稍微有一点腥,不过不影响口感!
    她早就饿了,就着饼子吃了不少,菜到最后都吃完了,饼子还剩下两个,让老板娘帮她打包了一下,带走了。